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激進大股東Jana Partners向高通(Qualcomm Inc)施壓,望其考慮將芯片業(yè)務與專利授權業(yè)務分拆開來的消息頗受關注。雖然有分析者認為,高通或許會扛不住壓力,步eBay后塵被迫分拆,。但在4月14日早晨,高通仍堅定回應稱當前的企業(yè)結構最合理,能帶給股東更大價值,,不太可能考慮重組計劃。
無法分拆的業(yè)務
將芯片業(yè)務和專利授權業(yè)務拆分的想法只是股東的一廂情愿,一旦兩個業(yè)務拆分開,,就很難繼續(xù)捆綁收取巨額專利費用,。
近期,高通在資本市場的表現的確不如人意,。雖然曾連漲6年,,但今年高通的股價一直不振,2015年年初至今已下跌近7%,,過去1年內下跌了11%,,近日更有美國投行FBR&Co下調了對高通的股票評級。糟糕的股價表現也令包括Jana Partners在內的大股東不滿,。
當然,,將芯片業(yè)務和專利授權業(yè)務拆分的想法也只是股東的一廂情愿,盡管高通通過巨額專利授權的收入目前已經占據高通利潤的2/3,,芯片業(yè)務從表面看并不是高通的主要收入來源,。
“如果真要分開,高通專利費一分也收不到,。那個大股東認為高通現在的股價只反映了高通專利公司的價值,,沒有體現高通芯片的價值,拆分后高通的總市值會提升,。然而他對高通模式并不了解,。”曾向國家發(fā)改委投訴高通專利模式的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向記者強調,。
他表示,,目前手機廠商要購買高通芯片的前提是先授權使用高通專利,逼著廠商必須繳納專利費,。一旦兩個業(yè)務拆分開成為兩家公司,,捆綁就不會這么緊密,繼續(xù)捆綁要求廠商支付專利費也不符合商業(yè)規(guī)則,,很難繼續(xù)收取巨額專利費用,。
對于高通來說,芯片業(yè)務和專利授權業(yè)務密不可分,。雖然15年前高通自己也曾提出過拆分方案,,但顯然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高通都不可能選擇將“能下蛋的母雞”——芯片業(yè)務單獨拆分出去,。
不安寧的一年
高通在2015財年第一財季財報中,,將對今年全年營收業(yè)績的展望下調了2%,并收到了中國國家發(fā)改委60.88億元的罰款單,。
事實上,,對于高通來說,,這已經不是今年遭遇的第一件糟心事了。
在今年的2015財年第一財季財報中,,高通早已下調對今年全年業(yè)績的展望,,預期營收比上年下滑2%。
2月10日,,中國國家發(fā)改委確定高通壟斷行為,,并對其開出了60.88億元(約9.75億美元)的罰款,相當于高通2013年度在華銷售額的8%,,并迫其下調3G和4G相關的專利許可費用,。王艷輝認為,這正是高通股價開始持續(xù)下滑的主要原因,。
高通今年的拳頭產品——驍龍810處理器自發(fā)布后也一直深陷發(fā)熱問題中,。多家媒體報道和跑分測試都顯示,這款并不完美的產品在超過特定電壓后就會出現過熱現象,,從而影響處理器的性能表現,。為此,高通已在MWC期間提到了下一款高端處理器產品驍龍820,,并透露將在下半年開始試產,,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進行大批量出貨。
競爭對手的表現也讓高通憂心,。
首當其沖的就是曾是高通長期客戶的三星,。跟據Chipworks的拆解報告,三星新出售的智能手機Galaxy S6中就已經搭載了自己研發(fā)的Exynos微處理器,,連LTE基帶芯片也同樣是三星自己研發(fā)的產品,,從而取代了原本依賴的高通芯片。
聯發(fā)科也在強勢攻占4G市場,,近日剛剛公布了面向高端市場的Helio系列旗下首款處理器,,力圖從原本的中低端市場跨界進入高通的中高端市場地盤。而為了進一步與高通抗衡,,今年聯發(fā)科已早早備戰(zhàn),,準備了充足的4G芯片前端元件PA、Switch等,,以確保供應鏈充足,。
王艷輝向記者指出,眼前高通所遭遇的競爭以及國家發(fā)改委的判罰對高通商業(yè)模式方面的影響都不大,,今年還是高通總體形勢較好的一年?!暗髂昃秃茈y講了,,股價反映了未來市場,。今年聯發(fā)科在4G上還很難對高通形成沖擊,但明年其對高通的沖擊會很大,,包括展訊在LTE上也會越來越成熟,。”王艷輝說,。
為保持目前市場領先地位,,高通必須在新興領域尋找機會,找到未來增長的亮點,。從目前高通自己披露的信息來看,,汽車、保健,、網絡,、智能家居、智能城市,、可穿戴設備等都可能是高通未來的新增長領域,。
微觀點
@福布斯中文網:業(yè)務拆分并不是高通破局的解藥。主動參與型投資者對高通公司提出業(yè)務拆分的建議以在短期內提振該公司股價,,但這并不能解決高通公司目前的問題,,創(chuàng)新才是真正的解藥。高通面臨的最嚴重問題在于,,它無法推出讓競爭對手望塵莫及的“新產品”,,所以很難再建立新的專利“收費站”。
@神嘛事兒:高通的幕后操縱人會在合適的時候主動拆分自己,,規(guī)避壟斷,。
@圓規(guī)大師:投資者只看是否能賺錢,日本的賓得收購案就是典型,,所有管理層都反對,,最后集體辭職,但大股東依舊決定接受保谷收購,,因為它們低價獲得的股份被收購后,,可以大賺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