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誕生以來,,就一直不斷的努力與疾病和衰老進行抗爭。而對身體局部機能的喪失,,人類的努力有兩種思路:“修好或者替代”,??上У氖恰靶藓谩辈⒉贿m用于所有的情況,肢體殘缺沒辦法長出新的肢體,、聽力損失耳朵無法再生……于是尋找“替代”就成為了唯一可行的方式,。
在海盜電影里,我們能看到一臉兇神惡煞的海盜船長擁有木頭腳,。在當代社會里,,拐杖、輪椅甚至刀鋒戰(zhàn)士的義肢屢見不鮮,,視力下降的朋友們鼻子上也架上了光學鏡片組成的眼鏡,,聽力下降的朋友們也戴上了助聽器,此外還有人工關節(jié),、人工心臟,、人工肺、人工腎,。甚至最新的電影《特工學院》都在暢想植入體內(nèi)芯片,。
我們應該慶幸,科技和醫(yī)學的進步,,使得“替代”技術越來越成熟,。筆者身處聽力醫(yī)療行業(yè),自告奮勇的科普一下這個目前“智能設備”里唯一算成規(guī)模應用的行業(yè)的進化史,。
第一步智能:放大聲音
助聽器,,大家可能都有印象。幾十年前,,白頭發(fā)的老爺爺耳朵里有一個耳機,,長長的線垂在胸前,襯衫的口袋里有一個收音機模樣的盒子,。這種就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使用的“模擬式助聽器”,,簡單講就是一個線性放大電路,把聲音放大。相比用戶原先的聽力,,“放大聲音”明顯智能了
第二步智能:非線性放大
后來,,發(fā)現(xiàn)用戶的聽力損失不同頻率損失不一樣,模擬電路線性放大不好啊,,于是出現(xiàn)了基于DSP芯片的數(shù)字助聽器,。經(jīng)過嚴格的聽力測試之后,根據(jù)不同頻率給不同的補償量,,使得助聽器非線性放大的聲音更適合用戶,。
第三步智能:降噪與場景識別
再后來,發(fā)現(xiàn)助聽器有個問題?。捍髦犉骺傆X得有噪聲怎么辦,?雖然通過聲音數(shù)據(jù)模型的建立,通過對環(huán)境噪聲的識別,,可以采用“降噪”的程序,,但是用戶在不同場景下對有效聲音的需求并不一致。咋辦,?于是出現(xiàn)了通過智能手機的位置來判斷場景,,進而使助聽器聲音處理程序自動切換不同的場景處理程序。
開心果助聽器,,Oticon
第四步智能:made for iphone
手機的使用,對聽障人士來說同樣很重要,,而佩戴助聽器打電話,,總是有些不便。因此在最新的助聽器里,,已經(jīng)有了與電話之間進行2.4Ghz藍牙連接的助聽器,。
第五步智能:新技術的集成
能不能有非常小的助聽器,?能不能有不容易損壞的助聽器,?能不能有電池能夠用久一點的助聽器?能不能有基于漢語言語策略的助聽器,?
越來越小的芯片,,使得體積和功耗越來越小,而性能愈發(fā)優(yōu)良,;
納米涂層的使用使得助聽器防塵防水不容易壞,;
對漢語聲音模型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使語言處理程序適合漢語,。
歸根結底,,助聽器作為一個智能設備,,并非在某項技術上突飛猛進,而是芯片,、電源,、語言處理程序、麥克風等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集成,。
用智能設備重建聽力,?
說完助聽器,我們該想一想如果一個人的聽力損失嚴重到助聽器無法起作用怎么辦,?比如嚴重的中耳炎患者和極重度的神經(jīng)性耳聾患者,他們無法使用現(xiàn)有的助聽器,。
我會說人工耳蝸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工器官嗎,?它可以替代人耳的功能,Biger很高哈,。
基本原理是皮下植入一個線圈和電極,電極放電直接刺激聽神經(jīng),,獲得聽覺,。耳朵上要佩戴言語處理器,頭件和皮下植入的線圈之間以“跨皮通訊”實現(xiàn)信號傳遞,。
涉及皮下植入,,就要使用與人體不會出現(xiàn)排斥的材料。比如:鈦合金,、生物陶瓷,、硅膠。除了材料,,就是生產(chǎn)的工藝,,芯片在皮下如果發(fā)生體液滲入,就不能正常工作(從這點講,,特工學院電影里直接在耳后植入芯片是說不通的哦),。這些都不算最高級別的技術要求,但是把這些技術都做好,,就很難了,。
對于中耳炎患者和外耳畸形的患者,內(nèi)耳功能良好,,不需要做人工耳蝸,,但助聽器也不能用啊,咋辦,?依然有辦法,。
這是振動聲橋技術。大概的原理是在內(nèi)耳耳蝸處,,有一個金屬振動子,,代替中耳三塊聽小骨進行傳聲。
這是BAHA骨錨式助聽器技術,。大概的原理是在顱骨上鑲嵌一顆鈦合金釘子,外邊是處理器,,通過顱骨振動傳聲,。
這是Sophono骨錨式助聽器,,與BAHA不同是,,皮膚無需裸露釘子或別的東西,植入體全植入,,處理器和植入體之間通過“跨皮通訊”的方式,。
智能設備還可以替代什么器官?
以上,,是聽力醫(yī)療器械的科普,,而在最近幾年,“人工視覺”技術已經(jīng)在臨床試驗,。利用視網(wǎng)膜修復技術,,向眼內(nèi)植入集成電路芯片來幫助失明者恢復視覺的方法??上У氖?,目前這種技術只能幫助用戶有光感和輪廓感,尚不能綜上,,智能人工器官,,正在朝我們走來。材料技術,、電源技術,、芯片技術、通信技術的發(fā)展,,使得人類在不遠的未來能夠?qū)崿F(xiàn)“肢殘者復健,、失明者復明、失聰者復聰,?!倍悄茉O備的真正發(fā)展,也許不僅僅是需要對現(xiàn)有設備的智能化改造,,更重要的是“需求”,、“技術”,、“擴學科集成”的真正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