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集邦咨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最新「LED產業(yè)需求與供給數據庫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LED市場整體產值為187.96億美元,,相較于2017年僅增加4%,,成長幅度低于今年初預測的11%,,最主要原因仍在于產業(yè)供需失衡,供給過剩導致LED的價格下滑,,以及貿易摩擦影響終端需求,。
LEDinside指出,盡管2018年仍有許多中國LED廠商希望透過擴充產能帶動營收增長,,但是由于整體產業(yè)面臨價格下滑的巨大壓力,,許多廠商營收增長不如預期。特別是在今年上半年,,部分規(guī)格的LED芯片報價跌幅高達20~30%不等,,最主要原因還是中國LED芯片廠商大幅擴產后,終端需求跟不上供給增加速度,,導致產業(yè)供需失衡,。不過,由于目前的芯片價格已經與多數廠商的成本貼近,,因此短期內再大幅降價的機會不高,。
至于需求端,由于中美貿易摩擦以及新興市場匯率貶值影響,,LED廠商出口至北美地區(qū)以及其他新興市場的業(yè)務受到明顯波及,。其中,美國近日公布的2000億美元關稅清單中,,LED照明相關產品超過30項,,占中國整體照明產品對美出口額的七成左右,約達80億美元,。這些產品將從9月24號起加征10%關稅,,而2019年1月1號起關稅將會調升至25%。
LEDinside認為,,后續(xù)的連鎖效應可能導致許多國外品牌廠減少對中國的代工訂單,,因此中國地區(qū)包括LED封裝和下游的照明等應用廠商皆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連帶導致上游的LED芯片需求量銳減,。
盡管關稅調整將牽動全球LED與照明產業(yè)的變化,,但LEDinside認為,短期內全球LED與照明產品仍將集中在中國制造,,最主要原因是周邊零部件以及電鍍制程等供應鏈環(huán)節(jié)都已在中國生根落地,,因此短期內供應關系不會有太大改變,。然而,部分美國照明品牌商已經向美國市場的經銷商發(fā)出漲價通知,,反映關稅與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甚至有部分廠商考慮將半成品出口到第三地組裝,再出口至北美來降低關稅沖擊,。長期而言,,擁有全球布局的LED與照明廠商將會具有競爭優(yōu)勢,因為可以透過海外工廠直接出口來降低關稅沖擊,,將有助于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