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誰說女子不如男!華為何庭波締造海思奇跡

誰說女子不如男!華為何庭波締造海思奇跡

2019-06-04
關鍵詞: 華為 AMD 半導體

  給你2萬人,,?年4億美金,,一定要站起來!

  以麒麟CPU支撐華為手機在8年間,,從無人問津到閃耀全球;

  在德州儀器(TI),、恩智浦(NXP)等國外廠家的長期?斷下強勢突Χ,徹底改寫中國智能電視廠商依賴國外芯片的歷史,,獨占國內一半以上的市場;

  在視頻監(jiān)控領域,,拿下全球70%的占有率,助力???、大華成為全球安防市場上的雙寡頭;

  作為H.265編解碼技術的主要貢獻者和擁有最多核心專利的業(yè)者,重新定義全世界的視頻技術標準,,為4K/8K超高清視頻筑底;

  創(chuàng)造這一切的,,是華為旗下一家極其低調的公司——海思半導體

  短短十幾年,,它便從一家寂寂無名的芯片小廠,,悄然躋身中國最大的半導體公司。2018年,,它更超越AMD,,擠進全球前五大芯片設計公司的陣營。

  相比海思的低調而言,,更為低調,、甚至神秘的,是它的掌門人何庭波。

  2004年,,任正非交給何庭波一個“嚇人”的任務,。這個任務,后來改變了華為,。

  【1】

  全球半導體產業(yè)一直為男性主導,,鮮有女性出彩。

  締造海思奇跡的何庭波,,改寫了這個歷史,。

  常年生活在?光燈之外,幾乎從不接受采訪的她,,至今是公眾眼里的“陌生人”,,但在全球半導體產業(yè),她早已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存在,。

  而她與半導體,,也已是幾十年的交集。

  何庭波的人生,,自從大學選擇半導體物理專業(yè),,就與芯片結下不解之緣。

  與那個時代許多趕時髦的女孩不同,,這個短發(fā)姑娘,最大的心愿是當一名工程師,。

  20世紀90年代,,中國通信與半導體產業(yè)尚處在萌芽期,華為是何庭波實現(xiàn)人生理想為數(shù)不多的選擇之一,。

  1996年,,27歲的她從北郵碩士畢業(yè),成為華為的一名工程師,。

  彼時的華為,,芯片事業(yè)剛剛起步。

  為了這項事業(yè),,任正非苦口婆心,,從億利達挖來硬件工程師徐文偉,并不惜欠下高利貸,,從國外購得EDA軟件,。

  到何庭波加盟時,華為已做出第一顆芯片,,并憑借C&C08交換機的大賣,,熬過了“不成功就跳?”的艱苦歲月。

  公司內部,低落的士氣被滌蕩一空,,所有人都在為更大的成功磨刀霍霍,。

  光通信設備這一新業(yè)務,在當時被寄予了厚望,。何庭波到華為后,,被分派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設計光通信芯片。

  在狼性華為,,何庭波一個柔弱女子,,要想出類拔萃,?有一股子拼勁兒,,是萬萬不能的,。

  當時,高戟負責產品開發(fā),,何庭波負責芯片設計,。由于需要共用一套儀表,兩人經常爭搶設備,。

  據(jù)后來升任華為·由器與電信以太產品線總裁的高戟回憶:“為了顯示紳士風度,,我?次都會讓著她,但這并非長久之計,?!?/p>

  最終,兩人定下一個君子協(xié)定:白天何庭波調試,,晚上高戟調試,。

  能夠在爭搶中相互進步,那也是一種幸福,。

  而何庭波當時面臨的一個更大挑戰(zhàn),,還不是設備的奇缺,而是工作地點的不確定,。

  隨著公司業(yè)務的不斷擴張,,對員工跨地區(qū)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要求。

  就在何庭波進入華為兩年后,,無線業(yè)務成為公司重點,。鋒?乍?的何庭波被委以重任,一個人前往上海組建無線芯片團隊,,從事3G芯片研發(fā),。

  幾年后,她又被調往硅谷,,夜以繼日地工作了兩年,。

  也是在那里,,她親眼目睹了中美兩國在芯片設計上的巨大差距,為日后海思大規(guī)模引進海外人才埋下了伏筆,。

  四處趕場的經歷雖然辛苦,,卻讓何庭波的能力得到極大提升,她的職λ也一天天晉升,,從高工到總工,,再到中研基礎部總監(jiān)。

  直至有一天,,任正非交給她一項任務,。這個任務,后來改變了華為,。

  2004年,,因為押注CDMA而在國內一敗涂地的華為,好不容易抓住海外市場這根稻草,,沖出重Χ,,開始騰出手來謀劃新的業(yè)務。

  手機成為當時很自然的選擇,,但芯片卻掌控在西方手中,。一直專注于此的何庭波,成為任正非眼中打開局面的人,。

  “給你2萬人,,?年4億美金的研發(fā)經費,一定要站起來!”任正非說,。

  集中優(yōu)勢兵力,,只對準一個城墻口沖鋒,這是任正非和華為一貫的打法,。

  何庭波雖然早就習慣,但當時整個華為只有3萬人,,研發(fā)不到10億美元,,如此高強度的投入,還是把她“嚇壞”了,。

  老板?有理會,,語氣堅定地要給。

  海思就這樣,,在何庭波“被驚嚇”的過程中誕生了,。

  多年后,任正非說,,華為堅持做系統(tǒng),、做芯片,是為了“別人斷我們糧”的時候,有備份系統(tǒng)能用得上,。

  【2】

  雖然有人,,有錢,更有老板的支持,,但海思的起步卻異常艱難,。甚至一開始,連定λ也不清晰,。

  2006年前后,,聯(lián)發(fā)科在業(yè)內首創(chuàng)交鑰匙(Turnkey)工程,將手機主要功能集成在一塊芯片上,,大大降低了造手機的難度,。

  山寨機迅即在全國泛濫,聯(lián)發(fā)科也從一家DVD小廠,,一躍成為比肩高通的芯片制造商,。

  受此啟發(fā),海思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Turnkey方案,。

  芯片開發(fā)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技術難度大,研發(fā)周期長,,?有彎道可以超車,。

  何庭波對此心知肚明,?次碰到難以逾越的困難,,員工士氣低落時,,她總是給他們打氣:

  “做得慢?關系,做得不好也?關系,,只要有時間,,海思總有出頭的一天?!?/p>

  盡管如此,,海思起步時命運之多舛,還是超乎她的想象,。

  據(jù)華為老兵戴輝介紹,,任正非當初曾給海思定下目標:三年內,招聘2000人,,外銷40億元,。

  結果,第一個目標很快就完成了,,第二個目標遙遙無期,。

  事實上,,最初三年,海思除了在數(shù)據(jù)卡,、機頂盒,、視頻編解碼芯片上小有斬獲外,幾乎顆粒無收,。

  核心的手機芯片進展緩慢,,直到2009年,才發(fā)布了第一款應用處理器K3V1,。

  K3是登山界對喀喇昆侖第三高峰,,同時也是全球第12高峰——布洛阿特峰的編碼。

  但這一雄偉的名字,,不僅?能給海思帶來好運,,反而見證了其跌倒。

  由于采用110納米工藝,,比對手落后好幾代,,操作系統(tǒng)更選了Windows Mobile,K3V1從一開始就處境困難,,甚至被自家手機廠棄用,。

  無奈之下,海思只好找山寨廠合作,,此舉極大傷害了華為的品牌價值,。

  最終,K3V1以慘敗收場,。

  K3V1的失敗,,讓華為高層痛心疾首地意識到:

  芯片要突破,離不開母廠的支持!

  高通,,因為有萬千手機廠的扛鼎,,才成就一番霸業(yè);蘋果和三星,全球兩大手機巨頭,,無一例外,,都使用自家的芯片。

  于是,,這年底,華為整合芯片和終端業(yè)務,,吹響了最后的集結號,。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