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174011
中文引用格式: 蘭志勇,陳禮俊,,焦石,,等. 新型雙輸入Sepic直流變換器[J].電子技術應用,2018,,44(9):154-157,,166.
英文引用格式: Lan Zhiyong,Chen Lijun,Jiao Shi,,et al. New double input Sepic DC/DC converters[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18,44(9):154-157,,166.
0 引言
能源是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與進步的物質基礎和動力來源,。隨著人類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日益增加,,能源衰竭、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1-3],。近十年來新能源作為解決能源危機,,實現(xiàn)人類社會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清潔能源,逐漸成為各國科學家研究的熱點,。但由于新能源分布范圍廣,,且易受到地理環(huán)境和天氣的影響,存在著不穩(wěn)定,、不連續(xù)等缺點,,因此將多種分布式能源采用多輸入直流變換器將其聯(lián)合,組成聯(lián)合供電系統(tǒng),,不僅可簡化電路結構,、避免獨立供電不穩(wěn)定和不連續(xù)的缺點,同時也可提高分布式發(fā)電系統(tǒng)供電的可靠性[4-7],。
近年來國內(nèi)外學者對多輸入直流變換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相繼提出了多種多輸入拓撲,尤以雙輸入拓撲研究最為全面,。如:文獻[3],、[5]各自提出了一種雙輸入Buck變換器,由文獻[2]對其總結可知,所提變換器雖具有結構簡單,、開關電壓應力低,,且可實現(xiàn)多種能源輸入等優(yōu)點,但是由于其拓撲的局限性即此拓撲僅是降壓變換器,,電壓增益低,,不能滿足并網(wǎng)逆變器的需要。為此文獻[2],、[7]分別提出來一種新型雙輸入升壓拓撲,,所提拓撲雖彌補了文獻[3]、[5]中拓撲電壓增益低的缺陷,,但依然具有局限性即僅是升壓變換器,,即不能滿足同時需要升降壓的應用場合。為實現(xiàn)雙輸入升降壓,,文獻[8]提出了一種雙輸入Buck-boost變換器,,該拓撲雖能實現(xiàn)電壓升降輸出且電壓增益高,但輸出電壓為負極性的,,因而不滿足分布式發(fā)電系統(tǒng)并網(wǎng)的要求,。文獻[9]也提出了一種耦合電感雙輸入升降壓變換器,所提變換器雖能實現(xiàn)分布式發(fā)電系統(tǒng)并網(wǎng),,但拓撲結構與控制策略復雜,,實現(xiàn)難度大。
為彌補上述變換器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種新型雙輸入Sepic變換器,該變換器具有結構簡單,、升降壓輸入/輸出電壓同極性,、開關電壓應力低,而且可允許多種形式的能源輸入等優(yōu)點,。
1 拓撲結構及工作原理
新型雙輸入Sepic變換器如圖1所示,,由4個升壓電感L1、L2,、L3,、L4,2個開關管Q1,、Q2,,2個續(xù)流二極管D1、D2,,4個升壓電容C1,、C2、C3、C4及負載R構成,。根據(jù)輸入源的數(shù)量,,有單輸入和雙輸入兩種工作狀態(tài)。下面詳細分析兩種輸入狀態(tài)下電路的工作原理,。
1.1 單輸入狀態(tài)的工作原理
當直流電源U1,、U2分別單輸入時其工作原理與傳統(tǒng)單輸入Sepic變換器的工作原理類似,以U1單輸入時為例分析其穩(wěn)態(tài)情況下的工作原理,。為方便分析,,假設變換器各元器件均為理想器件,且電路工作在CCM模式,。圖2為其拓撲開關模態(tài)的等效電路,。
在單電源U1輸入時,1個開關周期Ts內(nèi),,拓撲有2種工作模態(tài):模態(tài)1:Q1,、Q2關斷,U1—L1—C1—D1—負載—D2—L4回路,、L3—D1—C3回路,、L4—D2—C4回路同時導通,此時電源U1與電感L1向電容C1,、C3與負載供電,。模態(tài)2:Q1導通D2關斷,U1—L1—Q1回路,、C1—Q1—L3回路,、C3—負載—D2—L4回路、L4—D2—C4回路同時導通,,此時電容C3,、C4向負載供電,電感L1,、L3電流增大電感儲能,。由上分析可知,電感L4在整個開關周期內(nèi)并未受到電源激勵,,它只是作為回路通道,,同時由于二極管D2具有0.7 V的導通壓降,因此穩(wěn)態(tài)后Uo2=-0.7 V,。
對電感L1,、L2應用伏秒平衡原理可得:
其中,D1為開關管Q1開通占空比,,Uo2,、Uo1分別為電容C3,、C4兩端電壓,由此可知拓撲工作在單輸入狀態(tài)時,,電壓增益與傳統(tǒng)Sepic變換器相同,。
1.2 雙輸入狀態(tài)的工作原理
當有2個輸入源時即工作在雙輸入狀態(tài)時,為方便本文分析,,假設變換器各元器件均為理想器件,,且電路工作在CCM模式。雙輸入時電路拓撲存在4種開關模式,,即在Q1,、Q2開關周期與占空比相同或不同的情況下,變換器可能4種工作模式同時存在,,也可能部分存在,。設在不同開關周期內(nèi)變換器出現(xiàn)4種工作模式,圖3為電路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I:設工作時間在[t0,,t1],圖3模態(tài)1為其等效電路圖,。Q1,、Q2同時開通,電源U1與U2分別對升壓電感L1,、L2充電,,L1、L2電流線性增加,,電容C1,、C2分別向電感L3、L4充電,,L1,、L2電流線性增加,串聯(lián)電容C3,、C4向負載供電。此時有:
工作模式IV:設工作時間在[t3,,t4],,圖3模態(tài)4為其等效電路圖。Q1,、Q2同時關斷,,電源U1與電感L1向電容C1充電,電源U2與L2向電容C2充電,,電感L3,、L4分別向電容C3,、C4充電,C3,、C4共同向負載供電,。此時有:
綜上分析可得,所提拓撲在雙電源輸入時,,U1,、U2工作電路具有獨立性,在Q1,、Q2開關周期與占空比相同或不同時,,其變換器的運行狀態(tài)是1~4種模式中任意幾種模式有規(guī)律的組合,且不管工作在何種模態(tài)下,,輸出電壓Uout恒為Uo1+Uo2,。當U1、U2兩個輸入源同時向負載R供電時,,拓撲的輸出電壓是2個傳統(tǒng)Sepic變換器輸出電壓的串聯(lián),。當Q1、Q2開通時刻一樣而開關周期與導通時間相同或不同時,,電路中會出現(xiàn)多種工作模態(tài),,詳見表1。
根據(jù)文獻[2]闡述可知,,為減小電路中電磁干擾,,Q1、Q2開關管應工作在相同開關頻率下,,此時它們可工作在交錯控制狀態(tài)或同時開通狀態(tài),。當在同時開通狀態(tài)時由表1可知工作模式只有I、IV,。當工作在交錯控制狀態(tài)時:本文以變換器工作狀態(tài)依次是I,、II、I,、III為例加以分析,,圖4為工作在交錯控制狀態(tài)時電路主要工作波形圖。
2 輸入/輸出的數(shù)量關系
對L1,、L2,、L3、L4應用電感的伏秒平衡原理,,可得下式:
與文獻[1]~[5]對比發(fā)現(xiàn),,本文所提的拓撲結構不僅繼承了上述文獻所具有的優(yōu)點,即提高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實現(xiàn)了能源的綜合利用,,同時可彌補文獻[1]~[5]只能升壓或降壓的不足,,且進一步提高了電壓增益。綜合上述分析,,本拓撲不僅可工作在單輸入,,亦可工作在雙輸入狀態(tài),且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可根據(jù)不同場合結合使用,。
3 仿真實驗驗證
為驗證所提拓撲理論分析的正確性,在實驗室利用MATLAB對交錯控制狀態(tài)進行仿真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U1=50 V,,U2=60 V;L1=L2=L3=L4=2 mH,;C1=C2=10 μF,,C3=C4=100 μF;負載R=300 Ω,;f2=f1=10 kHz且Q2延遲5 μs導通,;D2=D1=0.6。
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雙輸入Sepic變換器開環(huán)控制仿真電路模型,,仿真波形如圖5所示,,圖5(a)為Q1、Q2開關波形,;圖5(b)為電感L1,、L2電流波形圖;圖5(c),、圖5(d)分別為電路穩(wěn)定后電感L3,、L4兩端電壓波形;圖5(e)為電壓Uo1,、Uo2,、Uout輸出波形。
4 結論
本文提出了一種新型雙輸入Sepic變換器拓撲結構,,該變換器具有結構簡單,、電壓增益高、開關器件電壓應力低等優(yōu)點,,且變換器可工作在單電源和雙電源輸入兩種不同狀態(tài),。基于對工作原理的分析,,推導出拓撲的輸入/輸出關系,并通過MATLAB仿真驗證了理論分析的正確性,。同時由于所提拓撲具有升降壓,、輸入/輸出同級性的特點,,因而可用于分布式風光互補發(fā)電系統(tǒng)中,避免獨立光伏或風力發(fā)電供電不足的缺點,。
參考文獻
[1] 楊東升,,楊敏,阮新波.雙輸入Buck變換器的單周期控制[J].電工技術學報,,2012,,27(1):162-171.
[2] 陸治國,劉捷豐,,鄭路遙,,等.新型雙輸入Boost變換器[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0,,30(9):42-45.
[3] 李艷,,阮新波,,楊東升.一種新的雙輸入直流變換器[J].電工技術學報,,2008,23(6):121-125.
[4] 孫鵬菊,,李正宇,,張冀,等.一種基于倍壓單元的雙輸入高增益直流變換器[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6,,36(17):4694-4701.
[5] YALAMANCHILI K P,F(xiàn)ERDOWSI M,,CORZINE K.New double input DC-DC converter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C].Vehicle Power and Propulsion Conference,,2006.VPPC′6.IEEE.IEEE,2006:1-6.
[6] 李艷,,阮新波,,楊東升,等.雙輸入直流變換器的建模與閉環(huán)系統(tǒng)設計[J].電工技術學報,,2010,,25(11):102-110.
[7] 陳劍飛,侯世英,,孫韜,,等.基于開關電容網(wǎng)絡組的雙輸入升壓變換器[J].電工技術學報,2015,,30(15):118-126.
[8] 廖志凌,,徐艷杰,施衛(wèi)東.風光互補雙輸入Buck-Boost直流變換器的研究[J].電測與儀表,,2014(2):63-66.
[9] 張君君,,孫凱,,吳紅飛,等.一種耦合電感雙輸入升降壓變換器[J].電工技術學報,,2015,,30(1):143-149.
作者信息:
蘭志勇,陳禮俊,,焦 石,,李 理,王 波,,徐 琛
(湘潭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湖南 湘潭4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