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高端訪談 > 消費電子與車載設備將率先實現(xiàn)無線充電實用化

消費電子與車載設備將率先實現(xiàn)無線充電實用化

2015-01-30

編者按無線充電這一技術一經(jīng)提出,引起了人們對于能源獲得新方式的渴望,最近兩年不斷完善并快速發(fā)展,,如今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半導體供應商推出了其漸近完美的解決方案,,而在消費類電子和汽車設備的充電過程中,無線方式將被率先采用。


最近無線充電解決方案取得了哪些進展?

文司華:2014年,在針對消費類電子的無線電源和汽車電子領域,,TI充分展現(xiàn)了其領導地位。TI已經(jīng)推出第三代無線電接收器芯片bq51020和bq51021,,以及世界第一個達到WPC1.1和PMA標準的雙模型集成電路bq51221,。這些接收器解決方案已達到96%的超高效率,進而完全消除了在5W的條件下,,應用于智能手機及其他便攜式設備中全面運轉的散熱問題,。雙模型集成電路bq51221使得單個低成本硬件設計與WPC和PMA標準同時兼容,它被視為市面上最好的雙模型解決方案,,故而受到廣泛歡迎,。

•       在下半年,TI推出應用于汽車的WPC1.1傳送器方案bq500414Q,,當bq51025 RX 和bq500215 TX共同作業(yè)時,,可組成一個WPC1.1的兼容方案,并可在10W的條件下運行,。我們還推出了第一個應用于可穿戴設備上的無線接收器bq51003,。它與最新的bq25100電池充電器一并,可為對應用空間有著較高要求的可穿戴應用提供最小規(guī)格的解決方案,。

•       TI最近發(fā)布了工業(yè)領域第一款用于可穿戴設備的無線充電參考設計架構——TIDA-00318 (RX) and TIDA-00334 (TX),。這一設計可應用于低電源消耗的可穿戴設備,這些設備包括符合Qi標準的無線接收器(bq51003)和超低電流的1電池鋰離子線性充電器(bq25100), 以及2.5W可穿戴無線發(fā)射器方案,。


黃健洲:飛思卡爾在2014 年推出了WPC Qi V1.1.2 5W A11 單線圈和A28 三線圈消費電子發(fā)射器和接收器解決方案,,基于WCT1000 與WCT1101 和MC9RS08KB12 8位MCU?;赪CT1001A/WCT1003A 的5W 汽車發(fā)射器通過了AEC-Q100 認證。

飛思卡爾計劃推出15W 發(fā)射器和接收器解決方案,,并于2015 年上半年推出基于WCT1012 和WCR1516 的參考設計,。并緊隨WPC Qi v1.2 時間表,提供共振集成發(fā)射器解決方案,。

 

2015年里哪些應用將率先采用無線充電這一獲取能源的方式,?

文司華:消費類電子,,例如可穿戴設備將率先采用無線充電這一獲取能源的方式。其次,,TI也很看好工業(yè)和汽車電子同樣采用無線充電技術,。

黃健洲: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車載模塊及可穿戴設備等多個領域紛紛采用無線充電技術,,推動了該技術的持續(xù)發(fā)展,此類技術專注于提高功率水平及位置自由度,。


無線充電解決方案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點都有哪些,?

文司華:安全性,以及延長電池工作時長和壽命是無線充電必須要突破的技術難點,。首先是安全性,,因為過度充電和高溫會引起火災,充電設備必須保證安全的設計,,例如需要有過流保護,,超高溫保護,低溫充電等等設計,,與此同時,,充電IC引腳和解決方案的尺寸也要滿足可穿戴設備的需求,保證其尺寸很小,。其次,,延長電池每次充電后的使用時長,消費者并不希望經(jīng)常充電,。第三就是充電設備的總體使用壽命,。


黃健洲:如何在Qi 規(guī)范規(guī)定外的50 mm 及以上的距離外為手機充電,使用一個發(fā)射器同時為多個手機充電等,。這些都是WPC,、A4WP 和PMA 渴望改進的技術。重要的無線充電組織A4WP 和PMA 同意合并,。WPC 共振發(fā)射器的類型將被添加至WPC Qi 規(guī)范V1.2,。這些重要的聯(lián)盟試圖通過合并或制定新規(guī)范來突破感應和共振技術的限制。

此內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