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臺積電三大生產(chǎn)基地因病毒入侵而導致停擺,,損失慘重(傳聞?chuàng)p失了26億臺幣)。然而,,時隔近半年不到,今天臺積電又被爆出一起安全事故,,這次是晶圓被不合格原料污染,,預估損失上萬片晶圓。
今天下午,,芯片供應鏈人士@手機晶片達人 通過微博爆料稱,,臺積電南科晶圓廠發(fā)生了晶圓污染事件,晶圓報廢,,正在統(tǒng)計損失中,。
據(jù)最新的消息顯示,發(fā)生事故的是臺積電臺南科學園區(qū)Fab14晶圓廠的16/12nm工藝產(chǎn)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進口的化學原料沒有達到要求”,,從而直接導致了生產(chǎn)的晶圓被污染。我們都知道,,晶圓制造過程非常的復雜,,其中就需要用到很多純度非常高的化學原料,一旦純度不夠或者有雜質(zhì),,生產(chǎn)出來的晶圓就只能報廢,。
目前還不清楚,此次事故的影響有多大,,不過有傳聞稱受污染的晶圓有上萬片,。而根據(jù)IC Insights分析顯示,臺積電2018年硅晶圓的平均價格將達到1382美元,。也就是說,,此次臺積電可能至少要上千萬美元??紤]到此次事故涉及的是相對先進16/12nm工藝,,所以損失可能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16/12nm工藝去年仍是臺積電最主要的營收來源,。根據(jù)臺積電財報顯示,,2018年營收的23%來自于16/20nm工藝。
而臺積電公布的最新的2018年四季度財報則顯示,,7nm制程出貨占臺積電2018年第四季晶圓銷售金額的23%,;10nm制程出貨占全季晶圓銷售金額的6%;16/20nm制程占比為21%,。雖然,,16/20nm的占比不再是最大,但是依然是占據(jù)了1/5以上,?;?qū)ε_積電今年一季度的營收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
另外,,F(xiàn)ab14廠的16/12nm晶圓污染事件,,也勢必將影響到臺積電目前部分16nm/12nm客戶的芯片的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