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wǎng)絡 > 設計應用 > 一種小型化雙頻天線的設計與分析
一種小型化雙頻天線的設計與分析
COCO
摘要: 近年來,,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低成本,、小型化、寬頻帶的多頻天線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無線覆蓋了2.4~2.485/...
Abstract:
Key words :

     近年來,,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低成本、小型化,、寬頻帶的多頻天線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無線覆蓋了2. 4~ 2. 485/ 5. 15~ 5. 35/ 5. 725~ 5. 825 GHz,。

  微帶天線由于重量輕、低剖面,、體積小等優(yōu)點,使得其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特別是無線局域網(wǎng)(WLAN)的應用,,更加要求能夠提供多頻帶工作的寬帶小型化天線,WLAN 在現(xiàn)有的微波通信系統(tǒng)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近年來,,國內外對WLAN 天線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文獻[ 5] 提出了一種應用于5~ 6 GHz 無線通信的寬頻帶E 形微帶天線,,但是僅僅工作在單一頻帶,,不能滿足WLAN 的雙頻段覆蓋。

  在文獻[ 5] 的基礎上,,介紹一種E 形微帶貼片天線和一個微帶偶極子組合成的雙頻帶微帶天線,。該天線采用縫隙耦合和電波引導的方式直接產(chǎn)生2 個帶寬。它能很好地滿足WLAN 和HIPERLNA( 5. 15~ 5. 35 GHz 和5. 47~ 5. 825 GHz) 的雙頻帶通信需求,,同時滿足IEEE 802. 11 a/ b/ g 的通信需求,,且結構簡單、易于設計和制造,。天線的輻射部分主要有E 形微帶貼片和微帶偶極子組成,。利用電磁仿真軟件CST 對設計天線的諧振特性和方向圖特性進行了研究,仿真結果表明,,該天線能滿足WLAN 的雙頻通信需求,,且增益比同類天線有所提高。

  1   天線的結構和設計

  天線的基本結構如圖1 所示,,整個天線制作在40 ×40 mm2 的泡沫塑料( 介電常數(shù)是1. 07,,與空氣的介電常數(shù)接近) 板上,介質板的高度為5 mm,,E 形微帶貼片和微帶偶極子貼片的厚度均采用0. 2 mm的銅皮,,接地板采用0. 2 mm 的銅皮,以確保天線有足夠的支撐強度,。

天線的基本結構

圖1  天線的基本結構

  從圖1 可以看出,,天線的基本結構由E 形微帶貼片和微帶偶極子組成,。E 形微帶貼片的兩個端臂等長,中間為同軸饋電端口,。電波通過饋電端口均勻地分布在E 形微帶貼片和偶極子上,,使得貼片產(chǎn)生兩個諧振頻率。耦合縫隙t,、寬度W2,、W1 和W 決定偶極子的輻射,產(chǎn)生低頻段的諧振頻率,。E 形微帶天線產(chǎn)生天線的高頻段的諧振頻率,,偶極子微帶天線諧振在低頻段,2 個輻射源共用一個同軸饋電,。

  圖2 給出了所設計天線的電流分布,。從圖2( a)可以看出,電波通過嵌入E 形微帶貼片的連接傳輸線引導和縫隙t 的耦合作用,,在偶極子上產(chǎn)生了很強的輻射,,使得微帶偶極子的帶寬增加,從而滿足IEEE 802. 11b/ g 的通信需求,。從圖2( b) 可以看出,電流均勻地分布在E 形微帶貼片的兩臂上,,增加了電流的分布長度,使得E 性天線有很大的帶寬,,可以滿足5. 1~ 5. 825 GHz 無線通信的需求,。

天線的電流分布

圖2  天線的電流分布

  2   仿真結果與分析

  根據(jù)以上的分析,采用E 形微帶貼片天線和微帶偶極子組合的結構,,對工作在2. 4~ 2. 483 GHz和5. 1~ 5. 825 GHz的WLAN 天線進行設計,、仿真和優(yōu)化。

  采用電磁仿真軟件CST 進行建模仿真,,考慮到仿真與實際工程的一致性,,在建模的時候把輻射片與接地板之間的介質板的介電常數(shù)直接設置為1 07。仿真得到的兩個諧振點的頻率為2 44 GHz和5 46 GHz,。仿真結果如表1 所示,。

  從表1 中可以看出,天線在2 個諧振點有較高的輻射效率和增益,。由于W1 和W2 是偶極子天線的寬度和偶極子天線的饋電傳輸線寬度,,t 為E 形微帶貼片與偶極子微帶貼片之間的耦合縫隙,因此對W1,、W2 和t 進行優(yōu)化,,不同寬度情況下的回波損耗曲線如圖3~ 圖5 所示。從圖3 上可以看出,,當調整W1 時,,天線的低頻段將隨著W1 的增大,,天線的頻率有所升高。從圖4 上可以看出,,當調整W2 時,偶極子天線與E 形微帶貼片之間的耦合電容和饋電傳輸線的阻抗發(fā)生了變化,,使得天線的諧振點發(fā)生偏移,當在W1= 6. 5 mm,,W2= 1. 9 mm 時,,天線的諧振阻抗帶寬最大,天線的諧振頻率為2. 44 GHz 和5. 46 GHz,,帶寬分別為83MHz 和812MHz,。

表1  天線方向參數(shù)的仿真結果

天線方向參數(shù)的仿真結果

  從圖5 上可以看出,E 形微帶貼片與微帶偶極子天線之間的縫隙t 在間距大于1. 5mm 時,,對天線的工作帶寬影響較小,。利用電磁仿真軟件CST 優(yōu)化后天線的結構參數(shù)為: L1 = 25. 5 mm; L 2 =6. 8 mm; L3= 8 mm; W= 32 mm; W1= 6. 5 mm; W2=1. 9 mm; W3 = 4 mm; W4 = 8mm; t = 2. 5 mm; t 1 =1. 8 mm; t 2= 3. 6 mm; S = 4 mm。從圖4 還可以看出,天線的高頻段基本上是獨立的,,受嵌入的饋電傳輸線的影響不大,,因此該雙頻天線可以分別獨立設計,。

 W1 對天線的參數(shù)的影響

圖3   W1 對天線的參數(shù)的影響

 W2 對天線的參數(shù)的影

圖4   W2 對天線的參數(shù)的影響

t 對天線參數(shù)的影響

圖5   t 對天線參數(shù)的影響

  2 個諧振點的輻射方向圖如圖6 所示,。由于該天線有很好的對稱特性,因此方向圖呈現(xiàn)較好的全向特性,??偟膩碚f在2 個諧振帶寬內,2 個諧振點有相似的輻射特性,,實現(xiàn)了雙頻帶工作,。從仿真的結果可以看出,所設計的天線在諧振帶寬內有很好的匹配,,并且高低頻段可以控制,,可以實現(xiàn)各頻段獨立設計,給工程實踐提供很好的參考,。提出的寬頻帶小型化雙頻帶天線與以前提出的相似類型的天線相比,,采用E 形微帶貼片天線和微帶偶極子天線組合的方式,易于實現(xiàn),。同時在阻抗帶寬和效率上有一定提高,,主要是采用嵌入式傳輸線和耦合饋電微帶偶極子天線和寬帶E 形微帶貼片單元,使得微帶偶極子天線的效率和增益有所提高,。

 天線的輻射方向圖

圖6  天線的輻射方向圖

  3   結束語

  通過E 形微帶貼片天線與微帶偶極子天線組合的方法,,給出了一種新型的雙頻平面寬頻帶天線的結構和設計方法。這種天線輪廓小,,饋電簡單,,加工容易且成本低,。其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2 個頻段可以單獨設計,且調節(jié)方便,,通過改變對應的尺寸,,2 個諧振頻率可以較為獨立地調節(jié),這為天線的設計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此內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