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電源技術 > 設計應用 > 基于IR2101最大功率跟蹤逆變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
基于IR2101最大功率跟蹤逆變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
摘要: 為解決直流逆變交流的問題,,有效地利用能源,,讓電源輸出最大功率,,設計了高性能的基于IR2101最大功率跟蹤逆變器,,并以SPMC75F2413A單片機作為主控制器,。高電壓,、高速功率的MOSFET或IGBT驅動器IR2101采用高度集成的電平轉換技術,。同時上管采用外部自舉電容上電,能夠穩(wěn)定高效地驅動NOS管,。該逆變器可以實現(xiàn)DC/AC的轉換,,最大功率點的跟蹤等功能。實際測試結果表明,,該逆變器系統(tǒng)具有跟蹤能力強,,穩(wěn)定性高,反應靈敏等特點,,該逆變器不僅可應用于普通的電源逆變系統(tǒng),,而且可應用于光伏并網(wǎng)發(fā)電的逆變系統(tǒng),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Abstract:
Key words :

隨著工業(yè)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對電能質量的要求將越來越高,包括市電電網(wǎng)在內(nèi)的原始電能的質量可能滿足不了設備要求,,必須經(jīng)過電力電子裝置變換后才能使用,,而DC/AC逆變技術在這種變換中將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據(jù)市場趨勢,,逆變器的選型安裝越來越傾向于小型化,、智能化、模塊化等方向發(fā)展,,其控制電路主要采用數(shù)字控制,,系統(tǒng)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擴展性,,同時將各個完善的保護電路考慮其中,。因此,這里提出一種基于IR2101的最大功率跟蹤逆變器設計方案,。

1 IR2101簡介
   
IR2101是雙通道,、柵極驅動、高壓高速功率驅動器,,該器件采用了高度集成的電平轉換技術,,大大簡化了邏輯電路對功率器件的控制要求,同時提高了驅動電路的可靠性,。同時上管采用外部自舉電容上電,,使驅動電源數(shù)目較其他IC驅動大大減少,在工程上減少了控制變壓器體積和電源數(shù)目,,降低了產(chǎn)品成本,,提高了系統(tǒng)可靠性。
    IR2101采用HVIC和閂鎖抗干擾制造工藝,,集成DIP,、SOIC封裝,。其主要特性包括:懸浮通道電源采用自舉電路;功率器件柵極驅動電壓范圍10~20 V,;邏輯電源范圍5~20 V,,而且邏輯電源地和功率地之間允許+5 V的偏移量;帶有下拉電阻的CNOS施密特輸入端,,方便與LSTTL和CMOS電平匹配,;獨立的低端和高端輸入通道。IR2101的內(nèi)部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圖1中,,HIN為邏輯輸入高;LIN為邏輯輸入低,;VB為高端浮動供應,;HO為高邊柵極驅動器輸出;Vs為高端浮動供應返回,;Voc為電源,;LO為低邊柵極驅動器輸出;COM為公共端,。

2 系統(tǒng)硬件設計
   
根據(jù)系統(tǒng)設計功能需求,,其硬件組成框圖如圖2所示。該系統(tǒng)硬件設計是由SPMC75F2413A單片機主控制器模塊,、外部供能系統(tǒng)(普通或光伏),、斬波電路模塊、IR2101逆變電路模塊和最大功率跟蹤外部電路模塊組成,。通過最大功率跟蹤外部電路模塊檢測外部電壓,,將檢測值返回到SPMC75F2413A主控制器中。斬波電路模塊通過主控制器對其控制,,實現(xiàn)最大功率跟蹤。外部供能系統(tǒng)是為各個模塊提供電源,。IR2101逆變電路模塊主要實現(xiàn)DC/AC的轉換,,并由斬波電路為其提供最大功率點的電能。


    圖2中的SPMC75F2413A單片機正常工作電壓為5 V,。但是其他模塊所加的電壓不同,,斬波電路模塊與IR2101逆變電路模塊所加的電壓為15 V。因為IR2101的正常工作電壓為10~20V,。
2.1 IR2101逆變電路
   
IR2101逆變電路原理圖如圖3所示,,H1、H2為IR2101集成驅動芯片,,VQ1,、VQ2,、VQ3、VQ4為MOS管,,Up,、Un、Vp,、Vn是SPMC75F2413A單片機中輸出的兩相四路PWM波,。其中Up、Un是一相PWM波的上下臂,,Vp,、Vn為另一相PWM波的上下臂,由于單片機中輸出的PWM波不能驅動大功率MOS管,,因此利用IR2101的電容自舉功能,,通過二極管VD1、VD2(采用肖特基管所具有的快恢復功能,,提升電容充電電壓,,關斷過程減少消耗能量)對自舉電容C1、C2進行充電,,以此提升驅動MOS管的信號電壓,,使其具有擴大信號輸出的功能,擴大后的信號PWM波就能有序地控制VQ-1,、VQ2,、VQ3、VQ4的通斷,,在逆變電路中同一相的上下臂的驅動信號是互補,。


    當Up輸入高時,HO輸出也為高,,通過IR2101的電容自舉功能,,就能控制VQ1導通,此時由于LO輸出為低,,不能驅動VQ2,,因此VQ2處于關斷狀態(tài),同時Vp也輸入一個高電平,,即HO為高,,使VQ4處于導通狀態(tài),而此時VQ3處于關斷狀態(tài),,因此T1→VQ1→R5(負載)→VQ4→GND形成一個通路,。反之,當Up,、Vp為低電平,,Un,、Vn為高電平時,即電流的主要流向為T1→VQ3→R5(負載)→VQ2→GND,,4個MOS管開關器件有序地交替通斷,,進而在R5(負載)處形成了交流電。在實際應用中為了防止上下臂同時導通而造成短路,,在軟件設計的過程中,,添加了死區(qū)時間,來保護整個電路,。
2.2 斬波電路
   
斬波電路原理圖如圖4所示,,該電路主要用于進行最大功率跟蹤,其電源為獨立電壓源,,R6(30 Ω/30 W)為功率電阻,,其主要作為電源內(nèi)阻,R7,、R8是為了檢測負載端的電壓值而形成的分壓電路,,通過Ud1進行檢測,將檢測結果返回到單片機中進行處理,,通過調(diào)節(jié)PWM波的占空比,,進而控制VQ5開啟與關斷的時間。當檢測到Ud1X(R7+R8)/R8的值大于一半時,,單片機就會將斬波電路的占空比調(diào)大,,讓其通過的電壓增大,,進而使其值接近光伏電池的一半,,如果檢測到其值小于一半的時候,,會將占空比調(diào)小,讓其通過的電壓變小,,這樣通過跟蹤電壓來實現(xiàn)頻率的跟蹤功能,。


2.3 最大功率跟蹤模型分析
   
本設計為了實現(xiàn)最大功率的跟蹤模型,如圖5所示電路,,使得內(nèi)阻R8和外阻Rb相等,,Ud的電壓為電池電源的一半就可以得到電池輸出功率最大了,這種情況應用于線性電路中,,但是在非線性電路中也可以利用這個原理,,本項目通過電壓跟蹤的功能,,實現(xiàn)最大功率的跟蹤,,主要通過調(diào)節(jié)PWM波的占空比大小實現(xiàn)本功能。



3 系統(tǒng)軟件設計
   
A/D采樣函數(shù)流程圖如圖6所示,,此函數(shù)主要是用于采集負載端的的電壓值,,最后轉換為幅度調(diào)制系數(shù),。本此函數(shù)中使用了CMT0定時器中斷,在此中斷中進行了A/D采樣,,將采集的電壓值與換算后的電源電壓中點值Vmid(見圖4,,即利用R7、R8組成分壓電路,,R7:R8=9:1),,進行比較,當差值的絕對值大于100的時候,,判斷為采集值出現(xiàn)異常,,強制將電源電壓轉換后的中點值轉換為幅度調(diào)制系數(shù),當二者之間的差值的絕對值小于100時,,將差值加到Vmid上,,然后再轉換為幅度調(diào)制系數(shù),最后返回中斷,。


    在本函數(shù)中斬波電路的PWM中斷使用了TPM2中斷,,在此中斷中使用了幅度調(diào)制系數(shù)去調(diào)節(jié)斬波電路的PWM波的占空比,進而實現(xiàn)電壓的跟蹤功能,,最終是實現(xiàn)最大功率的跟蹤,。斬波電路PWM中斷子函數(shù)流程圖如圖7所示。



4 最大功率測試結果
   
對斬波電路后的J2點進行測試的,,將J2點處接1個30 W/30 Ω的功率電阻作為負載,,測試出表1中的各項數(shù)據(jù)。



5 結束語
   
本設計方案采用具有出色性能的定時器PWM信號發(fā)生器組的16位結構的微處理器SPMC75F2413A單片機進行設計,,主要利用了此單片機的PWM信號發(fā)生器組產(chǎn)生控制逆變電路和斬波電路的PWM波,,還利用了IR2101的自舉功能,對功率MOS管進行有序驅動,,實現(xiàn)逆變,,控制斬波電路的PWM波占空比,實現(xiàn)了最大功率的跟蹤逆變器的設計,。通過驗證,,輸出的正弦交流信號十分明顯,并具有最大功率的跟蹤功能,。

此內(nèi)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