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引用格式: 湯赟,朱疆,,張玉仙,,等. 凝血功能物理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J]. 電子技術應用,2023,,49(3):21-29.
英文引用格式: Tang Yun,,Zhu Jiang,Zhang Yuxian,,et al. Progress on physical methods for blood coagulation detection[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23,49(3):21-29.
0 引言
內(nèi)穩(wěn)態(tài)是所有脊椎動物的一種基本防御機制,涉及兩個互補過程:一個是形成血塊,,改變受損血管的失血狀態(tài),;另一個是在內(nèi)皮修復后發(fā)生血塊纖溶,從而防止血管堵塞和血栓出現(xiàn),。兩個復雜的過程涉及血小板,、內(nèi)皮細胞、白細胞和血漿蛋白等多種物質的相互作用[1],。凝血障礙是一種血液凝固異常的狀況,,嚴重的凝血障礙會引發(fā)出血或血栓性疾病,。因此,凝血的定量評估對于診斷潛在的出血原因,、指導止血治療以及預測手術過程中出血的風險非常重要,。
目前,凝血功能分析主要分為生化檢測和物理檢測,。標準生化檢測主要測量血液中凝血因子的數(shù)量或活性,。然而,樣品的預處理相對復雜,,不同凝血因子的檢測耗時較長,。因此,,生化測試對于急性病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物理檢測主要通過測量凝血過程中物理參數(shù)的改變,評估血液凝固屬性,。相較于生化檢測,,物理檢測節(jié)省了較多的預處理環(huán)節(jié),檢測時間大大縮短,。然而,,在一些物理檢測技術中,裝置復雜性較高,,物理參數(shù)難以定量,,臨床上也還未形成一套精確的標準。
光學相干層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種非侵入性,、高分辨率的三維醫(yī)學成像技術,分辨率可以達到大約10 μm,,在組織中的成像深度可以達到2~3 mm,。研究人員初步嘗試了利用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技術監(jiān)測血液凝固,證明了該技術具有原位凝血檢測,、流動凝血檢測和床旁檢測的潛力,,為血液疾病的診斷和凝血障礙的評估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文詳細內(nèi)容請下載:http://forexkbc.com/resource/share/2000005224
作者信息:
湯赟,,朱疆,,張玉仙,張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光電測試技術及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