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彼時的樂視還沒有成為A股的一朵奇葩,,而賈會計也還待在國內——就在這一年年初,,野心勃勃的樂視手機發(fā)布了其最新的旗艦型號樂Max Pro,。
平心而論,,樂Max Pro在技術和配置上都是相當先進的,,它不僅是高通驍龍820在全球的首發(fā)手機,,還搭載了一大票高通其他的最新技術,其中包括帶寬高達4600Mbps的802.11ad無線網(wǎng)絡模塊,、以及全新的基于超聲波的指紋識別技術等等,。
然而,就是這款配置十分高端,、非常高通的旗艦機,,它的實際銷量卻始終是個謎——在號稱賣出了1000臺“工程版”之后,樂Max Pro就從樂視手機的官網(wǎng)上銷聲匿跡了,。但關于這臺手機的種種評測文章,、用戶體驗卻在網(wǎng)上依然可以正常搜索到,在這些評價中,比較集中的一條就是:全新的超聲波指紋方案,,并不十分好用,,特別是在識別率和響應速度上不盡如人意。
超聲波指紋識別方案初次登場便遭遇尷尬,,個中緣由究竟是高通技術不成熟還是樂視的做工出了問題,,至今已經(jīng)不可考了。但自此之后,,高通的超聲波指紋技術,,在市場上的遭遇就可謂“流年不利”:先是小米5s嘗試了蓋板玻璃下的無縫超聲波指紋設計,結果口碑不佳,,后又有vivo在MWC上展出基于高通超聲波指紋的屏下識別技術,,但最終上市的時候卻換用了另外一套方案……
在如今這個日新月異的智能手機行業(yè),如果一項技術,、一個產(chǎn)品項目持續(xù)受到冷遇長達三年,,幾乎可以想見它肯定會被放棄。但是,,難得高通卻堅持了下來,,而且默默地改進著自家的超聲波指紋技術——最終,它似乎終于憑借著實力贏得了“翻盤”的機會,。
根據(jù)近日多個新聞源披露的消息,高通日前已經(jīng)將自家超聲波指紋技術進化到了第三代,,而它也終于找到了一個實力強大,、技術靠譜的買家——這就是三星。據(jù)稱三星將在明年一月份就發(fā)布全新設計的下一代Galaxy S旗艦,,而它將會采用高通的第三代屏下超聲波指紋方案,。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三星早在2016年的MWC大展上,,就已經(jīng)有基于光電指紋傳感器的屏下指紋樣機展出,。但為什么時隔這么長時間才最終推出量產(chǎn)款,而且非要換成之前不被大家看好的超聲波方案呢,?其實,,在現(xiàn)如今屏下指紋大行其道的背景下,超聲波指紋傳感器相比于先行的光電式,,有著諸多巨大的優(yōu)勢,。
據(jù)稱是采用高通超聲波屏下指紋的三星實驗平臺,圖片來自cNet
首先,,從工作原理上來說,,光電式屏下傳感器和超聲波屏下傳感器都依靠的是“發(fā)射探測波——探測從指紋上反射的波形”這個原理來實現(xiàn)指紋識別。但不同的是,光電式指紋傳感器發(fā)射的是可見光,,捕捉的是可見光照射到指紋上的影像,;而超聲波指紋傳感器發(fā)射的是超聲波,捕捉到的是聲波反射的波形,。光電式的指紋影像是2D的,,而超聲波的反射波形會隨著指紋溝壑的深度而有所不同,其合成的指紋“影像”類似于水下聲吶,,是3D的,,因此在對于指紋形狀的細微捕捉上,超聲波傳感器要比光電式更加精確,,也就更加安全,。
其次,雖然兩者都叫做“屏下指紋”,,但光電式的傳感器需要將探測所用的可見光透過屏幕才能實現(xiàn)探測,,因此它對于屏幕的厚度要求更高,而且還會干擾到屏幕本身的顯示效果——在不少采用了“光電式屏下指紋”的手機上,,息屏或者亮屏的時候仔細觀察,,都能直接看到屏幕下方的光電式傳感器。很顯然,,這就對屏幕的色彩均勻性造成了負面影響,。
相比之下,超聲波的穿透性更強,,不需要超薄的屏幕,,也不需要從屏幕下方透光。因此超聲波屏下指紋傳感器完全不會干擾到屏幕原本的顯示效果,,對于手機的色彩表現(xiàn)也不會有所損害,。
此外,從省電和用戶體驗的角度來說,,光電式屏下指紋每一次識別都需要先點亮屏幕,,這一方面會造成用戶體驗上的識別速度變慢,另一方面也會大大增加耗電,,同時,,如果外界有強烈的光源干擾(比如大太陽、直射燈),,對于屏下光電指紋的識別率也會造成影像,;而超聲波不依賴可見光影像,可以實現(xiàn)完全息屏下的指紋識別,,這就意味著它在用戶體驗上更加“一氣呵成”,,當然,,因為不需要點亮屏幕、也不受反射光的干擾,,超聲波屏下指紋方案更節(jié)能,,抗干擾能力更強也是板上釘釘?shù)摹?/p>
去年,筆者應邀體驗了國內某品牌的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手機——當時手機被放置于水下,,但超聲波屏下指紋卻依然能夠正常工作,,這給了筆者極為深刻的印象。相信短短幾個月后,,隨著三星新旗艦的面世,、濕手解鎖、甚至于“水下解鎖”這一體驗,,很快就會成為短視頻網(wǎng)站上的新熱門,。
到了那個時候,請不要忘記:超聲波指紋技術盡管有著種種優(yōu)勢,,但能夠“默默地”將原本體驗不太好的它改進數(shù)代,,蟄伏三年時間。即使是拋卻技術上的領先和積淀不談,,光就高通的這份毅力,,確實就值得我們很多廠商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