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設計應用 > 電容加載LTCC帶通濾波器小型化研究
電容加載LTCC帶通濾波器小型化研究
2016年微型機與應用第10期
劉毅,,戴永勝
(南京理工大學 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210094)
摘要: 科技的發(fā)展帶來更加嚴格的器件指標,,電子器件的小型化、高性能趨勢日益明顯,。濾波器作為射頻元器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型化研究已迫在眉睫?;谙冗M的LTCC工藝技術,,選用帶狀線結構,實現(xiàn)了一款帶通濾波器的小型化設計,。通過交叉耦合的方式插入零點,,提高邊帶的陡峭度,實現(xiàn)了優(yōu)異的性能,。經(jīng)過大量仿真優(yōu)化后投入生產(chǎn)加工,,實物測試結果吻合仿真曲線,中心頻率為3 400 MHz,,帶寬為200 MHz,,在3 200 MHz頻率上的衰減優(yōu)于30 dB,在3 720 MHz頻率上的衰減優(yōu)于20 dB,,尺寸僅為4.8 mm×4.2 mm×1.5 mm,。
Abstract:
Key words :

  劉毅,戴永勝

 ?。暇├砉ご髮W 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210094)

  摘要:科技的發(fā)展帶來更加嚴格的器件指標,,電子器件的小型化,、高性能趨勢日益明顯。濾波器作為射頻元器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型化研究已迫在眉睫,。基于先進的LTCC工藝技術,,選用帶狀線結構,,實現(xiàn)了一款帶通濾波器的小型化設計,。通過交叉耦合的方式插入零點,提高邊帶的陡峭度,,實現(xiàn)了優(yōu)異的性能。經(jīng)過大量仿真優(yōu)化后投入生產(chǎn)加工,,實物測試結果吻合仿真曲線,,中心頻率為3 400 MHz,帶寬為200 MHz,,在3 200 MHz頻率上的衰減優(yōu)于30 dB,,在3 720 MHz頻率上的衰減優(yōu)于20 dB,尺寸僅為4.8 mm×4.2 mm×1.5 mm,。

  關鍵詞:帶通濾波器,;LTCC;帶狀線結構,;小型化

0引言

  微波濾波器是無源射頻器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用以有效控制系統(tǒng)的頻響特性。直觀表現(xiàn)為,,在濾波器所設定的額定頻率范圍內(nèi),,信號可以盡可能地無損通過,而在此頻率范圍以外,,信號需要被盡可能地衰減[1],。作為系統(tǒng)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其小型化,、高性能,、低成本、易集成等諸多方面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如何綜合實現(xiàn)諸多要求的濾波器,,必然成為今后研究的重要熱點之一[2]。

  低溫共燒陶瓷[3](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LTCC)與傳統(tǒng)的封裝集成技術相比,,有著諸多優(yōu)點:(1)采用了多層堆疊技術,易于實現(xiàn)多層布線與封裝一體化結構,,易于故障的排查,,成品率高,且組裝密度提高,,實現(xiàn)了小體積與低重量,;(2)具有良好的高頻特性和高速傳輸特性,同時,,在大電流且高溫的特定情況下,,具有相對較小的熱膨脹系數(shù)和介電常數(shù)溫度系數(shù),,熱傳導性優(yōu)良。(3)LTCC技術的兼容性能優(yōu)良,,易于形成多種結構的空腔,;(4)LTCC產(chǎn)生廢料少,非常節(jié)能環(huán)保,。

  此款基于LTCC技術的帶通濾波器選擇了帶狀線結構[4]的方式進行設計,,相比于LC型集總結構濾波器,結構更加簡單[5],。先進的LTCC技術保證了其體積小,、重量輕、性能高,、易生產(chǎn),、穩(wěn)定性好、結構簡單,、兼容優(yōu)良等諸多優(yōu)點,。此濾波器的設計指標如下:中心頻率為3 400 MHz,帶寬為200 MHz,,帶內(nèi)插入損耗小于3.5 dB,,在3 200 MHz處帶外抑制≥30 dB,在3 720 MHz處帶外抑制≥20 dB,,電壓駐波比≤1.7,。在引入交叉耦合添加帶外傳輸零點后,邊帶陡峭度明顯提高,,最終產(chǎn)品尺寸為4.8 mm×4.2 mm×1.5 mm,。

1濾波器原理設計

  帶通濾波器通過若干諧振電路的組合,實現(xiàn)濾波效應,。帶狀線型濾波器的諧振單元不再選用集總模式下的電感電容,,而是通過一段傳輸線來實現(xiàn)。此款帶通濾波器選擇六條帶狀線形成帶通效應,,等效為六個諧振單元,,相鄰諧振單元之間通過磁耦合的方式傳遞能量。初步設計出的六級帶狀線帶通濾波器,,雖然有著帶通濾波的作用,,但性能不佳,阻帶插損不夠,,與既定的技術指標相去甚遠,。因此,考慮引入Z字形結構,通過交叉耦合的方式來引入傳輸零點,,以期改善其不良的邊帶抑制度問題[6],。此時已基本達到初步設計要求,為了優(yōu)化濾波器性能,,引入U形結構,,用以加強諧振級之間的磁耦合效應,完成最終的設計目標[7],。電路原理圖如圖1所示,,其中L1和C1、L2和C2,、L3和C3、L4和C4,、L5和C5,、L6和C6為六個等效為諧振單元的帶狀線,L7,、L8,、L9、L10,、L11為相鄰帶狀線之間磁耦合等效的串聯(lián)電感,,C16是加入Z字形結構后的交叉耦合電容,L23和L45是引入U形結構后磁耦合等效串聯(lián)電感,。

001.jpg

2LTCC三維實現(xiàn)

  本設計的中心頻率是3.4 GHz,,屬于S波段,相比于LC集總結構濾波器,,帶狀線型LTCC帶通濾波器不再選用通孔結構來連接不同空間的傳輸線,,取而代之的是通過將帶狀線的一側接在已經(jīng)包裹上金屬面的介質(zhì)盒的前后接地面[8]。搭建此款帶通濾波器的三維模型,,綜合考慮材料選擇,,選用相對介電常數(shù)為13.3、介質(zhì)損耗角為tanθ=0.000 58的陶瓷材料,,體積為4.8 mm×4.2 mm×1.5 mm,。優(yōu)化后的濾波器三維模型如圖2所示。

002.jpg

  濾波器的三維模型自上而下共七層,,第一層是矩形小塊,,用以顯示器件的上下層,矩形小塊所在面為上,,第二層和第七層為接地層,,第三層為耦合U形結構,第四層為加載電容層,第五層為主諧振層,,第六層為第一諧振與第六諧振間的交叉耦合電容,。器件的四周加有金屬屏蔽盒,不僅可以防止外界的電磁干擾和內(nèi)部能量的外向輻射,,還可以保護電路,,便于安裝插頭以及與其他器、部件的固定,。仿真測試結果如圖3所示,。

  

003.jpg

  由圖3可知,中心頻率3 400 MHz處的插損為1.85 dB,,帶寬3 300 MHz以及3 500 MHz處的插損分別為2.7 dB和2.3 dB,,電壓駐波比≤1.4,頻率在3 200 MHz時,,帶外衰減為33.1 dB,,頻率在3 720 MHz時,帶外衰減為35 dB,。性能優(yōu)良,,選擇投入生產(chǎn)加工,進行實物測試,。

3實物生產(chǎn)與測試曲線

  軟件仿真優(yōu)化完成后,,依照設計參數(shù)交付生產(chǎn)線進行加工制造,并獲取實物測試曲線圖,。此款LTCC帶狀線型帶通濾波器最終產(chǎn)品體積為4.8 mm×4.2 mm×1.5 mm,,選擇相對介電常數(shù)為13.3、介質(zhì)損耗角為tanθ=0.000 58的陶瓷材料進行填充,,測試結果如圖4所示,。

  

004.jpg

  由圖4可知,此款帶通濾波器的帶內(nèi)插損最大值為3.4 dB,;頻率為3 200 MHz時,,帶外抑制為30 dB,頻率為3 720 MHz時,,帶外抑制為20 dB,;駐波優(yōu)于1.7。實物制造與測試結果均驗證完畢,,此款帶通濾波器不僅實現(xiàn)了小型化的預期,,性能上也完全優(yōu)于設計指標,達到了實驗目標,。

4結論

  為了實現(xiàn)小型化,、高性能的帶通濾波器,,本次研究基于LTCC技術,選用了帶狀線型結構進行設計,,在六級諧振的基礎上進行優(yōu)化,。通過插入Z字形結構的方式進行交叉耦合以添加傳輸零點,提高邊帶陡峭度,;插入U形結構,,用以加強相鄰諧振級之間的磁耦合效應。軟件仿真及優(yōu)化后的測試結果優(yōu)于設計指標,,允許投入生產(chǎn)制造,。實物完成后的體積僅為4.8 mm×4.2 mm×1.5 mm,滿足小型化的初衷,。測試結果均優(yōu)于設計指標并留有余量,。綜上,此款LTCC帶狀線型帶通濾波器體積小,、重量輕,、易生產(chǎn)、性能優(yōu),,是一款非常實用的帶通濾波器,并可大量投入生產(chǎn),,此次研究圓滿達成目標,。

參考文獻

  [1] 趙文昌,劉強,陳錄根,,等.基于轉(zhuǎn)差分頻原理的挖掘機節(jié)能控制方法研究[J].微型機與應用,2013,32(10):6162,65.

 ?。?] SONG H S, LEE Y S. A miniaturized 2.4 GHz band multilayer bandpass filter using capacitive loaded quarter wavelength slowwave resonator[C]. IEEE MTTS International. Microwave Symposium. Digest, 2003:515518.

 ?。?] 李寶山.邊帶陡峭LTCC濾波器的設計與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7.

  [4] 夏紅,徐自強,王浩勤. LTCC帶通濾波器的設計[J]. 電子科技大學報, 2008(S1):4749.

 ?。?] 李章濤. 雙傳輸零點LTCC帶通濾波器的設計與仿真.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 2010,,4(5):209212.

  [6] JENG Y H. CHANG S F R, LIN H K.A high stopbandrejection LTCC filter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zeros[C].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2006,,54(3):633638.

 ?。?] 李玲玲.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頻率復用方案理論探討[J].微型機與應用,2013,32(11):7072.

  [8] DAVID M P. Microwave engineering [M]. Beijing: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2006.


此內(nèi)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