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分布式新政策下發(fā)已過半月之余,市場似乎并不像人們所期望的那樣火熱,,當然也不像過去那么差。有哲學家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機遇是給有準備之人的,。2006到如今,,中國分布式市場猶如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有人憂愁,,有人喜,。正如一顆植物的生長那樣,從萌芽到成長,,再到花開花落,,最后果熟蒂落。今天我們跳出時間的軌道,,再看中國分布式光伏的發(fā)展,,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五個階段。
萌芽階段,,此階段是中國光伏市場的起點,,自2006-2013年。
中國光伏也經歷歷史性的巨變,,從無到有,。2006年《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關于分布式能源系統(tǒng)有關問題的報告》定義分布式能源,自此后又了分布式能源,,有了我們今天所耳熟能詳?shù)丶彝ル娬?、工商業(yè)電站等。隨著全國范圍內部分分布式能源項目和示范項目在各地陸續(xù)出現(xiàn),,并且陸續(xù)出臺政策為分布式能源項目接入電網提供諸多便利,。分布式有了最初的星星之火。2013年首次明確了分布式光伏補貼年限為20年,,度電補貼為0.42元,,有了補貼的支持,分布式光伏星星之火迅速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燎原之勢,。
2014-2015年政策扶持階段,。
《關于分布式光伏發(fā)電項目補助資金管理有關意見的通知》的下發(fā),光伏補貼的轉付有了著落。電網企業(yè)也有了一個新職能——幫助老百姓轉付分布式補貼,。許多人成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們打破了傳統(tǒng),有了自己的電站,,不僅可以自發(fā)自用,,而且余電上網獲得賣電收益,同時還能通過光伏發(fā)電獲得國家給予的補貼,。于此同時,,各地相繼出臺分布式補貼政策,以分布式光伏為原型的等新模式陸續(xù)出現(xiàn),,分布式光伏不再是孤立存在而是與三農相結合,,與當?shù)亟Y合,衍生出了類似如光伏扶貧,、漁光互補,、農光互補等模式。
2016年快速成長階段,。
國家相關部門出臺《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適當降低分布式光伏補貼標準,這才有了從過去光伏一味的輸血到造血的轉變,。隨著分布式市場化進程的推動,,分布式補貼政策也再持續(xù)優(yōu)化。
2017年分布式蓬勃發(fā)展階段,,市場化雛形的出現(xiàn),。
《電力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出臺,提出分布式光伏發(fā)展目標是2020年達到60GW?,F(xiàn)在回看這階段,,很多人都會感嘆,這樣的好市場可能已經很難再出現(xiàn)了,。沒錯,,2017年很多人因為從事分布式光伏大賺一筆,2017年末,,我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量也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以新增裝機容量1944萬千瓦,同比增長458%,。在政策方面,,《關于開展分布式發(fā)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的出臺,分布式發(fā)電成為可以市場化交易的項目,。
2018年后逐漸成熟,,走入真正市場化階段。
提到2018年,我們可以為它設定個分水嶺,,531之前,,大家熱熱鬧鬧的搞市場,531之后大家心里拔涼拔涼,,裁人,、減產、轉型……但是這才是真正的市場化階段,。人總會長大,,早晚有一天會脫離父母的襁褓走向成熟,慢慢長大,,而分布式光伏也正是如此,。2019年市場有了平價項目、競價項目......
也許市場不再那么好做,,也許新增量就是那么些,,但是還是堅信機遇是有準備之人的。未來已來,,希望更多的同仁能堅定信心,,在新的機遇下分得一杯濃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