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探測到引力波有多重要?包括中國科學家在內的多國家科學家認為,,新發(fā)現不僅填補了廣義相對論實驗驗證中最后一塊缺失的拼圖,,讓現代物理學的根基更加堅實,也意味著科學家抓住了揭開宇宙奧秘的“鑰匙”,,有助于了解宇宙的起源和運行機制,。
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表示:“引力波提供了一種人們看待宇宙的全新方式。(人類)探測到引力波的這種能力,,很有可能引發(fā)天文學革命,。”
全球近千名科學家參與了搜尋引力波的項目,,其中有來自中國清華大學的科研團隊,,包括該校信 息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天體物理中心兼職研究員曹軍威,,以及計算機系副教授都志輝和王小鴿等,。參與研究的幾位科學家對記者說,他們著重采用先進計算技術提高 引力波數據分析的速度和效率。如果說引力波發(fā)現有重大意義,,那么探測和數據分析技術水平的提高意義也同樣重要,。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物理學家勞倫斯·克勞斯告訴記者,發(fā)現引力波開啟了觀測宇宙的一個新窗口,,就像望遠鏡的發(fā)明或太空無線電波的發(fā)現一樣,。 引力波天文學將成為21世紀的天文學。不僅如此,,它可能還揭示了有關引力,、黑洞及基本物理問題的性質的重要信息。
南非夸 祖魯-納塔爾大學的引力波研究專家馬寅哲說,,天文學的發(fā)現幾百年以來主要靠電磁光譜的測量,,射電、光學,、紅外,、X射線等天文觀測手段均是在收集光,靠 “看”觀測宇宙,。引力波的發(fā)現則將從“聽”這一完全不同的角度進行天文觀測,,引力波天文學這一學科的大門徹底被打開。引力波將成為檢驗愛因斯坦相對論,、探 測黑洞質量,、測量宇宙距離等基本問題的新窗口。
此次主導發(fā)現引力波的是“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項目(LIGO),。 參與該項目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科學家查德·漢娜說,,我們無法預測引力波天文學將如何改變對宇宙的基本認知,就像伽利略用他的小望遠鏡預測不了哈勃太 空望遠鏡展現給我們的宇宙那樣,,“我們可以預期的是,100年后我們的后輩所知道的將與我們所知道的有天壤之別”,。
LIGO原型機實驗室科學家埃里克·金特羅對記者回憶自己得知引力波可能被探測到的經歷說,,“我們被告知不得聲張,我甚至沒有告訴家人,,其實直到今天,,我們還沒有好好慶祝,我只是在當時偷偷攥了下拳頭,,對自己說‘YES’”,。
另一名LIGO項目共同創(chuàng)始人、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基普·托爾內說:“有了這一發(fā)現,,我們人類將會開始不可思議的新探索:探尋宇宙扭曲的一面——由扭曲時空生成的天體與現象,。”
托爾內也是好萊塢科幻大片《星際穿越》的科學顧問。有人在記者會上問這一發(fā)現對時間旅行有什么意義,,他回答說:“這大大加深了我們對在極端扭曲情況下的時空行為的了解,,但我不認為它使我們距時間旅行更近一步。我倒是希望如此,,但那是兩個不同的方向,。”
100年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愛因斯坦也曾認為,由于引力波太過微弱,,它無法被探測到,。 參與LIGO項目的墨爾本大學研究人員孫翎告訴記者,這次“我們既證明了他的正確,,另一方面他也說錯了,,我們真的探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