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10月,,中芯國際深圳“12英寸晶圓代工生產線配套廠房項目遴選方案”經過公示之后,,11月11日,,深圳土地礦業(yè)權交易平臺公示了坪山區(qū)名為G12205-0007宗地的交易結果,由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深圳”)以底價2010萬獲得,,項目為12英寸晶圓代工生產線配套廠房,。
資料顯示,該地塊位于坪山區(qū)龍?zhí)锝值赖ゅ\路和啟竹三路交匯處西北角,掛牌賣出時就標明準入行業(yè)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土地面積34703.84平方米,,計入容積率的總建筑面積不超過69410平方米。
其中:廠房58036平方米,,倉庫(堆場)9308平方米,,其他配套輔助用房2066平方米。(地下車庫,、設備用房,、民防設施、公眾交通,,不計容積率,。)
注意,公布的建筑面積是限定的后期建設的建筑面積,,目前該地塊還是荒地。
如果以土地面積34703.84平方米,,2010萬元的中標價來算,,每平方米土地的均價僅不到580元。這個價格可謂是相當?shù)谋阋肆?,而且還是50年的使用權,。
要知道,,另外一宗被聯(lián)贏激光拍下的在坪山坑梓街道編號為G14318-0127的地塊,土地面積是11997.51平方米,,中標價格是3700萬元,每平方米均價大約為3084元,,使用年限僅為20年,。
雖然以上這兩宗土地區(qū)位上可能有所差異,,但都是在坪山區(qū)內,,土地均價差距超過了5倍,而且中芯深圳拿下的地塊的土地使用年限是50年,,聯(lián)贏光電拿下的地塊的土地使用年限只有20年,。
足見,深圳對于中芯深圳12吋晶圓廠項目的支持力度之大。
同時,,根據(jù)本次出讓宗地要求,,中芯國際須自《出讓合同》簽訂之日起1.5年內開工,3.5年內竣工,。
早在今年3月17日晚間,,中芯國際發(fā)布了《關于自愿披露簽訂合作框架協(xié)議的公告》,宣布將在深圳擴充12英寸晶圓產能,,重點生產28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產能目標是每月4萬片12英寸晶圓,。項目的投資額估計為23.5億美元,將于2022年開始生產,。
根據(jù)合作框架協(xié)議,,中芯國際和深圳政府(透過深圳重投集團)(其中包括)擬以建議出資的方式經由中芯深圳進行項目發(fā)展和營運,。
依照計劃,,中芯國際將通過子公司中芯深圳開展新項目的發(fā)展和營運,。各方的實際出資額將根據(jù)第三方專業(yè)公司對中芯深圳所作評估而定,。預期于建議出資完成后,,中芯深圳將由公司和深圳重投集團分別擁有約55%和不超過23%的權益,。
11月23日晚間,,中芯國際發(fā)布公告,宣布擬投資24.15億美元成立的中芯深圳的合資協(xié)議訂約方,,已經與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訂立了新的合資協(xié)議,。
其中,,中芯控股同意向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轉讓中芯控股于深圳合資協(xié)議項下已認繳但尚未實繳之出資5.313億美元(占中芯深圳股權的22.00%),,由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履行相應的出資義務,。
在本次轉讓完成后,,中芯深圳的注冊資本將維持不變,,仍為24.15億美元;中芯國際透過其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及中芯集電間接持有中芯深圳之股權將從 77.00%下降至55.00%;中芯深圳將分別由中芯控股、中芯集電,、深圳重投集團及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持有49.74%,、5.26%、23.00%及22.00%股權,。
目前,,深圳在集成電路設計產業(yè)規(guī)模和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但集成電路制造產業(yè)鏈相對薄弱,,相比北京,、上海等城市,深圳目前的集成電路制造企業(yè)數(shù)量偏少,、體量偏小,。隨著中芯深圳擴產項目的落實,無疑將進一步加強深圳在集成電路制造產業(yè)鏈領域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