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40路醫(yī)用無線呼叫系統(tǒng)的特點是無線編碼,、數碼顯示,、指示燈記憶,、音樂提示,。圖1是編碼發(fā)射電路之一,本系統(tǒng)共配置40個發(fā)射電路,。圖2是接收顯示電路,。我們將40個號碼分成四組,即0組,、1組,、2組,、3組(圖2中只繪出0組和1組)。對于0組的十個號碼00~09,,編解碼電路地址腳全部懸空,,接收器接收到0組的某一發(fā)射器的信號時,由IC1解碼,、IC5譯碼,,并點亮LED00~LED09中的相應指示燈作記憶。此時數碼管十位顯示0,,而個位顯示相應的數據碼,;對于第1組的十個號碼10~19,編解碼電路均為地址腳1接地,,由IC2解碼,、IC6譯碼,LED10~LED19中的相應指示燈點亮記憶,。此時數碼管十位顯示1,,而個位則顯示相應的數據碼;依此類推,,第2組的十個號碼20~29,編解碼電路地址腳2接地,,數碼管十位顯示2,;第3組的十個號碼30~39,編解碼電路地址腳3接地,,數碼管十位顯示3,。解碼電路選用PT2272-M4,暫存型,,以防數據疊加,。四個解碼電路IC1~IC4(其中IC3、IC4未繪出)的數據腳通過隔離二極管D40~D55(其中D48~D55未繪出)連在一起,,經過數據處理電路送給IC15,,驅動個位數據管顯示。下面以18號病床呼叫為例來說明工作過程,。圖1是18號編碼發(fā)射器電路,,當病員按動其AN時,該發(fā)射器的信號由IC16接收,、解調,、整形放大,然后輸出到IC1~IC4的輸入端腳,,由于發(fā)射信號含有地址信息“1”和數據信息“8”,,故只有IC2解碼成功,,輸出相應的數據碼信號和解碼成功信號DV1。解碼成功信號DV1通過譯碼處理電路IC9使數碼管十位顯示1,,數據碼信號一路經過隔離二極管D44~D47送到由IC12,、IC13組成的處理電路,使個位顯示8,。另一路經過IC6譯碼,,觸發(fā)可控硅點亮18號指示燈LED18。如果稍后另有一個病員呼叫,,假如是35號,,則數碼管顯示更新為35,但LED18仍然亮著,,當醫(yī)護人員處理完18號病員的事情時,,按清除按鈕AN18,LED18才熄滅,。當兩個病人同時呼叫時,,IC16都接收,解調放大后輸出的信號為疊加信號,,但解碼電路IC1~IC4都不能解碼,,數碼管和指示燈顯示均不變化。因此,,本電路能避免由競爭而產生誤碼,。圖2中的譯碼處理電路是先根據上述的設計思路列出真值表,再寫出邏輯表達式而得來的,。對于十位數碼管,,先列出真值表見表1,再根據表1寫出如下的邏輯表達式:D′3=0,,D′2=0,,D′1=DV2+DV3=//(DV2+DV3),D′0=DV1+DV3=//(DV1+DV3),。根據邏輯表達式可畫出IC9構成的電路,。個位數碼管前的處理電路也可用同樣方法得到。需注意的是,,在***IC5~IC8中,,是用腳S10端代替腳S0端的,也就是說編碼時用數據1010代替數據0000,,這是因為在沒有信號時,,腳是高電平將觸發(fā)可控硅導通造成LED00、LED10,、LED20,、LED30四個指示燈常亮而出現誤碼,。IC10、R124,、C1的功能是將寬脈沖變?yōu)檎}沖,,以便IC14、IC15對數據接收并鎖存,。IC11與R125,、R126、C2組成RS觸發(fā)器,,它的作用有三:一是上電時使數碼管清屏(無呼叫不顯示),;二是護士處理完呼叫事后,按清除按鈕,,清除指示燈記憶的同時,,還送一個正脈沖到RS觸發(fā)器的置0端,使數碼管清屏,;三是當IC1~IC4其中之一輸出解碼成功信號時,,由D56~D59組成的或門電路將輸出一個正脈沖到RS觸發(fā)器置1端,使IC14,、IC15脫離清屏狀態(tài),,數碼管又正常顯示。R141的作用是點亮個位數碼管小數點dp,,作電源指示用,。編碼電路為PT2262,解碼電路為PT2272-M4,,發(fā)射接收模塊為T931A/T932,數碼管為共陰數碼管,,12V電池為打火機專用電池,,一般大商場有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