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動是對11月份學子專區(qū)的延續(xù),;本次將介紹電流鏡,,其輸出可以不受輸入電流變化的影響。因此,使用MOS晶體管從另一個角度來研究零增益放大器的性能將頗有助益,。
材料
ADALM2000主動學習模塊
無焊面包板
一個2.2 kΩ電阻(或其他類似值)
一個168 Ω電阻(將100 Ω和68 Ω電阻串聯(lián))
一個小信號NMOS晶體管(增強模式CD4007或ZVN2110A)
說明
圖1給出了NMOS零增益放大器的原理圖,。
圖1.NMOS零增益放大器
硬件設置
面包板連接如圖2所示。任意波形發(fā)生器1輸出連接驅動電阻R1的一端,。電阻R2連接在晶體管M1的柵極和漏極之間,,電阻R1的另一端也連接至柵極。M1的源極接地,;所以,,M1采用共源配置。
圖2.NMOS零增益放大器面包板電路
程序步驟
波形發(fā)生器1配置為1 kHz三角波,,峰峰值幅度為4 V,,偏置為2 V。連接示波器通道1,,以顯示AWG的輸出W1,。示波器通道2 (2+)的單端輸入被用于交替測量M1的柵極電壓和漏極電壓。
配置示波器以捕獲測量的兩個信號的多個周期,。啟用XY功能,。
使用示波器的波形圖示例如圖3至圖5所示。
圖3.示波器VGATE的波形圖
圖4.示波器VDRAIN的波形圖
圖5.示例:比較VGATE和VDRAIN
問題:
在電路設計中采用零增益放大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您可以在學子專區(qū)博客上找到問題答案,。
作者簡介
Doug Mercer于1977年畢業(yè)于倫斯勒理工學院(RPI),獲電子工程學士學位,。自1977年加入ADI公司以來,,他直接或間接貢獻了30多款數(shù)據(jù)轉換器產品,并擁有13項專利,。他于1995年被任命為ADI研究員,。2009年,他從全職工作轉型,,并繼續(xù)以名譽研究員身份擔任ADI顧問,,為“主動學習計劃”撰稿。2016年,,他被任命為RPI ECSE系的駐校工程師,。
Antoniu Miclaus現(xiàn)為ADI公司的系統(tǒng)應用工程師,從事ADI教學項目工作,,同時為Circuits from the Lab?,、QA自動化和流程管理開發(fā)嵌入式軟件。他于2017年2月在羅馬尼亞克盧日-納波卡加盟ADI公司,。他目前是貝碧思鮑耶大學軟件工程碩士項目的理學碩士生,,擁有克盧日-納波卡科技大學電子與電信工程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