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顯示光電 > 業(yè)界動態(tài) > 蘋果下一代或引爆OLED 中國產業(yè)鏈暫時吃不到這塊“蛋糕”

蘋果下一代或引爆OLED 中國產業(yè)鏈暫時吃不到這塊“蛋糕”

2016-05-11

  一面是供應商尋找新的市場,一面是蘋果急需尋找新的供應鏈創(chuàng)新來維持領頭羊的地位,。上周OLED概念股票持續(xù)發(fā)酵,,主因是市場盛傳蘋果在下一代產品中使用OLED預期明確,蘋果對智能手機行業(yè)影響力巨大,,它的介入將帶動OLED產業(yè)鏈的爆發(fā),。

  事實上,不只蘋果,,國產手機中,,華為、OPPO,、VIVO,、金立等多個品牌已經使用OLED屏。在OLED新技術上,,韓國三星和LG兩家產能占到全球的95%,。國內京東方和深天馬開始在OLED面板加大投資,投產時間可能要到2018年,。

  在OLED產業(yè)鏈中,,為國際OLED材料生產企業(yè)提供OLED有機材料的中間體和單體粗品的A股上市公司被熱炒,有券商分析指上游材料毛利率彈性比面板價格更大,。

  OLED進入蘋果視野

  研究報告顯示,,OLED屏幕具有高亮度、高對比度,,高色域范圍和可視角度,,低能耗,更輕薄以及柔性特點等,,延展性勝過目前的LCD屏幕,。

  業(yè)界盛傳蘋果使用OLED屏幕,但從不同機構發(fā)出的研報看,,蘋果究竟在哪一代產品中使用并不確定,。主流說法是將在2017年更新的iPhone上使用OLED屏幕,同時計劃將這種屏幕使用到iPad和MacBook上,。

  上海一家券商TMT研究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預計2017年的蘋果手機變動會較大,從產業(yè)鏈跟蹤的消息來看,,再下一代的蘋果可能采用雙面玻璃機身配合無線充電技術(金屬后殼影響無線充電),,取消耳機孔使用藍牙連接,實現整體完全防水,。國產手機和三星已經率先使用OLED屏幕,,蘋果為了體現變化大概率會使用曲面的OLED屏幕,。

  該分析師對記者表示,OLED市場發(fā)展空間較大,,一方面,,LCD本身就擁有千億美元級別的市場空間,OLED取代LCD的存量市場空間足夠大,;另一方面,,虛擬現實(VR)、可穿戴設備等又為OLED提供了持續(xù)的增量空間,。

  韓國壟斷OLED產能

  在蘋果供應鏈中,,中國大陸企業(yè)數量最多,直接和間接供應商有346家,,中國臺灣地區(qū)共有41家,;日本126家,美國69家,,韓國有28家,但國內供應鏈條始終處在被動跟隨狀態(tài),。在OLED領域中,,以三星和LG為代表的韓企仍處于領先地位,2014年以來三星和LG在OLED面板上維持95%以上的市場占有率,。

  今年2月三星宣布計劃投資36億美元建設新的OLED工廠,。據韓國《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蘋果和三星已經簽署了一份協(xié)議,,后者在2017年將向蘋果提供大約1億塊5.5英寸OLED 面板,,價值3萬億韓元,約25.9億美元,,合同有效期至少3年,。韓國的LG顯示公司在未來幾年計劃在OLED面板上投資90億美元。

  國內在OLED技術投入較早的企業(yè)有京東方,、深天馬,、昆山維信諾等企業(yè)?!熬S信諾PMOLED屏幕已經實現量產,,但是PMOLED只能使用在低端消費電子產品上,而代表主流的AMOLED,,維信諾只能有小批量的生產,。京東方和深天馬工廠都在建設時期,預計投產需要到2018年,。而在曲面的OLED屏幕上,,目前國內只有京東方成都工廠有產線設計,,其他面板廠商追趕還需要較長時間?!鄙鲜鋈萄芯繂T表示,。

  深圳一家券商分析師則表示,蘋果供應鏈管理一般都會采用兩家或更多供應商,,一是為強化議價能力,,二是避免單一供應商風險,蘋果比較偏好非三星做供應商,,以避免將蘋果的面板研究成果泄露給手機終端的競爭對手,。三星之外LG也是最大可能的合作伙伴,富士康剛剛收購的夏普在OLED技術上只有研發(fā)技術,,并沒有配套產線,,國產面板在2018年之后能否進入蘋果體系或者滿足國產手機對OLED屏幕需要,還存在很大的未知數,?!?/p>

  面板技術落后8年

  Display search研究總監(jiān)張兵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三星在2010年左右已經具備OLED量產能力,如果國內面板企業(yè)順利在2018年實現高良率的量產,,這其中的差距大概有8年,。”

  張兵表示,,在OLED面板制造的產業(yè)鏈條上,,器件、材料,、生產設備制造難度是遞增的,,目前面板器件制造都在投入中,面臨最大的不確定性是生產的良率情況,。

  中信建投券商研報顯示,,目前OLED上游的有機發(fā)光材料,主要掌握在日,、韓,、美、德等國外廠商手中,,國內暫無可替代產品,。國內企業(yè)主要為國際OLED材料生產企業(yè)提供OLED有機材料的中間體和單體粗品,相關上市公司有萬潤股份,、中穎電子,、濮陽惠成等。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