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帶天線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易饋電、易與載體共形等優(yōu)點,,廣泛直用于測量和通信各個領域,。但是,微帶天線的窄頻帶特性在很多方面限制了它的廣泛應用,,因此展寬微帶天線的帶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人們在展寬微帶天線的帶寬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增大基板厚度,,降低介電常數(shù);采用電磁耦合多諧振來擴展帶寬的方式,,采用縫隙耦合饋電的方式,采用多層結構,。
本文在對上述各種展寬帶寬技術的比較研究之后,,通過在U型微帶天線中間加一段傳輸線構成新型的E型微帶天線,實現(xiàn)了天線阻抗頻帶的展寬,。利用HFSS模擬仿真以及實測結果表明,,這種天線在工作于4.25~5.366 GHz時,其相對帶寬達到了23.2%,,且采用了傳統(tǒng)的同軸饋電,,結構簡單,易加工,。
1 天線設計與分析
微帶天線的結構如圖1所示:
貼片的長為L,,寬為W,饋電點位置為(P_x,,P_y),,U_l和U_w為U型天線尺寸,U型天線中間增加的微帶線的長度和寬度分別為E_l和E_w,,微帶天線離地面的高度為H,。當E_l為零時即為U型天線,E_l不為零時為E型天線,。
天線采用傳統(tǒng)的同軸饋電方式,。天線與地面之間采用空氣為介質,減少采用高介電常數(shù)介質帶來的損耗,,同時呵達到增加頻帶寬度的目的,。
從圖2、3可知,,隨著E_l的增大,高頻諧振頻率點變小,在E_l=14.5 mm時候高頻諧振點獲得較好的匹配,,當E_l繼續(xù)增大時候匹配變差,。
隨著E_l的增大,高頻諧振頻率點變小曲線
由圖4可得,,隨著E_w增大,,低頻諧振點匹配變差,,而高頻諧振點匹配變好。通過調節(jié)中間傳輸線的長度E_l和寬度E_w可獲得兩個匹配較好的諧振頻率點,。
如圖4可得,,隨著P_y的值增大,,天線匹配越好,但是天線工作頻帶變小,。通過調節(jié)P_y值,,可獲得最佳的天線匹配和頻帶的展寬。
不同P_y的Sn曲線
2 仿真與實測結果分析
經(jīng)過多次仿真優(yōu)化后得出E型微帶天線的具體尺寸,,表1為U型天線和E型天線的尺寸(單位:mm)。根據(jù)表中參量的值
U型天線和E型天線的尺寸
采用HFSS對本文所設計的微帶天線進行仿真,,仿真結果如圖5~圖7所示,。
圖5是U型微帶天線和E型微帶天線的回波損耗曲線圖。
U型微帶天線和E型微帶天線的回波損耗曲線圖
由圖可得,,U型天線S11小于-10 dB的頻率從4.715~5.035 GHz,,中心頻率為4.875GHz,頻帶寬度BW=0.32 GHz,,相對帶寬為6.5%;E型天線S11小于-10 dB的頻率從4.25~5.364 GHz,,中心頻率為4.807 GHz,頻帶寬度BW=1.114 GHz,,相對帶寬為23.2%,,相對于U型天線帶寬展寬3.5倍。因此,,在U型天線中間加入傳輸線可以有效展寬帶寬,。
圖6,圖7是E型天線在兩諧振點的E面和H面方向圖,。
E型天線在兩諧振點的E面和H面方向圖
由圖可得,,微帶天線的最大增益達到9 dB,較之傳統(tǒng)的微帶天線增益(5 dB)有較大的增加。
圖8為E型天線加工的實物圖,。圖9為用AgikntE5071C網(wǎng)絡分析儀測試E型天線的S11曲線,,實測S11小于-10 dB的頻帶為4.09~5.06GHz。
E型天線加工的實物圖
由于加工粗糙和饋電端口誤差導致對天線頻移和帶寬的減小,,但和仿真的結果相近,。
3 結語
針對做帶天線窄帶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種有效展寬微帶天線頻帶的方法,。通過在U型微帶天線中間加一段傳輸線,,適當調整同軸饋電點和傳輸線的長寬,實現(xiàn)了寬頻帶高增益的E型微帶天線的設計,。天線工作在4.25~5.366 GHz頻帶內,,且增益達到了9 dB,相對帶寬達到23%,,可運用于IEEE 802.1 1 a(5 GHz)頻段的無線局域網(wǎng),。本文給出了實測結果,并與仿真結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