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華為要戰(zhàn)略性地放棄美國市場了,。
據韓媒 ETNews 報道,,由于美國政府與議會連手封殺華為,,華為日前決定全數裁撤美國的辦公據點,,退出美國市場,。
報道顯示,,目前華為在美國包括華盛頓特區(qū)及華盛頓州等共有 3 處辦公場所,他們主要負責與亞馬遜,、微軟等企業(yè)進行渠道合作,,同時也為一些合作伙伴提供通訊業(yè)務的服務,。不過,華為在硅谷還有個千余人的研發(fā)中心,,目前還未有消息顯示這里的未來會如何,。
當然,我們都知道,,華為在美國本來就舉步維艱,,運營商這個美國主要的渠道被堵死以后,就只能在亞馬遜等電商“小打小鬧”式地賣些產品,。而這次,,則是完全退出美國市場,不留下一片云彩,。
消息人士表示,,退出美國市場的決定,華為已商議了3至4個月,。
針對此則報道,,華為回應稱:此消息不屬實。
但是,,華為目前在美國市場四面楚歌般的境遇是確定的,。
在今年四月份,《福布斯》撰文,,稱從華為高管近期的表態(tài)來看,,美國已不再是華為全球戰(zhàn)略的一部分,因此華為將迅速縮減美國業(yè)務規(guī)模,,包括銷售,、營銷和售后支持,預計今年年底就會徹底退出美國市場,。
至于原因,,大家都懂的,在這也就不再贅述,。
前幾天,,虎嗅文章《華為秘密戰(zhàn)略“達芬奇計劃”曝光,特朗普慌不慌,?》曾提到,,今年 7 月,華為的秘密戰(zhàn)略“達芬奇計劃”曝光,,希望將AI引入自己所涉足的所有業(yè)務,,從電信基站、云數據中心,到智能手機和攝像頭,。在美媒 The Information 還分析說,,邁出這一步的華為,不僅意味著進入爭奪激烈的戰(zhàn)場,,而且可能還會進一步加劇美國政府對華為的擔憂和限制。
華為自知突圍無望,,于是全部撤離美國,,將全部兵力集中到那些有前景的市場中去,是個明智但也無奈的選擇,。
但事實如此,,也沒有辦法,華為還得向前看,。
就在上周,,IDC 發(fā)布報告稱,今年第二季度,,華為超越了蘋果公司,,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機制造商,這也是蘋果自 2010 年以來首次未能進入全球智能機市場排名的前兩位,。
趁著這個好消息,,春風得意的“余大嘴”余承東,在媒體溝通會上定了個目標,,要在明年第四季度超過三星,,成為全球出貨量最高的智能手機廠商。
雖然三星在全球范圍內份額的領先優(yōu)勢正在被逐漸縮小,,但在美國——世界上第三大手機市場,,華為的份額,基本上可以類比為三星在中國的表現,,而三星在美國則常年保持著第二的位置,。
目前,華為已經加快了出海的節(jié)奏,,在俄羅斯等市場,,已經取得了客觀的增長。但是,,如果在美國完全沒有聲量,,只在其余市場“找補”,對于華為來說,,那將會是困難模式,。
當然,華為也不只有手機這項業(yè)務,IHS Markit 的報告顯示,,去年,,華為成為唯一一家份額獲得增長的電信設備商,其份額從 2016 年的 25% 增加到 28%,,取代愛立信成為第一名,。
問題是,電信設備比起手機這種終端來說,,更接近基礎的,、底層的服務,西方國家肯定是不愿意把話語權拱手讓給華為,。
美國自不必多說,,澳大利亞已經禁止通訊類企業(yè)購買華為的電信設備,而英國則以“危害國家網絡安全”為由,,展開了對于華為的調查,。
總之,在大國博弈的背景下,,國產廠商們都是在負重前行,,且行且珍惜吧。(作者:古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