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的電源處理
1.1)保證每個IC的電源PIN都有一個0.1UF的去耦電容,對于BGA CHIP,,要求在BGA的四角分別有0.1UF,、0.01UF的電容共8個。對走線的電源尤其要注意加濾波電容,,如VTT等,。這不僅對穩(wěn)定性有影響,對EMI也有很大的影響。
2 時鐘線的處理
2.1)建議先走時鐘線,。
2.2)頻率大于等于66M的時鐘線,,每條過孔數(shù)不要超過2個,平均不得超過1.5個,。
2.3)頻率小于66M的時鐘線,,每條過孔數(shù)不要超過3個,平均不得超過2.5個
2.4)長度超過12inch的時鐘線,,如果頻率大于20M,,過孔數(shù)不得超過2個。
2.5)如果時鐘線有過孔,,在過孔的相鄰位置,,在第二層(地層)和第三層(電源層)之間加一個旁路電容、如圖2.5-1所示,,以確保時鐘線換層后,,參考層(相鄰層)的高頻電流的回路連續(xù)。旁路電容所在的電源層必須是過孔穿過的電源層,,并盡可能地靠近過孔,旁路電容與過孔的間距最大不超過300MIL,。圖2.5-1過孔處的旁路電容
2.6)所有時鐘線原則上不可以穿島,。下面列舉了穿島的四種情形。
2.6.1) 跨島出現(xiàn)在電源島與電源島之間,。此時時鐘線在第四層的背面走線,,第三層(電源層)有兩個電源島,且第四層的走線必須跨過這兩個島,,如圖2.6-1所示,。
2.6.2) 跨島出現(xiàn)在電源島與地島之間。此時時鐘線在第四層的背面走線,,第三層(電源層)的一個電源島中間有一塊地島,,且第四層的走線必須跨過這兩個島。如圖2.6-2所示,。
2.6.3) 跨島出現(xiàn)在地島與地層之間,。此時時鐘線在第一層走線,第二層(地層)的中間有一塊地島,,且第一層的走線必須跨過地島,,相當于地線被中斷。如圖2.6-3所示,。
2.6.4) 時鐘線下面沒有鋪銅,。若條件限制實在做不到不穿島,保證頻率大于等于66M的時鐘線不穿島,頻率小于66M的時鐘線若穿島,,必須加一個去耦電容形成鏡像通路,。以圖6.1為例,在兩個電源島之間并靠近跨島的時鐘線,,放置一個0.1UF的電容,。
2.7)當面臨兩個過孔和一次穿島的取舍時,選一次穿島,。
2.8)時鐘線要遠離I/O一側板邊500MIL以上,,并且不要和I/O線并行走,若實在做不到,,時鐘線與I/O口線間距要大于50MIL,。
2.9)時鐘線走在第四層時,時鐘線的參考層(電源平面)應盡量為時鐘供電的那個電源面上,,以其他電源面為參考的時鐘越少越好,,另外,頻率大于等于66M的時鐘線參考電源面必須為3.3V電源平面,。
2.10)時鐘線打線時線間距要大于25MIL,。
2.11)時鐘線打線時進去的線和出去的線應該盡量遠。盡量避免類似圖A和圖C所示的打線方式,,采用類似圖B和圖D的打線方式,,若時鐘線需換層,避免采用圖E的打線方式,,采用圖F的打線方式,。
2.12) 時鐘線連接BGA等器件時,若時鐘線換層,,盡量避免采用圖G的走線形式,過孔不要在BGA下面走,最好采用圖H的走線形式,。
2.13) 注意各個時鐘信號,不要忽略任何一個時鐘,,包括AUDIO CODEC的AC_BITCLK,,尤其注意的是FS3-FS0,雖然說從名稱上看不是時鐘,但實際上跑的是時鐘,,要加以注意,。
2.14) Clock Chip上拉下拉電阻盡量靠近Clock Chip。
3. I/O口的處理
3.1) 各I/O口包括PS/2,、USB,、LPT、COM,、SPEAK OUT,、 GAME分成一塊地,,最左與最右與數(shù)字地相連,寬度不小于200MIL或三個過孔,,其他地方不要與數(shù)字地相連,。
3.2)若COM2口是插針式的,盡可能靠近I/O地,。
3.3)I/O電路EMI器件盡量靠近I/O SHIELD,。
3.4) I/O口處電源層與地層單獨劃島,且Bottom和TOP層都要鋪地,,不許信號穿島(信號線直接拉出PORT,,不在I/O PORT中長距離走線)。圖3.1給出了I/O口處理的參考示意圖,。
4. 幾點說明
A.對EMI設計規(guī)范,,設計工程師要嚴格遵守,EMI工程師有檢查的權力,,違背EMI設計規(guī)范而導至EMI測試FAIL,,責任由設計工程師承擔。
B.EMI工程師對設計規(guī)范負責,,對嚴格遵守EMI設計規(guī)范,,但仍然EMI測試FAIL,EMI工程師有責任給出解決方案,,并總結到EMI設計規(guī)范中來,。
C.EMI工程師對每一個外設口的EMI測試負有責任,不可漏測,。
D.每個設計工程師有對該設計規(guī)范作修改的建議權和質疑的權力。EMI工程師有責任回答質疑,,對工程師的建議通過實驗后證實后加入設計規(guī)范,。
E.EMI工程師有責任降低EMI設計的成本,減少磁珠的使用個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