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TI全球核心大學計劃國際研討會暨 2011 TI 中國教育者年會在西安召開

TI全球核心大學計劃國際研討會暨 2011 TI 中國教育者年會在西安召開

TI 中國大學計劃實施十五周年
2011-11-07
關鍵詞: DSP MCU Analog MPU

     11月1日至4日,第二屆德州儀器 (TI) 全球核心大學計劃國際研討會在古城西安召開,,該研討會為全球頂級電子工程院校搭建了一個創(chuàng)新交流平臺,,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教授就未來電子工程教育和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與產業(yè)如何結合,、以及當前電子產業(yè)熱點,,如IC如何影響云計算等話題展開了分享和探討。同時,,今年是TI大學計劃在中國開展的第十五個年頭,,2011 TI 中國大學計劃十五周年年會(2011 TI中國教育者年會)也同期在西安舉行。

    此次TI核心大學計劃國際研討會是繼2009年在中國上海舉辦之后,,連續(xù)第二年在中國舉行,。TI 全球核心大學計劃院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美國萊斯大學,、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印度科技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以及來自國內其他多所高校的TI核心教授出席了研討會。近年來在中外大學及學術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TI 首席科學家Gene Frantz 先生也出席了本次研討會,,在同與會嘉賓展開討論的同時,,還以“IC 如何影響云計算”為題做了主題報告。
 
     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奧本海姆教授(Alan V. Oppenheim)在談到TI的核心大學計劃時表示,,“在大學,,我們致力于發(fā)現解決方案中的問題;在產業(yè)界,,我們致力于為問題找到解決方案,。學校與企業(yè)的合作,則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2011 TI 中國教育者年會共有來自中國180余所高校的200余位電子工程學科老師出席,,集體回顧了TI與中國大學的合作歷程,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等十余所高校的教授以及奧本海姆教授均做了主題報告,分享了與TI多年來在產學研結合以及電子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合作成果,。在主題報告中,,多名教授提到,“TI大學計劃的優(yōu)勢在于它在不斷鞏固和拓展其DSP大學計劃的同時,還能充分利用其在模擬和低功耗MCU的實力,,就‘綠色IT’與大學展開合作,,很好的滿足了未來產業(yè)發(fā)展的需求。”
 
    TI中國大學計劃開展十五年來,,從建立技術中心,、成立聯(lián)合實驗室、舉辦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組織教師培訓,、設立創(chuàng)新基金及助學金、開發(fā)教材和課程以及支持科研等方面支持中國教育發(fā)展以及電子產業(yè)人才培養(yǎng)與創(chuàng)新,。TI中國大學計劃十五年來主要成就包括:在中國250多所大學中建立了490個MCU,、 Analog、DSP/MPU 實驗室,,4個技術中心,;向中國高校累計捐贈的開發(fā)工具和軟件包價值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每年有40000多名學生得到了MCU,、Analog和DSP培訓,;已發(fā)表1000多篇論文并開發(fā)了800多個算法;出版了207 種DSP中文教科書,、80多種單片機教材和10多種模擬技術中文教材,;舉辦了420余場DSP、MCU和模擬技術研討會, 培訓了1萬余名工程師,;累計在中國高校投入免費樣片500余萬片,,價值人民幣8千萬元以上;向高校投入的助學金,、獎學金和創(chuàng)新基金等達千萬元,。在談到TI中國大學計劃十五年的投入時,與會教授認為,,“TI在人才培養(yǎng)上投入的資源和專業(yè)高效的工作,,稱得上是一流的,表現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也折射出TI長遠的戰(zhàn)略思考,。”
 
    TI全球副總裁林坤山博士表示,“十五年來TI把最前沿科技帶到學校,,結合了師生的智慧,,為中國電子產業(yè)奠定了成功的基礎。未來的十五年,,TI會以創(chuàng)新為目標,,以嵌入式處理加模擬技術,,以理論加實踐為基礎,為中國產業(yè)升級做出貢獻,。”
 
    上個月,,TI 與中國教育部簽署了新一輪的十年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根據協(xié)議,,TI在“十二五”規(guī)劃期間將全面參與教育部主持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支持中國高校專業(yè)綜合改革,其中包括人才培養(yǎng)模式,、教師隊伍、課程教材,、教學方式,、教學管理等影響本科專業(yè)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據悉,,TI是第一家與教育部合作,,推動該“改革工程”的企業(yè),。下一步TI將在10所高校中建立工程訓練中心,,全面配合教育部推行的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旨在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通過派遣高級技術人員支持教師進行課程改革和實驗設計,,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開展創(chuàng)新合作項目,,促進高校與企業(yè)建立密切聯(lián)系以及提供實習機會等手段,進一步助力中國電子工程專業(yè)人才的培育,。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