《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設計應用 > 嵌入式超聲波測距儀的設計方案
嵌入式超聲波測距儀的設計方案
山西電子技術
摘要: 根據所給的設計要求,即具有數字顯示,、鍵盤輸入,、超聲波發(fā)射與接收、能通過CAN總線與上位機進行通信,、異常情況自動報警等功能。可以構架出此嵌入式超聲波測距儀的整體方案設計框圖如圖2所示,。從圖2中可以看出整體硬件電路設計主要包括:微處理器AT89C51部分、電源電路部分,、超聲波發(fā)射與接收電路部分,、鍵盤輸入部分、CAN總線通信部分,、LED顯示部分?,F將重點介紹超聲波發(fā)射、接收電路和CAN總線通信電路的具體設計,。
Abstract:
Key words :

      引言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fā)展,,測距技術越來越先進,從采用卷尺人工進行丈量,,到用水準儀和三角理論進行測量計算,,甚至采用激光測距等,這些測量手段因精度低,、操作繁瑣或成本高而不盡人意,。隨著超聲波的應用日益廣泛,超聲測距在測試領域中得到應用,,該類產品如進口的超聲波液位計,、超聲波測位儀等性能雖好,,但價格昂貴。目前,,超聲波傳感器技術已廣泛用于工業(yè),、國防、交通,、生物醫(yī)療和家庭領域,。超聲波傳感器技術與信息技術、集成工藝相結合,,為開發(fā)智能化,、高靈敏度的超聲波儀器設備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鑒于此,,運用嵌入式單片機技術,、結合CAN總線通信協(xié)議標準、設計一種嵌入式超聲波測距儀具有很大的發(fā)展前景,。它可以做到成本低,、外圍電路簡單、功能齊全,、能夠滿足一定的測量要求,。

  1 超聲波傳感器

  1.1 典型結構

  超聲波傳感器是利用超聲波的特性而研制的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的典型結構如圖1所示,。它是把成正方形的兩個壓電晶片(亦稱雙晶振子)按照相反的極性粘貼在一起,,再引出兩個電極。壓電晶片上面有金屬震動板和圓錐形振子,。圓錐形振子具有很強的方向性,,便于發(fā)送和接收超聲波。超聲波傳感器采用金屬或塑料外殼,,其頂部有屏蔽柵,。

  1.2 測距原理

  超聲波具有頻率較高,沿直線傳播,、方向性好,、繞射小、穿透力強,、傳播速度慢(約340m/s,與聲速相同)等特點,。

  超聲波對固體和液體的穿透能力強,尤其對于在陽光下不透明的固體,,可以穿透幾十m的深度,。超聲波遇到雜質或分界面時會產生反射波,利用這一特性可構成超聲波探傷儀或測距儀,。超聲波遇到移動物體時會產生多普勒效應(DopplerEffect),,使接收到的頻率發(fā)生變化,,由此可制成多普勒測距系統(tǒng)。

  超聲波測距原理是超聲波發(fā)射探頭發(fā)出的超聲波脈沖,,經媒質(空氣)傳到物體表面,,反射后通過媒質(空氣)傳到接收探頭,測出超聲脈沖從發(fā)射到接收所需的時間,,根據媒質中的聲速,,求得從探頭到物體表面之間的距離。設探頭到物體表面的距離為L,超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為v,從發(fā)射到接收所需的傳播時間為t,則有:L=vt/2,。由此可見,,被測距離L與傳播時間之間具有確定的函數關系,只要能測出時間t,即可求出距離L,通過軟件實現直接在顯示器上顯示L的值,。

  2 硬件電路設計

  2.1 整體方案設計

  根據所給的設計要求,,即具有數字顯示、鍵盤輸入,、超聲波發(fā)射與接收,、能通過CAN總線與上位機進行通信、異常情況自動報警等功能,??梢詷嫾艹龃饲度胧匠暡y距儀的整體方案設計框圖如圖2所示。從圖2中可以看出整體硬件電路設計主要包括:微處理器AT89C51部分,、電源電路部分,、超聲波發(fā)射與接收電路部分、鍵盤輸入部分,、CAN總線通信部分、LED顯示部分?,F將重點介紹超聲波發(fā)射,、接收電路和CAN總線通信電路的具體設計。

  2.2 超聲波測距電路

  超聲波測距電路主要包括兩個部分:超聲波發(fā)射電路和超聲波接收電路,,具體的電路設計如圖3所示,。圖2中上半部分就是超聲波發(fā)射電路,微處理器AT89C51通過編程在端口P16產生一個40kHz的超聲波信號,,經過兩個74LS14非門將信號驅動整形,,再由三極管Q9對其進行放大,最后經過變壓器T1送到超聲波傳感器CSB-T40,這樣就可以通過超聲波傳感器CSB-T40發(fā)出相應的超聲波信號,。而圖3中的下半部分就是超聲波接收電路,,超聲波信號通過障礙物發(fā)射到超聲波傳感器CSB-R40后,產生一定的電信號,,電信號通過集成塊BX1490放大后送到了2個74LS14非門電路整形,,最后進入微處理器AT89C51的P17端口,。這樣就完成了1次超聲波測距的掃描過程,它可以通過程序來控制計數器,,將計數器的數據轉換為相應的時間,,再用時間乘以超聲波的傳播速度后除以2,既可以得到障礙物與超聲波傳感器之間的距離。

2.3 CAN總線通信電路

  考慮到現在的智能測試設備日益趨于網絡化,,則將CAN總線通信功能也設計進了此嵌入式超聲波測距儀中,,CAN總線通信電路系統(tǒng)主要有AT89C51微控制器、獨立CAN通信控制器SJA1000,、CAN總線驅動器PCA82C250及復位電路IMP708組成,。CAN總線應用節(jié)點具體電路設計如下圖4所示。為了提高系統(tǒng)的抗干擾能力,,設計在SJA1000和CAN總線驅動器PCA82C250之間增加了光電隔離器6N137,。當微處理器AT89C51將測距結果數據通過P0口發(fā)送到CAN總線控制器SJA1000,由SJA1000將并行數據轉換為串行數據從端口TX0發(fā)出,經過光電隔離器6N137后到達CAN總線驅動器PCA82C250,最后將數據發(fā)送到CAN總線上,。相反,,來自CAN總線的數據也可以經過相應電路到達微處理器。這樣就可以實現測距儀與上位機的通信功能,。

  3 程序設計

  3.1 主程序設計

  系統(tǒng)主程序主要包括系統(tǒng)的啟動后對系統(tǒng)的初始化,、超聲波發(fā)射與接收、中斷管理,、計時程序,、測距計算、結果顯示,、CAN通信,、報警等其他子程序組成。根據以上超聲波測距儀的工作原理描述,,系統(tǒng)主程序的流程圖設計如圖5所示,。在主程序初始化后就進入超聲波信號發(fā)送程序,即利用程序產生超聲波信號由微處理器的P16端口送出,,此時系統(tǒng)進入計時狀態(tài),,同時檢測P17端口是否能接收到超聲波的回波信號,但檢測到回波信號就關閉外部中斷進入計算距離子程序,,接下來進行是否報警驗證和CAN通信子程序,,最后打開外部中斷完成一次測距掃描過程,即主程序結束,。

  3.2 CAN通信子程序設計

  CAN通信子程序主要包括3個部分:初始化子程序,、發(fā)送子程序、接收子程序。在初始化子程序中主要是對系統(tǒng)的一些驗收碼寄存器,、定時寄存器,、輸出控制寄存器、定時寄存器,、工作模式寄存器,、中斷定時同步等參數進行設置。CAN通信中的發(fā)送與接收子程序的程序流程圖設計如圖6所示,。在發(fā)送子程序中主要是讀取狀態(tài)寄存器位SR.2,看看SR.2是否為1,如果該位為1則進行相應的發(fā)送準備工作,,同時將命令寄存器CMR.0置請求發(fā)送,發(fā)送完畢后就自動返回,。而在接收子程序,,先要讀狀態(tài)寄存器位SR.0,看看是否允許將緩沖區(qū)數據讀取到CPU的RAM中,讀取完畢后就釋放接收緩沖區(qū),,再看看SR.1是否為1,為1則對SR.1進行清除并作溢出處理,,否則就讀取SR.6與SR.7并對其作計時器警告及相應處理。

  4 結語

  所設計的嵌入式超聲波測距儀具有結構簡單,、價格便宜,、性能可靠,測量和顯示障礙物距離的范圍為0.05~10m,它適用于對物體表面和液體表面的測量,,可以作為一種小型的測距儀器使用于汽車倒車監(jiān)視與報警裝置,,也可以作為一種嵌入式設備嵌入到其他大型的工業(yè)檢測與控制系統(tǒng)中。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