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人工智能浪潮起 機器人等技術支撐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浪潮起 機器人等技術支撐智能制造

2015-08-24

       近日,,在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于上海召開的“2015第五屆中國智能產業(yè)高峰論壇”上,,多位院士、專家解讀了人工智能,、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的趨勢和技術,。

  繼移動互聯網之后,,人工智能浪潮已開始掀起。今年5,、6月,,國務院連續(xù)印發(fā)了《中國制造2025》和《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兩個國家戰(zhàn)略層面的文件,,將我國智能產業(yè)推入快速發(fā)展的軌道。在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近日于上海召開的“2015第五屆中國智能產業(yè)高峰論壇”上,,多位院士,、專家解讀了人工智能、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的趨勢和技術,。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在分析“中國制造2025”時認為,,支撐智能制造的三大技術是:機器人、智能裝備以及3D打印,。

  這其中,,我國高端機器人和數控機床都處在產業(yè)化的艱苦攻關期,而3D打印技術正處于產業(yè)發(fā)展的起步期和企業(yè)的跑馬圈地期,。

  盧秉恒認為,,3D打印最符合工業(yè)4.0的制造工藝。它給制造業(yè)帶來顛覆性變革——產品開發(fā)周期與成本成倍下降,,基本上是原來的1/3至1/5,,使用材料利用率由5%提升至85%。GE公司做了一個非常創(chuàng)新的工作,,用3D打印把20個零件合成了1個零件,,提高燃油效率15%,發(fā)動機前進了一代,。

  他還認為,,中國制造在基礎研究方面要強調三個新的基礎:傳感器、軟件,、大數據,。

  如今,大數據已成為網絡時代人類社會的重要資產,,被稱之為“新時代的石油”,。而手機、電視機,、汽車和聊天機器人等作為“傳感器”,,為互聯網商提供源源不斷的大數據資產。各行各業(yè)的大數據,,規(guī)模從TB到PB到EB到ZB,,以三個數據級的階梯迅速發(fā)展。

   此外,,機器人也在人工智能領域扮演重要角色,。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認為,當前應該更多研發(fā)的不是人型機器人,,而是云機器人,。在云計算數據中心,,用成千上 萬臺的CPU+GPU服務器架構,通過大數據樣本做混合的大規(guī)模深度學習的并行訓練,,可確定幾十億個參數的人工神經,,成為人工智能又一大亮點。

“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可有力支撐云機器人如何聽說、如何看,、如何想,,而解決機器人如何動作的‘智能制造2025’迎來了我國機器人的春天?!?/p>

  生物識別同樣是人工智能的重要一環(huán),。《關于繼續(xù)推進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一共有11項“重點行動”,,最后一個就是“互聯網+人工智能”,,其中特別提到“生物特征識別”的研發(fā)和產業(yè)化,為產業(yè)智能化升級夯實基礎,。

  百度的特點是連接人與信息,,阿里巴巴是連接人與商品,騰訊是連接人與人,。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認為,,“互聯網+”的本質就是“以人為本,,連接一切?!奔热皇且匀藶楸?,一定要知道這個人是誰,所以“生物識別”將是智能化時代的一個關鍵技術,。

  譚鐵牛認為,,可穿戴設備蘊含生物識別巨大的發(fā)展空間。在未來,,生物識別將以“云”服務的形式提供,。用戶本身成為一個采集設備,通過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終端,、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等行業(yè)內的生物識別數據收集和互換,形成云端數據庫從而實現精準垂直服務,。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