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21時10分發(fā)射成功后,,三位宇航員在起飛后的神舟" title="神舟">神舟七號載人飛船上,向后方致意,。截屏圖
?
新京報9月26日報道 記者昨日從神七載人航天新聞中心獲悉,,航天員出艙時間方案分兩組,,首選在27日下午,備選在28日下午,。按照計劃,,航天員在艙外活動的時間約為20分鐘。
何時出艙將進行評估
為了保證萬無一失,,此次航天員出艙準備了兩套出艙時間方案,。第一套出艙活動方案為,在飛行第29圈至30圈的連續(xù)測控弧段內(nèi)出艙,,即27日下午,。
但是由于航天員在太空一般需要2天以上的時間適應,方可減少空間運動病,??紤]到特殊情況,若在29-30圈之間,,航天員身體仍沒有適應太空失重環(huán)境,,不宜在此時出艙,則改在在第44圈至45圈出艙,,為28日下午,。若選方案1,飛船飛行三天后返回;若選方案2,,飛船飛行4天后返回,。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title="航天工程">航天工程研究員林西強介紹說,飛船按照預定發(fā)射程序進入軌道后,,如果一切正常,,航天員將按照預定程序進行出艙準備。在完成航天服的組裝,、測試后,,航天員還將在飛船上進行模擬訓練,。
林西強介紹說,“我們將對飛船,、艙外航天服的工作狀態(tài)" title="工作狀態(tài)">工作狀態(tài),、性能進行評估,對航天員也會進行生理評估,,最后決定出艙活動的時機,。”按照目前的評估,,航天員應該在飛船運行的第29至30圈出艙,。”
出艙將取回實驗樣品
出艙時,,一名航天員位于返回艙,,兩名航天員進入軌道艙。進入軌道艙后,,一人出艙行走,,取回科學實驗樣品,艙外活動時間約為20分鐘;另外一人留在軌道艙內(nèi)為出艙的人提供支持,。
2名進入軌道艙的航天員分別穿著“飛天”和“海鷹”航天服進行出艙活動,。據(jù)航天員系統(tǒng)艙外服分系統(tǒng)主任劉向陽介紹,“飛天”和“海鷹”最大的差距是出艙活動時間,,海鷹可以實現(xiàn)8個小時,,而飛天目前的指標是4-5個小時。
發(fā)射揭秘
1 翟志剛那本手冊是啥?
相信看過神七發(fā)射直播的人,,都對翟志剛手上的那本小冊子印象深刻,。中國空間技術(shù)研究院研究員王南華介紹說,他手上拿的是一本航天員操作手冊,。
飛船發(fā)射后,,三名航天員看上去心情輕松,而指令長更是對一本小冊子“情有獨鐘”,,拿起來左看右看,,似乎有無盡的秘密藏在其中。王南華說,,他手上拿的其實是航天員操作手冊。為了讓航天員更好地操作飛船,,他們準備了詳細的航天員手冊,、操作指南和航天員生活指南等等,每人隨身攜帶,。
2 航天員發(fā)射時都干啥?
王南華告訴記者,,在航天員前面有兩個大屏幕,,上面有很多儀表板" title="儀表板">儀表板,顯示各種圖像,、曲線和參數(shù),。航天員進艙后,首先要嚴格按照手冊上面的" title="面的">面的內(nèi)容逐條檢查,,還要做一些閥門操作,。王南華介紹說,在航天員前期訓練過程中,,他們就專門開發(fā)了一套航天員手動操作系統(tǒng),,航天員在天上什么時候要做什么、看什么,,都有規(guī)定,,厚厚幾大本。
3 艙內(nèi)為何沒任何震動?
記者發(fā)現(xiàn),,升空后艙內(nèi)的圖像看上去幾乎沒有任何震動,。對此,王南華介紹說,,一來是因為飛船設計控制地比較好,,在飛行過程中晃動不是很厲害;二來是航天員坐椅底下有緩沖器,并且完全按照各個航天員身型做了護形墊,,加上航天員之前做了很多這方面訓練,,可能從畫面上看不出震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