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方正證券研究所2022年2月13日發(fā)布的報告《缺芯,,八大芯片廠視角》,欲了解具體內容,,請閱讀報告原文,,陳杭S1220519110008
9000頁·研究框架·系列鏈接
CPU l 面板 l RF l CMOS l FPGA l 光刻機 l EDA
封測 l OLED l LCD l 設備 l 材料 l IP l 功率 l SiCGaN l 第三代 l 汽車半導體 l 濾波器 l 模擬 l 射頻 基帶 l 大硅片 l PA l MOSFET l 光刻膠 l RISC-VIGBT l NOR l Mini-LED l 代工 l 偏光片 l ODM華為 l 特斯拉 l 小米 l 刻蝕機 l MLCC l 電源管理 高通 l 被動元器件 l CREE l 三星 l MCU l 臺積電DRAM l AIoT l MLCC l 儲能 l 鈉離子 l 電子氣體激光雷達 l SoC l 京東方 l 三安光電 l 北方華創(chuàng)
八大芯片原廠視角:
1、臺積電:22年資本支出400-440億美元
5G和HPC大趨勢下,,臺積電2021年全年營收570億美元,,同比增長25%,驗證2021年行業(yè)需求的強勁增長,。展望2022年一季度,,受到汽車領域和HPC相關需求的持續(xù)復蘇,以及近年來較溫和的智能手機季節(jié)性的影響,,公司預計一季度收入區(qū)間166-172億美元之間,,中點環(huán)比增長7.4%。
5G+HPC結構性需求支撐下,,2021年臺積電花費300億美元資本支出以支持客戶的強勁需求,;2022年,公司資本預算進一步抬高到400-440億美元,。
2,、三星:2022年產能依然緊張
三星2021年資本支出48.2億韓元,其中半導體投資43.6萬億韓元,。存儲方面,,主要用于平澤和西安的產能擴張和工藝遷移,包括基于EUV的15納米DRAM,、第六代V-NAND和P3的基礎設施,;邏輯方面,則集中在平澤先進5納米EUV節(jié)點的產能擴張,。
2022年,,公司將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第一代GAA工藝3GAE的量產認證,并按計劃開發(fā)第二代GAA工藝3GAP,。對于2022年的代工市場,,公司認為由于5G的快速滲透、HPC的強勁需求、IDM不斷增長的外包和供應鏈安全的需要,,預計2022年全球產能供應依然緊張,。
3、中芯國際:22年新增13-15萬片/月等效8吋產能
2021年,,中芯國際全年營收54.43億美元,,同比增長39%;其中,,40nm制程最短缺,,55nm需求也很強勁。此外,,全年新增產能10萬片/月等效8吋,,并完成北京京城項目的主體結構分配,成功實現全年45億美元資本支出計劃,。
展望2022年,公司預計手機和消費品市場缺乏發(fā)展動力,,供需將趨于平衡,,物聯網、電動汽車,、中高端模擬IC等增量市場依舊存在結構性產能缺口,,即全年產能將由全面短缺向安全性、結構性短缺轉變,。而公司也計劃22年資本支出50億美元,,新增13-15萬片8吋等效月產能,其中深圳和京城項目將于今年年底投產,。
4,、華虹:22年再擴3萬片,22Q4逐步釋放
回顧2021年,,公司全年營收16.91億美元,,同比增長73.46%。其中,,隨著12吋產能釋放,,公司獨立非易失性存儲器工藝平臺收入占比從20Q4的1%的高速增長至21Q4的7.4%,全年收入同比增長近658%,。
展望2022年,,行業(yè)產能依然供不應求。公司無錫12吋廠2021年初月產能2萬片,,Q3底實現滿產6.5萬片/月,。2022年,面對下游高景氣需求,,公司12吋廠將再擴近3萬片,,首臺套設備預計3月份搬入,,新增產能將于四季度逐步釋放。
5,、英飛凌:積壓訂單310億歐元,,超2022年收入指導2倍之多
回顧FY2021(2020年10月-2021年9月),英飛凌全年營收110.6億歐元,,同比增長18.7%,;最近的21Q4營收31.6億歐元,同比增速20%,。
展望FY2022,,公司預計全年營收130億歐元上下浮動5億歐元。此前12月底,,公司給到的積壓訂單量已經達到310億歐元,,超130億歐元收入指導的2倍之多,主要原因即受限于產能,,公司無法全部滿足客戶的需求,。從訂單年度分配上來看,310億訂單中預計80%會在2022年交付,,其余20%會在2023年交付,。因此,產能角度來看,,2022年全年產能依然呈現供不應求的態(tài)勢,,尤其汽車領域。
6,、意法半導體:汽車業(yè)務訂單可見度18個月
回顧2021年,,雖然受疫情和供應鏈限制影響,但整體需求非常強勁,,全年營收增長128億美元,,同比增長25%;毛利率從2020年的37.1%增長至41.7%,。
展望2022,,預計全年營收增速16%-20%,增長依然由汽車和工業(yè)電氣化加速帶來的IGBT/MOSFET,、MCU,、ADAS高需求驅動。尤其汽車領域在銷量提升和庫存補充刺激下,,全年預定量持續(xù)保持強勁,,訂單可見度長達18個月,遠超2022年計劃的供應能力。產能方面,,供需不平衡態(tài)勢仍將持續(xù),,至少將到2022年底。
7,、安森美:汽車業(yè)務未來五年復合增速17%
回顧2021年,,全年營收67.4億美元,同比增長28%,;全力加碼汽車和工業(yè)兩大核心高毛利板塊下,,四季度毛利率快速提升至45.2%,超過原先45%的長期目標,,并重新定位長期50%的毛利率目標,。
未來五年,公司預計汽車部分收入復合增速17%,,工業(yè)部分收入復合增速7%,,共同驅動總營收7-9%的復合增長。碳化硅方面,,其長期供貨協議(LTSA)也將于2022年開始執(zhí)行,,下半年實現大幅放量,支撐2022年碳化硅收入翻倍增長,。到2024年,碳化硅承諾收入將超過26億美元,。
8,、德州儀器:300億美金謝爾曼建4座晶圓廠
回顧2021年,德州儀器全年營收183億美元,,同比增長27%,。最近四季度來看,得益于所有行業(yè)的廣泛走強,,工業(yè)部門同比上漲40%,;汽車部門實現高個位數增長;通訊設備上漲25%,,企業(yè)系統(tǒng)相較上一年的疲軟上漲50%,。未來,公司將持續(xù)堅定將模擬和嵌入式,、汽車和工業(yè)放在戰(zhàn)略發(fā)展首位,。
行業(yè)景氣度來看,TI對半導體長期需求充滿信心,。公司認為盡管短期供需失衡會在某個節(jié)點結束,,但是每個下游系統(tǒng)半導體含量的增長趨勢卻毋庸置疑,為此其制定了針對2025年后的制造能力發(fā)展路線圖,即打算總投資約300億美元,,在謝爾曼建造4座晶圓廠,,其中前兩個預計2022年開建,2025年投產,,剩余2座則預計2025年之后投建,。
風險提示:1)行業(yè)景氣度不及預期;2)貿易爭端風險,;3)細分板塊產品價格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