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影響之下,,今年智能手機整體出貨量預計會大大減少。目前全球的OLED供應商格局已經(jīng)基本成型,韓國處于相對主導地位,,而國內企業(yè)正在奮起直追,。預計到2020年,中國OLED產能將占據(jù)全球產能28%左右,,成為全球OLED供應第二級,。OLED手機顯示器的產量將在2020年超過LCD的產量,,到2025年將達到65%的市場份額,。
據(jù)Omdia(原IHS)數(shù)據(jù)顯示,由于疫情影響消費者需求和供應鏈的供應,,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將下降13%,。不過,,智能手機中使用的AMOLED面板則可克服危機,Omdia預計其出貨量將從2019年的4.71億片激增至5.13億片,,AMOLED手機面板逆勢增長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
AMOLED面板出貨量之所以能夠逆勢增長,與中國面板廠商的OLED產能釋放有很大的關聯(lián),。近年來,,華為、小米,、OPPO等廠商紛紛在其旗艦產品上搭載國產AMOLED屏,,助國產屏幕出貨量大大提升,市場占有率也穩(wěn)步提升,。不過,,隨著各廠商OLED產能的釋放,OLED面板將出現(xiàn)供大于求的局面,,各家廠商為了搶占市場份額,,或將開啟“價格戰(zhàn)”。
打入一線品牌旗艦產品
近年來,,隨著國內面板廠商OLED技術的提升以及產能的釋放,,國產OLED面板也逐步應用在終端品牌的旗艦機中。
作為中國顯示面板龍頭企業(yè)——京東方,,目前在國內柔性AMOLED面板布局規(guī)模最大,也最早宣布G6柔性AMOLED產線量產,,其柔性AMOLED應用一直走在其他國內廠商的前面,。
剛開始,京東方柔性AMOLED只能應用于一些中低端機型上,,不過,,自2018年開始,華為在旗艦機P2O pro上首次搭載京東方的柔性屏,開啟國產柔性屏進軍一線旗艦的征程,。之后,,華為P30、Mate系列陸續(xù)采用京東方的柔性AMOLED屏,。此外,,近期業(yè)內也傳出三星電子、蘋果等手機品牌欲與京東方合作,,要求京東方為其旗艦產品供應柔性屏幕,。
而另一家TCL華星也快速切入AMOLED市場,之前TCL華星生產的折疊屏已經(jīng)為摩托羅拉Razr手機供貨,,而小米近期發(fā)布的小米10也宣布采用TCL華星定制的AMOLED曲面屏,。另外有消息稱,由于TCL華星與SDI在液晶面板領域有關聯(lián),,該公司未來將有可能打入三星供應鏈,。對此,TCL科技董事長李東生表示,,隨著產能爬坡和新客戶開發(fā),,TCL華星2020年在柔性OLED有望上量更快一些。
維信諾之前的重心在PMOLED產品,,隨著市場需求的升級,,其產品重心也慢慢轉向AMOLED。之后,,其AMOLED滲透可謂迅速,,在2017年打入戰(zhàn)狼AGM X2以來,維信諾先后為堅果Pro 2S,、努比亞紅魔5G游戲手機等終端產品供應柔性AMOLED屏,,并于今年進入華為的供應鏈,為榮耀30系列等產品供應柔性AMOLED屏,。
與此同時,,和輝光電AMOLED方面也有良好的表現(xiàn)。作為現(xiàn)階段國內已有產能規(guī)劃中硬屏產能最大的廠商,,未來將持續(xù)在硬屏領域發(fā)力,,力爭為更多的品牌客戶提供硬屏產品,其G4.5稼動良好,,G6產線已于3月開始量產出貨,。
此外,一直耕耘在中小尺寸手機面板的的深天馬,,其實在智能手機市場有很大的優(yōu)勢,。不過,由于過去一直供應LCD產品較多,在AMOLED布局方面似乎比其他幾家稍慢,,目前主要以硬屏為主,,未來將深耕柔性產品,現(xiàn)階段其客戶主要以聯(lián)想,、Asus,、HTC為主。
對于國產OLED能快速切入一線品牌的原因,,群智咨詢(Sigmaintell)資深分析師吳淑園對集微網(wǎng)表示,,受國際貿易摩擦的影響,供應鏈安全成為關注焦點,,品牌廠商意識到戰(zhàn)略性培養(yǎng)自主健全供應鏈的重要性,,屏作為手機產業(yè)鏈的核心部件,目前華為,、小米,、OPPO、中興等品牌已從新技術合作研發(fā),、高端機型戰(zhàn)略供應等方面展開合作,,逐漸形成以企業(yè)為核心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體系。
市場份額持續(xù)提升
隨著越來越多終端品牌采用國產AMOLED屏,,國產面板廠商的AMOLED出貨量也不斷增加,,市場占有率也持續(xù)提升。
據(jù)Omdia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中國面板廠商的OLED面板出貨總量為1.05億塊,較較2018年的3200萬塊有顯著增長,。其中,,智能手表面板總計出貨5380萬塊,智能手機面板達5200萬塊,。
其中,,在柔性OLED面板市場,京東方的柔性顯示器為1700萬臺,,同比增長超過4倍;維信諾緊隨其后,,去年共出貨260萬塊面板;天馬和柔宇等其他公司也在2019年進入了柔性OLED面板市場,每個公司面板出貨量約為10000塊,。而在剛性OLED顯示器方面,,和輝光電的出貨量為2670萬臺,在國內排名第一,,而京東方緊隨其后,其出貨量為2210萬臺,同比增長了12倍,。
盡管國產OLED面板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但在技術實力和生產水平方面,京東方,、TCL華星,、維信諾、天馬等國產廠商與三星仍有不小的差距,。群智咨詢(Sigmaintell)資深分析師吳淑園對集微網(wǎng)表示,,“與國際顯示面板大廠相比,國產AMOLED面板在良率,、顯示性能,、產品可靠性等方面還有待提升,比如三星柔性屏良率都可以達到80-90%,,國內面板廠硬屏良率在70-80%,,BOE對外公布的情況柔性屏良率在70-80%?!?/p>
深天馬董秘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也坦言,,“AMOLED技術門檻高,柔性顯示的發(fā)展帶來了諸多技術挑戰(zhàn),。中國國內面板廠商AMOLED新技術及AMOLED產業(yè)鏈還處于成長期,,產能、良率的穩(wěn)定釋放尚需時間來培育,?!?/p>
產能集中釋放 OLED價格持續(xù)下跌
隨著國內OLED產業(yè)布局步伐加快,各廠商的產能也逐步釋放,。京東方表示,,2020年,隨著公司產能的釋放,,公司客戶,、產品結構也將進一步豐富,4月份公司柔性 AMOLED 產品單月出貨超過300萬片,,后續(xù)仍將持續(xù)提高,。
除了京東方之外,其他面板廠商也加快OLED面板布局,。據(jù)集微網(wǎng)不完全統(tǒng)計,,國內已經(jīng)有21條已建和在建的OLED產線,其中6代線共有15條,,全部滿產后總產能加起來超過500K/月,。目前已經(jīng)有14條產線實現(xiàn)量產或滿產,。其中7條為6代線,產能也超過250K/月,。
行業(yè)分析,,隨著中國大陸面板廠OLED面板良率的提升,出貨量隨之提升,,OLED面板價格將下降,。
“OLED價格戰(zhàn)已經(jīng)開始了”,一位業(yè)內人士表示,,之前國內OLED技術實力還不行,,就算想打價格戰(zhàn)也沒辦法,但自2018年以來,,大陸在OLED生產制造的良率等方面已有改善,,尤其是在手機面板應用領域,隨著國內面板廠產能的釋放,,今年OLED面板或會變成供過于求,。
在產品價格方面,今年OLED面板價格也持續(xù)下降,。據(jù)CINNO Research數(shù)據(jù)顯示,,6.4英寸柔性AMOLED面板價格從2月份的55美元到4月降到53美元,每月平均下降1美元,,而6.4英寸剛性AMOLED面板也從2月份的26美元到4月份降到24.5美元,,平均每個月下降0.75美元。
關于OLED面板價格下降,,維信諾表示,,OLED產業(yè)還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特別是柔性OLED相關產品,,形態(tài),、集成功能等方面在快速迭代。就同一款產品而言在其生命周期內的價格會是下降的趨勢,。
群智咨詢也預計,,在整體需求不景氣的情況下,5月份智能手機面板價格整體呈下降趨勢;其中在OLED產品方面,,柔性供需持續(xù)收縮,,多種面板形態(tài),呈現(xiàn)階梯式價格,。
對于柔性OLED降價空間,,維信諾認為主要在于三大方面。一是產能規(guī)模增加帶來的上游原材料采購議價能力的提升;二是產能提升后規(guī)模效益明顯,,各項成本分攤更加合理;三是良率的進一步提升,。
維信諾還表示,,在OLED技術、產品快速發(fā)展的階段,,面板廠商只有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提升產品單價,,才能保持競爭力。
不過,,也有多位行業(yè)人士表示,“競爭考驗的是綜合實力,,國產企業(yè)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價格可以做到更低,。”隨著市場競爭壓力加大,,蘋果,、三星也想將京東方納入供應鏈,激發(fā)零部件供應商定價競爭,,提升產品議價能力,,降低生產成本,從而獲得最大收益,。對京東方來說,,若能夠為被納入蘋果、三星等國際一線品牌的供應體系,,其市場份額也將會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