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 言
升壓變換器是最常用的一種變換器,,隨著新能源的推廣,,由于太陽能、燃料電池,、蓄電池等輸入源具有輸入電壓較低的特性,,升壓變換器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部件。常用的非隔離Boost" title="Boost">Boost升壓變換器,,在高輸出電壓場合,,由于寄生參數(shù)的影響不可能達到很高的輸入輸出電壓比。而另一種升壓電路是隔離升壓電路,,例如正激,、反激電路。隔離升壓電路中必須用到的變壓器通常具有隔離,、變壓的功能,,在那些不需要隔離或體積要求較小的應用場合,通過變壓器升壓就很難滿足要求,,另外變壓器漏感引起的一系列問題,,比如開關電壓過沖,EMI等,,常常對電源本身及周圍設備帶來安全隱患,。
為了克服常用升壓變換器在大功率、高輸入輸出變比等場合應用的限制,,本文研究分析了一種新的電路拓撲結構及其工作方式,,并對其進行了仿真驗證。
1 工作原理
下面分析Boost電路存在的不足,,在理想情況下:
M(D)=U0Uin= 11-D(1)根據(jù)式(1),,在一定的輸入電壓下,理論上可以產生任意高于輸入電壓的輸出電壓。而實際情況中,,由于電感,、二極管、開關管都會產生一定的損耗,,這些損耗可以等效為一個與電感串聯(lián)的電阻RL,如圖1所示:
圖1 Boost等效電路圖
此時根據(jù)磁平衡原理:
由式(2),、(3)可得:
根據(jù)式(4),,在不同的RL/R 情況下,M(D)如圖2所示,。由此可見,,在實際電路中,Boost電路升壓比有限制極限,,輸出電壓一般能達到輸入電壓的4~5倍,。在大功率應用環(huán)境中,由于損耗嚴重,,升壓比反而更低,。
為了克服上述非隔離升壓電路的不足,本文研究的升壓變換器如圖3所示,,它由交錯并聯(lián)Boost電路與電容串聯(lián)組合而成,。
占空比" title="占空比">占空比關系曲線圖" border="0" height="266" hspace="0" src="http://files.chinaaet.com/images/20110423/257ad1f8-944f-42d4-8e7e-ecdf1d95472c.jpg" style="FILTER: ; WIDTH: 331px; HEIGHT: 266px" width="331" />
圖2 升壓比與占空比關系曲線圖
圖3 高升壓比交錯并聯(lián)Boost電路結構圖
在電感電流連續(xù)模式下,當占空比大于0,。5時,,系統(tǒng)工作原理時序如圖4所示,PS1,、PS2分別為開關管S1,、S2的驅動脈沖。ID1,、ID2分別為流過續(xù)流二極管D1,、D2的電流。
波形圖" title="波形圖">波形圖" border="0" height="897" hspace="0" src="http://files.chinaaet.com/images/20110423/4e262d73-4948-4834-aae9-4385ffb10864.jpg" style="FILTER: ; WIDTH: 384px; HEIGHT: 897px" width="384" />
圖4 系統(tǒng)工作波形圖
在一個周期內系統(tǒng)工作狀態(tài)如下:
[t0~t1]階段,,S1,、S2同時導通" title="導通">導通。輸入電流流過電感與開關管,,所有的二極管電流為零,,電感儲存能量,如圖5所示,。
圖5 [t0~t1]階段電路工作圖
[t1~t2]階段,,S1導通、S2關斷" title="關斷">關斷,。電感L2儲存的能量通過D4,、D2釋放給C1,、Co,如圖6所示,。此時C1,、C2通過D4串聯(lián),同時與Co通過D2并聯(lián),,輸出電壓等于C1或C2兩端電壓的兩倍,。
圖6 [t1~t2]階段電路工作圖
[t2~t3]階段,S1,、S2同時導通,。系統(tǒng)狀態(tài)與[t0~t1]階段相同。
[t3~t4]階段,,S1關斷,、S2導通。電感L1儲存的能量通過D3,、D1釋放給C2,、Co,如圖7所示,。此時C1,、C2通過D3串聯(lián),同時與Co通過D1并聯(lián),,L2繼續(xù)導通并儲存能量,。
圖7 [t3~t4]階段電路工作圖
在電感電流連續(xù)模式下,占空比大于0,。5時,,設L1=L2=L,C1=C2=C,,UC1=UC2=U,,由磁鏈守恒得:
根據(jù)式(5)可得:
輸出電壓U0等于UC1與UC2之和:
由式(7)可見,在相同占空比的條件下,,采用本文所述電路結構的升壓比比采用傳統(tǒng)Boost電路的升壓比提高了兩倍,。
在電感電流連續(xù)模式下,占空比小于0,。5時,,開關管S1、S2的驅動脈沖如圖8所示,。
圖8 占空比小于0.5時,開關管S1,、S2的驅動脈沖
在一個周期內系統(tǒng)的工作狀態(tài)如下:
[t0~t1]階段,,開關管S1導通S2關斷。電感L2儲存的能量通過D4,、D2釋放給C1,、C0,這時電路工作狀態(tài)與圖6所示相同,,且C1,、C2通過D4串聯(lián),同時與Co通過D2并聯(lián),,輸出電壓等于C1或C2兩端電壓的兩倍,。
[t1~t2]階段,,開關管S1,、S2同時關斷。電感電流分別通過C1,、D1與C2,、D2向負載放電,如圖9所示,。
圖9 S1、S2同時關斷時工作原理圖
[t2~t3]階段,,S1關斷,、S2導通。電感L1儲存的能量通過D3,、D1釋放給C2,、Co,這時電路工作狀態(tài)與圖7所示相同,,且C1,、C2通過D3串聯(lián),同時與Co通過D1并聯(lián),,電感L2繼續(xù)導通并儲存能量,。
[t3~t4]階段,開關管S1,、S2同時關斷,,系統(tǒng)狀態(tài)與[t1~t2]階段相同。
在電感電流連續(xù)模式下,,占空比小于0.5時,,設L1=L2=L,C1=C2=C,UC1=UC2=U,,UCo=Uo,,根據(jù)以上狀態(tài)分析,在[t0~t1]時間段內,,電感L1兩端電壓為Uin,,在[t2~t3]時間段內,電感L1兩端電壓為UC2-Uin,,在[t3~t4]與[t2~t3]時間段內,,電感L1兩端電壓為UCo-UC1-Uin,由磁鏈守恒得:
根據(jù)式(8),、(9)可得:
輸出電壓Uo為UC1與UC2之和:
因此,,在電感電流連續(xù)的狀態(tài)下,無論占空比大于還是小于0.5,,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關系都滿足式(11),。
2 仿真驗證
為了分析驗證上述電路的工作原理,本文選用PSIM 軟件進行仿真,。電路參數(shù)選擇如下:Uin=25V,,Uo=200 V,L1=L2=200μH,,C1=C2=Co=200μF,,開關頻率為50 kHz,輸出功率為1 000 W,。電感,、電容的參數(shù)大小由式(12)、(13),、(14)確定,。
式中,ΔlL1為電感L1的電流紋波,。
式中,,ΔUC1為電容C1的電壓紋波,Iin為輸入電流,。
ΔUo為輸出電壓的紋波,。
下文的仿真實驗驗證了本文所分析的電路工作原理。圖10所示為穩(wěn)態(tài)下開關管S1,、S2的驅動波形,,從圖中可以看出占空比為0.75,輸入電壓與輸出電壓的關系為:
圖10
圖11,、12所示為開關管電流IS1,、IS2與二極管電流ID3,、ID4的波形圖。由圖可見仿真波形與圖4所示的開關管,、二極管理論分析波形一致,,驗證了理論分析的正確性。圖13,、圖14為輸入電感L1,、L2和輸出電壓Uo波形圖。由公式(12),、(14)可得,,理論電感電流、輸出電壓紋波分別為1.875 A,、0.125 V,。
圖11 開關管S1、S2電流波形圖 圖12 二極管D3,、D4電流波形圖
圖13 電感L1,、L3電流波形圖 圖14 輸出電壓波形圖
3 結 論
本文詳細分析了非隔離Boost電路的升壓比受到限制的原因,研究了一種高升壓比交錯并聯(lián)Boost電路拓撲結構,。此電路結構可以在不采用變壓器的條件下,,有效地提高輸入輸出電壓比,。文中主要對電路的工作過程和其主要參數(shù)進行了分析研究,,并由仿真實驗對其進行了驗證。通過分析可知,,采用該電路結構比采用普通Boost電路,,升壓比提高了2倍,極大地擴大了非隔離式Boost電路的應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