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上市首日毫無懸念地破發(fā)了,,盡管敲了200公斤的大鑼,。
確定納入恒指之后,小米出現(xiàn)一撥上漲行情,。因為相當一部分投資機構(gòu)一定要配齊所有恒生指數(shù)標的,,不論價格,不管看不看好,。
護盤勢力未撤,、公關(guān)力度不減、納入恒指,,多重因素作用下,,小米市值或許能在450億美元以上的高位維持一段時間,但腰斬恐怕是遲早的,。
在香港IPO的通常做法是拿10%股票在香港發(fā)售,,其余90%走“國際發(fā)售”。如果香港本地認購火爆,,再將部分國際發(fā)售股票重新分配至香港,,一般可以達到50%。
小米在香港發(fā)售1.09億股,,僅占IPO擬發(fā)售總數(shù)的5%,。最終香港本地認購數(shù)定格于10.35億股,相當于可認購數(shù)的9.5倍,。與閱文集團600多倍的超額認購相比慘淡至極,,破發(fā)苗頭已現(xiàn)。小米還包裝了“全球最大散戶規(guī)模的IPO”,。
資本是有性格的,,隨主人,。巴菲特的1萬美元與中國大媽的1億美元,“性格”天差地遠,。老巴的公司不分紅,、不拆股,股價最高到33萬美元一股,,擺明了不想讓散戶當股東,。
散戶天然地趨向于追漲殺跌,賺個百分之二,、三十很少能拿得住,,跌百分之二、三十肉基本“割”光了,。
優(yōu)秀公司對參與IPO的資本更會慎重選擇,。馬云在華爾道酒店“面試”機構(gòu)投資者就是出于這種考量。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行精英等電梯的“長龍”拐了十幾個彎,。
"散戶認購”是什么鬼,,誰要與小米搶“宇宙散戶認購第一”!
回頭想想爭論“小米是不是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是中了圈套,。明明是賣手機的,,爭論一起就會讓一部分人無所適從。黑白分明的東西一爭論就變灰,,部分投資者或許就這樣稀里糊涂“入甕”了。
回頭想想有什么好爭的,。2017年騰訊凈利潤724.7億,,市值3.7萬億港元(約合3.1萬億人民幣),市盈率43倍,。小米2017年虧損439億,,非GAAP利潤也才53.6億,4000億港元市值對應(yīng)的市盈率為63倍,。
就算小米是純正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又怎樣,?市盈率憑什么比騰訊還高20倍?按騰訊的市盈率水平,,小米股價應(yīng)在12港元一線,,對應(yīng)市值2800億港元。但小米在手機圈的“準一線地位”岌岌可危,,在互聯(lián)網(wǎng)圈與騰訊不可同日而語,,43倍市盈率還是太高,中長期將回落到20倍,。小米不是即將進入恒生指數(shù)嗎,?恒生指數(shù)市盈率只有十幾倍,。
香港是全世界的購物天堂,北美,、歐洲,、澳洲轉(zhuǎn)一圈,還是香港東西最便宜,。資本市場亦是如此,,華爾街有的是優(yōu)秀公司,而且還不貴,,蘋果市盈率才20倍,,不圖便宜國際資本為什么到香港掃貨?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機構(gòu)投資者與散戶不同,,他們出高價自詡為“藝高人膽大”,相對而言香港機構(gòu)不如華爾街藝高,,出高價的自信心要小很多,。
總之,香港不是一個可以賣得出高價的地方,,不論奢侈品,、電器還是上市公司,因為所有賣家都是來“撿便宜的”,。
2018年5月7日,,虎嗅文章拋出《小米對投資者厚道嗎?》之問,。其實IPO價格高或低都是暫時的,,騰訊、百度上市時的市值都只有8,、9億美元,并不影響日后成為巨頭,。IPO價格高了會套牢IPO參與者,,低了能讓投資者賺大錢。
百度IPO招股價僅為27美元,,對應(yīng)市值8億美元,。2005年8月5日,百試上市首日開盤價66美元,,盤中最高價151.21美元,,收盤價122.54美元。李彥宏沒有像李國慶那樣大罵投行把招股價定低了,。
產(chǎn)品薄利多銷是經(jīng)營策略,,老板不一定厚道,。參與百度IPO的投資者,上市當天就浮盈353.8%,,假如持有到今天賺了不止100倍,,這才叫厚道。
小米為什么如此在意估值,?因為背后的投資機構(gòu)需要回報,。虎嗅5月7日文章梳理,,小米上市前經(jīng)過6個輪次的私募融資,,2014年估值就達到450億美元。2018年以550億美元估值上市,,最后一輪的投資者年化收益率只有5.1%,。
除了要給投資者一個交待,順為投資早期以低價認購“優(yōu)先股”,,也是強大的利益驅(qū)動(小米對這方面披露不夠充分),。
本來一、二級市場之間應(yīng)當有一個超過100%的差價,。比如預(yù)計某公司三年后上市,,市值將達到300億美元,那么今天給它的估值不應(yīng)超過150億美元,,保守的甚至只按50億美元估值,。因為畢竟還沒有上市,還存在這樣那樣的變數(shù),,投10個這類公司能有5個成功上市就是奇跡,,100%的獲利空間只能留出一個最起碼的安全裕度。
但由于投資圈世風日下,,許多投資基金操作盤者奉行《我套現(xiàn)后哪管洪水滔天》的價值觀,一,、二級市場之間的“安全區(qū)“逐漸消失了,。
比如小米,2014年估值被炒到450億美元,,2018年上市也就4,、5百億美元。而且小米有今天還是個幸運的“概率事件”,,萬一2016年手機銷量大跌之后2017年沒有“逆襲”怎么辦,?
逆襲的概率有多小,按雷軍的話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在銷量下滑后能夠成功逆轉(zhuǎn)”,。換言之,,2014年進入小米的投資者沒有給自己留一定點安全裕度,,根本是在賭命。
小米是一家不錯的公司,,但作為投資標的價格高得離譜,。巴菲特有句名言“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是誰在裸泳,?!?/p>
還有另一種情況,也會出現(xiàn)裸泳奇觀:一級市場把估值增長空間“吃光”,,巴望著二級市場買單,。“身體”游到到二級市場,,“泳褲”還停留在一級市場,。
君子不掠人之美,這個梗是郭德綱老師貢獻的,,原話是 “于謙老師游泳速度那叫一個快?。∵B泳褲都追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