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電源技術 > 設計應用 > 功率轉換拓樸架構及EMI噪聲
功率轉換拓樸架構及EMI噪聲
摘要: 所有的電子設備都是以直流電供電的,通常是經(jīng)過 AC 整流,。再由 DC-DC 轉換器轉壓,,轉到負載所需的電壓。目前,,大部份的 DC-DC 轉換器己普遍以高頻率的開關技術為基礎,,有效的高頻率開關一直被視為模塊功率密度大小,性能表現(xiàn)優(yōu)劣的關鍵,。
Abstract:
Key words :

  所有的電子設備都是以直流電供電的,,通常是經(jīng)過 AC 整流。再由 DC-DC 轉換器轉壓,,轉到負載所需的電壓,。目前,大部份的 DC-DC 轉換器己普遍以高頻率的開關技術為基礎,,有效的高頻率開關一直被視為模塊功率密度大小,,性能表現(xiàn)優(yōu)劣的關鍵。開關頻率愈高,,所用的磁性元件和電容愈小,,反應時間更快,噪聲更低,,所需濾波器較細小,。

  但是所有的 DC-DC 轉換器還是會產(chǎn)生電磁干擾 (EMI) 或者噪聲的,而所產(chǎn)生的噪聲水平,,不論是共模的,,差模的或者是輻射噪聲,會因為不同的生產(chǎn)廠,,或者是采用不同的轉換技術而產(chǎn)生很大的差異,,這些差別的根源在于這些噪聲是如何產(chǎn)生的。

  雖然沒有一種功率轉換" title="功率轉換">功率轉換拓樸結構是完美的,,但有些拓樸結構是特別配合某些應用要求的,。市面上有上百種的DC-DC 轉換器,,各有不同的設計和拓撲結構,大體可以歸為兩大類:脈寬調(diào)制式 (PWM) 和準諧振零電流開關 (ZCS) 兩種,。

  要完全了解數(shù)量這么多的拓樸結構是非常艱巨的任務,,本文只著重分析兩種主流拓樸結構的噪聲表現(xiàn)。具體比較固定頻率 DC-DC 轉換器 (PWM) 和變頻準諧振 DC-DC 轉換器 (零電流 ZCS) 的表現(xiàn),。

  脈寬調(diào)制式與準諧振零電流開關的比較  

  脈寬調(diào)制式 (PWM) 模塊的功率密度是有局限的,,因為它需要在工作效率和開關頻率間作取舍。問題的核心在于“開關損耗”,。開關元件在瞬時導通和關斷時,,使電感電流產(chǎn)生不連續(xù)性的狀態(tài),因而產(chǎn)生熱量,。由開關損耗引發(fā)的功耗,,會直接隨著脈寬調(diào)制式模塊的開關頻率增高而增大,直至它變?yōu)橐粋€顯著的耗損成因,,達到了那一點,,效率會迅速減低,開關元件所承受的熱及電能應力變得無法處理,。這種非零電流開關模塊具有開關損耗的屬性,,變?yōu)殚_關頻率障礙,限制了它提升功率密度的能力,。

  準諧振的零電流開關轉換器采用正向開關拓樸,,只在電流經(jīng)過零的時侯才開關,克服了開關頻率障礙,。每個開關周期傳送等量的“能量包”到模塊的輸出端,。每個“開” 與“關”都在零電流的瞬間進行,形成一種近于沒有功耗的開關,。零電流開關轉換器的工作頻率可超出 1 MHz,。它避免了傳統(tǒng)拓樸結構那不連續(xù)性電流的特性;實現(xiàn)“無功耗” 的把能量由輸入傳輸至輸出,,大大減低傳導和輻射噪聲,。

  由 PWM 和 ZCS 轉換器衍生出來的噪聲是有很大分別的。圖1 比較 PWM 和 ZCS 轉換器的傳導噪聲,,很明顯的,,ZCS 轉換器的波形是一個正弦波而不是方波。此外,,由于電流的波形沒有幾乎垂直上升和下降的尖削部份,, 而且諧波含量較低,減少寄生元件的應力,,因而噪聲更低,。相反,,PWM 的輸入電壓是以固定頻率開關 (一般是數(shù)百 kHz),做成一連串的脈沖,,利用調(diào)節(jié)脈沖的寬度來為負載提供正確的輸出電壓及足夠的電流,。滿載時,電流的波形好像是一個方波 (圖2),。

帶共模扼流圈的零電流開關轉換器 (圖左) 和帶濾波器的脈寬調(diào)制轉換器 (圖右) 的傳導輸入噪聲頻譜

圖1 – 帶共模扼流圈的零電流開關轉換器 (圖左) 和帶濾波器的脈寬調(diào)制轉換器 (圖右) 的傳導輸入噪聲頻譜,。

零電流開關和脈寬調(diào)制式架構的電流波形

圖2 - 零電流開關和脈寬調(diào)制式架構的電流波形

  很多電源工程師都以為,濾掉固定頻率轉換器所產(chǎn)生的噪聲比濾掉變頻轉換器的來得容易,,事實剛好相反 1。 這只是“固定頻率”這名詞帶來的錯覺,?;旧鲜莻€“誤稱”。因為兩個架構都同時擁有大體固定頻率的元素,,和因應操作點而改變的不固定頻率元素,。

  轉換器規(guī)格: 48 V 輸入,5 V 輸出,,30A,。  

  圖2 比較電流流到主開關的波型圖,。準諧振轉換器的頻寬或?qū)〞r間 T1 是固定的,,而開關頻率 T2 是可變的。相反,, PWM 轉換器的開關周期是固定的,,而頻寬是可變的。圖3 顯示這兩個拓撲產(chǎn)生的噪聲圖譜,。

PWM (上圖)和零電流開關(下圖)的電流波形和頻譜

圖3 – PWM (上圖)和零電流開關(下圖)的電流波形和頻譜,。注:波形并不按比例繪制。

  然而,,在變頻的設計,,因為它基本上是一個半波整流的正弦波,沒有涉及電流波型的上升及下降陡邊的高頻份量,。因此,,變頻轉換器的波型頻譜幅度較低,帶寬也較窄,。

  在 PWM 變換器,,大部分能量是在固定頻率及其奇數(shù)倍數(shù)﹝諧波﹞上的。一個100 kHz 的 PWM 變換器,,它的傳導噪聲主要在 100 kHz,,有一些在 300 和 500 kHz,。因為它是方波,在10 – 30 MHz 間有明顯的諧波,,也就是高的 di/dt 激發(fā)了轉換器內(nèi)的寄生元件,。需預備足夠的輸入濾波器來濾掉滿載時的 100 kHz 噪聲。這些轉換器的波形,,頻譜噪聲水平較高,,諧波分布范圍較廣。

  顯然,,如要盡量減少DC-DC轉換器的噪聲,,第一個步驟應是選擇一個合適的拓撲架構,如固有共模噪聲較低的零電流開關,。此外,,在噪聲敏感的應用,應避免使用具以下特性的轉換器,。如把控制器件安裝在銅板,,這樣會使把初級控制元件和次級控制元件間,透過銅板產(chǎn)生寄生電容,,因而形成更高幅度的共模噪聲,。

 

  無源 EMI 濾波器

  雖然,電源模塊通常會帶內(nèi)部輸入和輸出濾波器,;但如果要滿足系統(tǒng)要求,,或需要符合認可的規(guī)格如 FCC,以及歐盟有關電源系統(tǒng)傳導到電網(wǎng)的噪聲標準,,便需要外加濾波器,。許多電源工程師會自己動手設計方案,大部份 DC-DC 轉換器制造商會提供詳細的應用筆記,,并派出具豐富知識和經(jīng)驗應用工程師協(xié)助解決這些問題,。此外,還有一些 DC-DC 轉換器的供應商,,提供交流前端和 EMI 濾波器模塊,。使用這些過濾器模塊不僅節(jié)省時間,而且質(zhì)量,,性能比較有保證,。這些 EMI 濾波器是專為配合供應商的轉換器模塊而設計的,只要布線妥當,,把轉換器模塊和濾波器配套使用,, 保證能滿足特定的 EMC 規(guī)格。

  在美國和歐洲,傳導噪聲是按 FCC 和 VDE 標準A 級和B 級限制嚴格規(guī)管的,。在美國,,工業(yè)設備的傳導噪聲應滿足 FCC 標準 A 級要求,家用電器的傳導噪聲應滿足更嚴格的 FCC B 級要求,。在歐洲,,所有國家均要求工業(yè)設備和家用電器符合 EN55022 (或 VDE) B 級標準。

  現(xiàn)時多數(shù)的開關電源的開關頻率在 100 kHz 至   1 MHz 之間,。通常反射到電網(wǎng)之傳導噪聲頻譜上的主要尖峰來自開關頻率之基頻及其諧波分量,。

  這些傳導噪聲標準,如 EN55011 和 EN55022,,規(guī)范了從轉換器反射到電網(wǎng)的傳導噪聲在 150 KHz 至 30 MHz 頻帶間不能超過規(guī)定之上限,。要符合這些要求,所有傳導噪聲,,即頻譜上的尖點部份,,必須低于規(guī)定的限度。

  這些 EMI 濾波器通常是造成一個器件,,(配置與圖4 相似) 。它是一個帶穿孔引腳的器件,,內(nèi)配共模扼流圈和 Y-電容器 (線到地),,另加兩個電感器和一個 X-電容器(線到線)。由 Z1 提供瞬變保護,,這樣子的濾波器有足夠的衰減能力,,可以符合級別 B 的傳導噪聲限制。

符合EN55022

圖4 –符合EN55022,,B級標準的EMI輸入濾波器

  此外,,電容器、電感器,,和濾波器(有源和無源)等器件都是經(jīng)常用來衰減傳導噪聲的 (無論是共?;虿钅T肼? 。下文會討論把各種器件遂一加上后的濾波表現(xiàn),,并提出一種新的 EMI 方案,。

  圖5a 左邊顯示一個 48 V DC-DC 轉換器,在輸入端接上一個差模電容 C1,。 這個單一的 120 ?F,,100 V 電解電容,是用來保持低輸入阻抗,,穩(wěn)定電壓和確保良好的瞬變反應,。它為模塊儲能,應盡量靠近輸入端,達到最佳效果,。

  以這個配置為起點,,圖5a 右邊顯示一個 48 V 輸入,150 W 滿載工作的 DC-DC 轉換器連接一個差模電容后的諧波水平,,以及按級別 A 及 B 要求的EMI 和諧波標準,。明顯地,只加上一個差模電容,,是不能滿足要求的,。

  圖5b 顯示加上旁路電容及差模電容的情形,噪聲水平雖仍未能達到標準,,但已有很明顯的改善,。注意每個接在輸入和輸出端上的旁路電容是與基板接地的。這些電容是業(yè)內(nèi)常用的 4700 pF,,100 V 的 Y-電容,。Y-電容對衰減轉換器衍生出來的噪聲是十分有效的。

  48 V 轉換器滿載時所產(chǎn)生的噪聲是較高的,,它比一個 3.3 V 半載的轉換器要高,。無論如何,在圖5b 可以看到明顯的改善,。

  再加上一個 27 µH 的差模電感 L1,,在圖5c 看到,48 V 轉換器在低頻部份仍然不達標,,噪聲水平還是高于 B 級的限制,。

  圖5d,是用共模扼流圈取代差模扼流圈,,共模扼流圈本身也具差模電感,,可取代差模扼流圈。共模扼流圈可以增大 Y-電容的衰減能力,,因為共模扼流圈對轉換器產(chǎn)生之共模噪聲形成高阻抗,,使噪聲沿著較低阻抗之路徑,經(jīng) Y-電容傳到大地,。

48 V, 150 W DC-DC轉換器接上不同器件的噪聲頻譜

圖5 - 48 V, 150 W DC-DC轉換器接上不同器件的噪聲頻譜,。

a.差模電容 b.旁路電容 c.差模電感 d.共模濾波器 (去掉差模扼流圈)

  48 V 轉換器的噪聲現(xiàn)在只是稍稍高于級別 B 標準,需要稍稍加些濾波器,。3.3 V 轉換器加共模濾波器以后,,無論是滿載或半載,都完全符合級別 B 的標準了,。

  有源 EMI 濾波器,。電子行業(yè)不斷要求產(chǎn)品體積更小巧,,和擁有更多功能,這趨勢已是不可逆轉的,。系統(tǒng)的體積不斷壓縮,,要把更多的功能擠在板上或者是機架內(nèi),儀器之間互相干擾的機會大增,。由于頻率增加和電壓水平下降,,電磁干擾控制,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設計任務,。要把電磁干擾好好的控制,,是十分復雜的事情,整個設計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要用上多種濾波器 (有源或無源的) 來把傳導噪聲管理好,。

  與無源濾波方案比較,有源濾波器可減少共模扼流圈所占用的空間,,令整個元件體積只有1" x 1" x 0.2",,是非常纖薄的表面貼裝的元件??偟膩碚f這方案節(jié)省占用電路板空間,,而且元件很薄,可讓空氣在上面流動,,幫助散熱,。

 

  有源 EMI 濾波器 (見圖6 QPI) 可衰減 150 KHz 至 30 MHz 間的共模及差模噪聲,滿足 EN55022 (CISPR22)要求,。

 有源濾波器 (QP1) 與 DC-DC 轉換器連接圖

圖6 - 有源濾波器 (QP1) 與 DC-DC 轉換器連接圖。

Cin,,C1,,C2,C3 及 C4 的值應由 DC-DC 轉換器生產(chǎn)廠提供,。

  圖7 是連上有源濾波器與沒有連上濾波器的噪聲測試圖,。測試條件按 CISPR22 標準。結果顯示帶載的 DC-DC 轉換器,,它的總噪聲低于 EN55022 級別 B 準波峰檢測水平,,顯示有源濾波器有效的濾掉傳導噪聲。

DC-DC轉換器傳導 EMI 噪聲

圖7- DC-DC轉換器傳導 EMI 噪聲,。

連上有源濾波器 (下圖);沒有濾波器 (上圖)

  選擇和評定 EMI 濾波器時,,設計人員應該留意,他們必須測試濾波器用在他們的產(chǎn)品上的表現(xiàn),,而且測試裝置及條件必須符合其產(chǎn)品所須遵循的 EMI 標準,。在選擇濾波器和合適的設計時,應參考未加濾波器時波幅和頻譜。

  一個產(chǎn)品的傳導噪聲,,應包含差模和共模噪聲,,可能還包括輻射噪聲,那要取決于 EUT 屏蔽和布線屏蔽的測量裝置,。IEC 國際電工委員會的 CISPR 16-2-1,,列明量度傳導干擾的方法。

  濾波器的性能是非常依賴輸入母線和負載阻抗的,。并不能單從零偏壓,,50 ? 插入損耗數(shù)據(jù)推斷出來。濾波元件, 儀器接地,,以及噪聲源阻抗等都會影響最后的噪聲表現(xiàn), 會改變相關頻譜的幅度和相位,。

  有源 EMI 濾波器,可衰減 150 KHz 至 30 MHz 間的共模及差模噪聲,,滿足 EN55022 要求,。它透過感應流向母線的共模電流,在屏蔽板產(chǎn)生低阻抗,,把噪聲引導到產(chǎn)生噪聲的源頭,。當有源 EMI 濾波器按圖6 所示連接妥當,控制回路會主動的驅(qū)動屏蔽腳,,減少在母線內(nèi)的共模電流,,直到共模電流值衰減至如圖7 所示水平。

  1. L. Hsiu, M. Goldman, R. Carlsten, A. Witulski, and     W. Kerwin, “Characterization and Comparison of Noise Generation for Quasi-Resonant and Pulse width-Modulated Conver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Vol. 9, No. 4, July 1994.

此內(nèi)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