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晶體光纖又稱多孔光纖(Holey Fiber,,HF)或微結構光纖(Micro-structured Fiber,,MSF),,這種光纖有一個纖芯,圍繞纖芯的是周期排列的微小空氣孔(或是兩種不同折射率材料)構成的包層,,通過這些空氣孔的作用約束光在纖芯中傳輸,。
這種特殊的結構使得該種光纖有許多奇異的光學性質,例如無限單模傳輸,、高非線性,、奇異的色散特性、很高的偏振特性,。因此,,它表現(xiàn)出傳統(tǒng)的光纖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引起了激光器研究人員的極大關注,。
目前,世界上報道最多,、應用最廣的是在光纖纖芯中摻雜三價Yb ,、Nd和Er3種PCF激光器。2000年,,英國的Wadsworth等人用摻Ti的藍寶石激光器泵浦一段81cm長的摻三價YbPCF激光器,,觀察到了1040nm的激光輸出,它標志著世界上第一臺PCF激光器的誕生,。
2005年,,法國Bordeaux大學的J.Limpert和德國的Jena Friedrich Schiller大學物理系研究所的H.Zellmer及丹麥的Crystal Fiber公司的J.Broeng等人共同報導了一種新穎的高功率棒狀光子晶體光纖激光器,棒長48cm,,輸入功率165W,,輸出功率120W(波長為1.035μm),單橫模輸出,,相當于260W/m,,傾斜效率為74%, 同時有效地減少了非線性,,這預示著實現(xiàn)超大功率光子晶體光纖激光器和放大器的可能性,。后來,,他們又報導了實現(xiàn)1.53kW 輸出的光子晶體光纖激光器,其材料的損傷閾值可達到9KW以上,。
光子晶體光纖激光器出現(xiàn)不久就顯示出巨大的優(yōu)越性,,但是到目前為止,所用的纖芯材料全部采用CVD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on),,溶膠-凝膠(sol-ge1)或是DND法(Direct Nanoparticle Deposition)制備,。隨著對光纖激光器指標要求的提高,這些方法已表現(xiàn)出許多局限性,,嚴重阻礙了超大功率激光器的發(fā)展,。受制備工藝的限制,利用上述方法很難制備出高稀土摻雜濃度,,大纖芯面積的多芯結構,,因而很難實現(xiàn)多光纖的相干合成輸出。所以,,急需探索出新的制造光子晶體光纖纖芯的方法,,這是克服上述局限性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