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圖像傳感器(以下簡稱CCD)和CMOS圖像傳感器(CMOS Image Sensor以下簡稱CIS)的主要區(qū)別是由感光單元及讀出電路結構不同而導致制造工藝的不同,。CCD感光單元實現(xiàn)光電轉(zhuǎn)換后,,以電荷的方式存貯并以電荷轉(zhuǎn)移的方式順序輸出,需要專用的工藝制程實現(xiàn),;CIS圖像感光單元為光電二極管,,可在通用CMOS集成電路工藝制程中實現(xiàn),除此之外還可將圖像處理電路集成,,實現(xiàn)更高的集成度和更低的功耗,。
目前CCD幾乎被日系廠商壟斷,只有少數(shù)幾個廠商例如索尼,、夏普,、松下、富士,、東芝等掌握這種技術,。CIS是90年代興起的新技術,掌握該技術的公司較多,,美國有OmniVision,,Aptina;歐洲有ST,;韓國的三星,,SiliconFile,Hynix等,;日本的SONY,,東芝等;中國臺灣的晶像,;大陸地區(qū)的比亞迪,,格科微等公司,。由于CCD技術出現(xiàn)早,相對成熟,,前期占據(jù)了絕大部分的高端市場,。早期CIS與CCD相比,僅功耗與成本優(yōu)勢明顯,,因此多用于手機,,PC Camera等便攜產(chǎn)品。隨著CIS技術的不斷進步,,性能不斷提升,;而CCD技術提升空間有限,進步緩慢,。目前CIS不僅占據(jù)幾乎全部的便攜設備市場,,部分高端DSC(Digital Still Camera)市場,更是向CCD傳統(tǒng)優(yōu)勢市場——監(jiān)控市場發(fā)起沖擊,。下面就監(jiān)控專用CIS與傳統(tǒng)CCD進行綜合對比,。
一、靈敏度(Responsivity)
作為圖像傳感器最重要的技術指標之一,,靈敏度是衡量圖像傳感器對于光線的敏感程度,。監(jiān)控專用CIS的靈敏度高達10V/Lux-sec以上,高過大部分的CCD傳感器(Sharp RJ2311C靈敏度為3.2V/ Lux-sec),。靈敏度指標主要體現(xiàn)在畫質(zhì)的亮度和低光效果上,,靈敏度越高畫面越清晰。雖然CIS的最小感光度(Minimum Detectable Light)指標低于CCD,,但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監(jiān)控應用場合,。
二、動態(tài)范圍(Dynamic Range)
動態(tài)范圍是衡量圖像傳感器對于明暗光線差別較大的場景下的表現(xiàn),。在實際應用中,,體現(xiàn)在圖像傳感器是否可以在一幅圖像中既可以清晰顯示較暗的場景,又可以清晰顯示光線充足的場景,。尤其是當Camera對準窗口時,,既要能看到窗內(nèi)的景象,又要能看到窗外的場景,,而不出現(xiàn)“過曝”現(xiàn)象,。動態(tài)范圍越高,表明在明暗差別較大的場景下,,圖像傳感器表現(xiàn)越好,。目前高端CIS可實現(xiàn)高達100dB以上的動態(tài)范圍,而常見CCD的動態(tài)范圍基本在60dB左右。從動態(tài)范圍上講,,CIS略勝一籌。
三,、集成度(Integration)
由于CIS在標準CMOS工藝制程下制造,,可將讀出電路(包含相關雙采樣CDS,自動增益放大器AGC等),,模數(shù)轉(zhuǎn)換電路(ADC),,圖像信號處理(ISP),電視信號編碼電路(TV-Encoder)等全部集成于單芯片中,。而CCD由于制造工藝特殊且復雜,,處理電路需單獨存在,配套使用,,因此在應用上有“CCD套片”的叫法,。“CCD套片”包含CCD圖像傳感器,V-Driver(時序控制/CCD多路電源,,逐步被集成與CDS/AGC電路中),,CDS/AGC(對應于CIS的讀出電路),DSP(對應于CIS的ISP)四部分,。如果采用CIS設計CCTV Camera方案,,只需要一顆芯片,一顆LDO和少量阻容元件,,全部設計可在一塊兩面SMD 32mm*32mm的PCB板上完成,;如果采用CCD套片,則最少需要一塊兩面SMD 38mm*38mm的PCB板才能容納所有器件,。通常采用兩塊PCB板,,以避免由PCB板元件過密帶來的噪聲問題。顯而易見,,基于CIS的Camera方案提供了更高的集成度,,無論是PCB板設計難度,還是功耗/成本都大大下降,。
四,、畫質(zhì)(Picture Quality)
除受圖像傳感器本身的物理特性影響外,圖像信號處理技術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圖像質(zhì)量,。之所以人們認為CIS效果不如CCD,,一方面是由于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定勢,更主要是因為CCD擁有獨立的DSP,,具有強大的圖像處理功能,,實際上圖像傳感物理部分已無差別。隨著CIS內(nèi)置ISP算法的不斷進步,CIS畫質(zhì)已大幅提升,。正常光線下,,CIS與CCD畫質(zhì)已無差別,甚至已超越中低端CCD畫質(zhì),。但CIS的ISP集成在芯片內(nèi)部,,其性能與獨立的DSP尚有差距,也造就了短期內(nèi)CIS尚無法達到高端CCD的效果,。
五,、工作溫度(Operating Temperature)
目前CIS已被廣泛應用于汽車監(jiān)控(含可視倒車等),由于汽車電子的苛刻要求,,用于汽車監(jiān)控的CIS產(chǎn)品要求在-40℃-105℃正常工作,。而CCD由于傳感器部件對熱敏感,高于60℃將無法正常工作(低于-20℃也無法正常工作),,因此高端攝像機都需內(nèi)置散熱系統(tǒng),。相對而言,基于CIS的Camera設計將更加簡單,,穩(wěn)定,。
六、接口(Interface)
由于CIS集成度優(yōu)勢,,使得CIS相比于CCD擁有更豐富的接口種類,。目前監(jiān)控用CIS不僅能夠輸出RGB,YUV,,CCIR656等數(shù)字信號,,而且可以輸出PAL/NTSC制式的模擬電視信號,既滿足傳統(tǒng)的CCTV應用,,也能滿足諸如IP Camera等數(shù)字應用,。此外CIS還提供I2C控制接口,便于外部MCU對CIS的控制,。CCD圖像傳感器本身只能輸出模擬電信號,,如果要增加各種接口,就需要“套片”配合使用,。
比亞迪監(jiān)控專用CIS產(chǎn)品在現(xiàn)有接口基礎上,,創(chuàng)新性提供了Master I2C接口和模擬差分電視信號接口。Master I2C接口使客戶將調(diào)試最佳圖像效果參數(shù)存于I2C 接口EEROM中,,等CIS上電則讀取EEROM中的參數(shù)并自行配置到最佳效果,。針對越來越多的客戶采用非屏蔽雙絞線傳輸模擬視頻信號,比亞迪CIS提供了差分輸出接口,,無須外接Balun,。
七、低功耗,低成本(Low Power Consumption,,Low Cost)
低功耗與低成本是CIS天生的優(yōu)勢,。得益于CIS的高集成度,即使CIS性能大幅提升,,其功耗仍處于較低的水平,,通常低于350mW(比亞迪CIS更是低至180mW);而CCD圖像傳感器本身功耗都高于200mW,,CCD套片的功耗更高達2W以上,10倍于CIS,。因此,,CIS被廣泛應用于對功耗敏感的場合,如便攜設備,,Wireless IP Camera,,Baby Monitor,視頻對講等,。
CCD制造工藝復雜而且成品率較低,,CCD圖像傳感器本身的價格已經(jīng)高于CIS單芯片價格,何況加上輔助的套片價格,。對于常見的CCTV Camera方案,,采用CIS方案成本不足低端CCD套片的價格的50%。
以上可見,,與CCD相比,,CIS不僅擁有突出的性價比優(yōu)勢,其低功耗優(yōu)勢更是CCD所無法比擬的,,可以完全替換中低端CCD產(chǎn)品,。由于CIS相關技術仍處于發(fā)展階段,現(xiàn)階段CIS主要可用于IP Camera,,常規(guī)視頻監(jiān)控,,樓宇可視對講,視頻會議系統(tǒng),,汽車監(jiān)控,,傳統(tǒng)的CCTV監(jiān)控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