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號出征問天,,萬眾期待。點火,、發(fā)射,、升空、分離,、入軌,、對接,、入艙,程序切換行云流水,,飛行軌跡炫目壯美,,面向星辰大海。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可是,頭頂光環(huán),、自帶流量的商界兼網紅界大佬,,可不愿意在這樣的當口,把中國人民的胃口倒,。
馬斯克這幾年對本國各種不滿,,動不動就發(fā)飆,對中國可是無事獻殷勤,,嘴上甜得不得了,。
就在不久前,他還吹捧了一把中國的電動汽車,。
馬斯克與何小鵬
馬斯克是這么說的:“似乎很少有人意識到,,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和電動汽車領域正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無論你怎么看中國,,這都是事實,。”
站在世界之巔,,輕舟已過萬重山,,卻夸贊別人世界領先?雖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馬斯克的司馬昭之心也忒明顯,。
馬斯克話音甫落,那邊廂,,造車新勢力的代表何小鵬先生便出來捧哏了:“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只是站在世界前列而已,,要做到領先全世界,除了在技術和產品上要領先,,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市場上領先和商業(yè)上多贏,,這些起碼還需要10年的努力?!?/p>
這個“隔空對話”有點怪怪的,,就好比有人夸你家娃厲害,你還沒來得及謙虛,,鄰居出來擺手說哪里哪里,。
王傳福哪去了?
話說回來,,中國的電動汽車在全球范圍內到底處于一個什么樣的身位,,馬斯克和何小鵬給出的答案孰對孰錯?
灑家認為,,這兩位大佬都對,!
馬斯克也許真的太羨慕中國電動汽車行業(yè)蒸蒸日上、百舸爭流的氣象了,。中國造車新勢力陣營里,,資深前輩蔚來、理想,、小鵬漸入佳境,,新起之秀哪吒、零跑,、問界緊追不舍,。自主品牌里,比亞迪正攀登光明頂,,隱隱現大宗師氣象,。
漂亮國呢,許是產業(yè)政策出了問題,,許是資本家踏錯了鼓點,。總之,,只有特斯拉一枝獨秀,,周圍匍匐著的,是一群扶不起的阿斗,。
漂亮國自然也有造車新勢力,,Rivian和Lucid當屬其中翹楚。就是這倆“翹楚”,,頭頂千億美金市值,,2021年的合計銷量才一千輛。
還有跳票多次的,,為夢想幾度窒息的賈會計的法拉第未來FF 91,。
所以,資本市場講故事,,還要看人家漂亮國,。
旗鼓相當的競爭
圖源 | MLive.com
曾幾何時,電動、智能,、網聯汽車成了人類科技發(fā)展的母體,,智能電動汽車也成為中美交鋒、大國競爭的一個主戰(zhàn)場,。
從整體實力講,,中國EV與美國EV,真的可以來一場“月圓之夜,,紫禁之巔”的較量,。
擺事實、講道理,,是技術工作者的基本修養(yǎng),。下面,咱就針尖對麥芒,,好好地比一場,。
比賽項目主要分三大項:三電、自動駕駛和座艙,。
三電角力場
三電即電池,、電機、電控,。這方面,,不謙虛地說,中國勝出,。
電池可以分為兩個單項-Cell,、Pack。
從單體Cell的角度,,咱有寧王,、比亞迪,美國有大兒子日本的松下和小兒子韓國的LG,,漂亮國丟掉一分,。
從Pack的角度看,現在的兩個方向是CTC(Cell To Chassis)和CTB(Cell To Body),,一個是將電池和汽車底盤結合在一塊兒,,一個是將電池集成到車身上,設計理念大同小異,。從應用上,,Tesla在Model Y上用的是CTC,比亞迪和零跑用的是CTB,,可謂旗鼓相當,。
在電機上,有主機廠和供應商兩個賽道。
主機廠方面,,特斯拉和Lucid的電機堪稱地表最強,,無論是轉子硅鋼疊片設計還是碳纖維套筒,都引領風尚,,同時也代表了新能源電機的發(fā)展方向:永磁磁阻同步電機,。
國內有追求的主機廠如比亞迪、華為,、蔚來們也在走自研路線,隨著各自產品的迭代,,技術水平提升很快,,但比起特斯拉和Lucid仍略遜一籌。
在獨立供貨的電機供應商層面,,中國能扳回一城,。大洋、匯川,、精進電動,、方正……美國選手博格華納是不錯,但雙拳難敵四手,。這個領域,,歐洲陣營倒是不容小覷,博世,、大陸,、采埃孚,隨便拿出一個,,都是百年世家,。
電控方面,美國就不要比了,。純電動汽車電控比較簡單,,實力差距主要體現在混動上。
說起混動,,老腦袋都會說“豐田和其它”,,新腦袋會說“兩田和其它”。但自從比亞迪超級混動DMi開山立派以后,,時髦的人都改口說“兩田,、比亞迪和其它”了。
至于把命根子——美元綁在石油上的美國,,哪涼快哪待著去,。
自動駕駛的嘴仗
圖源 | 小鵬汽車
說到自動駕駛,何小鵬這回一點也不謙虛:“中國的自動駕駛在全球都是屬于最領先的,從現在上下游生態(tài),、軟件生態(tài),,中國都是最領先的?!?/p>
讓何小鵬先生“想扔個鞋子”的余大嘴,,更是主動站出來:“我們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是世界最強的,沒有之一,?!?/p>
看來,這兩位大佬是真的沒有把實現了自動駕駛全棧自研,、建立了全鏈路自動駕駛軟硬件架構的特斯拉放在眼里,。
把特斯拉放在眼里的,倒是有一位,,就是2015年底剛成立,、月銷已經過萬的零跑,不過,,早在一年前,,朱江明喊出了“自動駕駛3年內超越特斯拉”的口號。
當全棧自研不再是深溝壁壘,,自動駕駛發(fā)展速度趨緩,,當各大主機廠都擼袖子內卷,特斯拉的先發(fā)優(yōu)勢便真的保持不住了,。大佬們可以這么口嗨,,折射的何嘗不是特斯拉已經鎮(zhèn)不住場子的尷尬?
所以,,在這個賽道上,,根本沒有贏家。
華為的智能座艙
智能座艙,,是消費者感知最直接,、越來越在意的地方,也是廝殺最激烈的戰(zhàn)場,。
特斯拉打響了第一槍,,可人機交互是中國廠商的強項,這些慣于硬件堆料的選手對上特斯這個拉友商,,恰恰是半斤對八兩,,誰也別說自己比對手有多強!
這時華為上了賽場,,它說“各位請讓讓”,,于是,,問界M5迅速拿下了“量產車體驗最好智能座艙”。
問界M5的外觀算不上多好看,,可它的智能座艙是真的很驚艷,。絲般順滑,無縫流轉,,和語音助手的深度綁定,,與智能終端的互通互聯。
原因嘛,,懂的都懂,。特斯拉的Linux、友商的安卓,,怎么可能挑戰(zhàn)華為智能座艙背后的鴻蒙,?作為鴻蒙軟件生態(tài)大家庭里落地的一個子系統(tǒng),這種生態(tài)位的優(yōu)勢豈是碎片化的安卓,、老化的Linux能挑戰(zhàn)的?
夠分量挑戰(zhàn)華為的,?也許有一天,,蘋果的iOS會殺進來,跟鴻蒙來個大亂戰(zhàn),,繼智能手機巔峰對決之后“再續(xù)相愛相殺的前緣”,。
“單打獨斗”的尷尬
當年,李小龍的恩師葉問獨闖日本軍營,,怒吼“我要打十個,!”。
特斯拉沒有這樣的豪情,,卻有和中國電動汽車廠商單獨叫板的底氣,。因為,中國電動汽車廠商,,有一個算一個,,都得在特斯拉面前將那高昂的頭顱低下。
國內一哥比亞迪,,多年堅持,,把青松咬住,刀片電池硬是殺出一條血路,;厚積薄發(fā),,超級混動DMi成了市場贏家;電池集成CTB,、電控技術iTAC,,在三電技術上頻頻發(fā)力,。
可在決勝汽車下半場的智能化和網聯化,比亞迪泯然眾人矣,,實在沒有挑戰(zhàn)特斯拉的實力,!
其它友商,更不用多講,。實力有多強,,還要看銷量見真章。
讓何小鵬謙虛說承讓,,更讓人英雄氣短哐哐撞大墻的,,還有那繞不過去的芯片之殤。
主要的汽車芯片有兩大類-MCU和SoC,。其中,,MCU以控制為主,算力弱,,面向動力,、底盤和車身域;SoC以運算為主,,算力強,,面向座艙和自動駕駛域。
MCU領域,,Top5是瑞薩,、恩智浦、英飛凌,、意法半導體和德州儀器,。
SoC領域,智能座艙域現在是高通7納米的8155包打天下,,下一代5納米的8295p接棒,。
自動駕駛域,英特爾的MobileEye和英偉達Orin擔綱,,國產芯片有地平線的征程,、零跑自研的凌志,但是體量尚小,,無緣舞臺的中央,。
對比下來,中國汽車芯真的是菊花殘,,滿地傷,,讓我輩月下獨徘徊,花前空惆悵,。
華為在智能座艙領域倒是有麒麟990A,,自動駕駛領域也有昇騰910,,本該大殺四方,卻遭遇芯片斷供,,無奈退出了這個主戰(zhàn)場,。
庫存越耗越少,工藝升級舉步維艱,,華為汽車業(yè)務的路在何方,,可能大家都相當迷茫。
當然,,如果臺積電能給代工,,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