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估價突然出現了大跌6月3日,,小米再度成為市場焦點,這次小米則是跌成了“明星”,。截至3日收盤,,小米集團收跌5.11%,報收9.09港元,。與17港元的發(fā)行價相比,,不足一年時間,小米股價跌幅高達46.53%,,幾乎腰斬,。若與22.2港元的最高價相比,小米股價跌幅則更為夸張,,達到59.05%,。這和雷軍所說的上市后漲幅翻一倍相差甚遠。
6月4日晚,,小米集團再發(fā)布公告宣布回購1110萬股,,耗資約9999.75萬港元,這兩次回購總斥資近2億港元,。這一行為,,當然是為了彰顯董事會對于小米的信息,塑造良好的形象,。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表現,,當然是因為小米的市場表現。5月20日晚,,小米集團發(fā)布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小米一季度經調整凈利潤為20.8億元,同比增長22.4%,;營業(yè)利潤36.1億元,;營收437.6億元,超過市場預估的417.6億元,。但是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機銷量2790萬部,,同比下滑1.8%,主要由于公司去年底到今年初進行手機品牌陣列,、產品結構,、發(fā)布節(jié)奏的調整,另外海外現有產品促銷利率下降拖累了公司整體毛利率,。
根據市場報告,,2018年1月份至12月份,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接近4億部,,同比下降15.3%,。不只是中國,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也連續(xù)六個季度同比下滑,。根據市場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給出的 2019 年 Q1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統計報告,,國內智能手機今年第一季度整體出貨量繼續(xù)低于 1 億部,同比下降 7%,,環(huán)比下降 12%,。報告中顯示,華為,、vivo,、OPPO、小米,、蘋果排名前五,,市場份額分別為 29%、20%,、19%,、11%、7%,。小米手機在 Q1 的市場份額出現了下滑,,從去年的 13% 下降到 11%。但是它是前五名品牌中唯一環(huán)比增長的品牌,。根據市場大環(huán)境來看,,小米的環(huán)境受到了大環(huán)境影響,而且華為和VIVO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
筆者在前段時間有幸看到了雷軍的演講,,雷軍在工信部的強國論壇上,,不斷給自己家的產品打CALL,但是筆者有一個困惑,。為什么在工信部這樣的活動當中,,雷軍還會這樣給小米站臺,而不是更加大氣的展示自己對于中國制造的理解,,似乎有點過于格局太小了,,給人的感覺就是,雷軍更像是一個商人,,而不是任正非這樣的企業(yè)家,。。在演講中,,雷軍強調小米的質量,,提倡新國貨的概念。這給人的感覺是小米還是希望能夠強化在低端和終端市場的地位,。并且在演講場地外,,就可以看到小米的商品。我發(fā)現小米已經開始什么都做,,甚至開始做旅行箱,。
多做一些產品不是不可以,但是有些商品目前并不夠產生足夠的連接作用,,無法連接到小米的生態(tài)中去。筆者覺得,,其實要打造一兩個爆品,,可能機會更大。
在智能手機板塊表現不佳后,,小米開始寄望于群狼戰(zhàn)術,,希望能夠多個產品產生協同效應,但其實一些產品無法產生協同效應,,而且管理太多的SKU,,其實更加容易出現問題,而且會由于某個產品線的表現,,影響到整個品牌,。
當然,這也是是小米作為互聯網企業(yè)的估值,,并沒有得到市場的承認,。在上市時,很多投資機構困惑于,,小米究竟是一家互聯網企業(yè),,還是一家硬件公司,?如果是互聯網企業(yè),那么就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間,,但是小米的選擇是,,投資智能硬件形成自己的生態(tài)鏈,從而構建自己的生態(tài),。
小米當下在手機上,,已經處于一個被動的位置。小米大力推動的智能家居和生態(tài)鏈,,目前來看,,溢價并不明朗,雖然小米有著大量的投資公司,,并且一些公司還成功上市,,但是其實這些被投資公司做大后,都有可能會考慮自己和小米的關系問題,,小米的控制能力有限,,尤其是和騰訊相比,騰訊也投資了大量的公司,,但是人家有著很多的流量,,而且產業(yè)鏈影響力非小米可比。
筆者看到小米最新的應對是,,5月31日,,小米集團發(fā)布《組織架構調整及任命通知》,正式宣告小米質量辦公室的成立,。似乎還是強調質量,,以及回購股份。但其實小米在利用智能手機紅利以及移動互聯網紅利后,,奠定了自己平民機器的品牌,,但是卻無法往高端攀升,而且自己的市場被VIVO和OPPO蠶食,。因此,,市值的下跌也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