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出了基于電路分割技術實現通信系統(tǒng)發(fā)送端根升余弦波形成形濾波器查表法的FPGA結構,,節(jié)省了ROM單元,,討論了其ROM初始化時形波數據的組織方法,,完成了該結構的VHDL實現,,給出了該設計在Modelsim環(huán)境下的時序仿真結果,。通過對仿真結果分析,表明所述的設計方法是可行的,。該設計方案不隨波形樣本數目的增多而使電路系統(tǒng)變得更為復雜,,它所實現的成形濾波器滿足于高速成形的應用需求。
關鍵詞:根升余弦,;成形濾波器,;查找表;FPGA
0 引言
數字通信系統(tǒng)中,,基帶信號的頻譜一般較寬,,因此傳遞前需對信號進行成形處理,以改善其頻譜特性,,使得在消除碼間干擾與達到最佳檢測接收的前提下,,提高信道的頻帶利用率。目前,,數字系統(tǒng)中常使用的波形成形濾波器有平方根升余弦濾波器,、高斯濾波器等,。設計方法有卷積法或查表法,其中:卷積法的實現,,需要消耗大量的乘法器與加法器,,以構成具有一定延時的流水線結構。為降低硬件消耗,,文獻提出了一種分布式算法(Distributed Arithmetic,,DA)的濾波器設計結構。它將傳統(tǒng)的乘,、累加運算轉化為移位,、累加運算,當運算數據的字寬較小時,,極大地降低了硬件電路的復雜度,,提高了響應速度;當運算數據的字長較長時,,因其需要更多的移位迭代運算而不適合高速處理的需求,。為此,文獻提出了采用濾波器的多相結構與改進DA算法相結合的一種設計方法,。當考慮ISI碼元數目較多時,,該設計所需要的ROM表個數就會增多,同時訪問ROM所需的地址的產生電路就會變得更為復雜,。文獻提出了采用存儲器分割技術,,可以降低ROM單元的數量,但是它是以增加系統(tǒng)的復雜性與響應時延,、信號毛刺為代價的,。文獻在濾波器設計時采用了CSD編碼,雖然減少了乘法運算,,但是需要設計CSD編解碼電路,。
文中論述的是二進制基帶信號的連續(xù)查表法平方根升余弦波形成形濾波器(SRRC)的FPGA實現(滾降系數取0.22),取沖擊響應截斷時間為8T,,每T內樣點數為8個,,所用ROM單元數為2(8+3),每單元數據為16 b有符號整型數,。查找ROM表所需11 b的地址由一個長8 b的數據移位寄存器與一個模8的采樣時鐘計數器鏈接而成,。給出了設計在Modelsim 6.3下的時域仿真波形,經與理論相比較,,文中的設計方法是可行的,,且當二進制碼元的碼間干擾數增多(碼間樣點增加)時,地址電路簡單增長即可(不影響響應時間),,便于FPGA的實現,。
1 二進制基帶信號平方根升余弦成形原理
實際系統(tǒng)中,,廣義信道傳遞函數H(f)由發(fā)送濾波器HT(f)、信道HC(f),、接收濾波器HR(f)三部分共同構成,,即:
根據乃奎斯特第一準則,當H(f)幅頻特性滿足的滾降系數為α升余弦濾波器特征時,,可以實現無ISI傳輸時刻降低對采樣時鐘精度的要求,,當信道噪聲可以忽略時,取HC(f)≈1,,按照接收濾渡器的輸出信噪比最大準則,有:
式中:T為輸入碼元的周期,;α為滾降系數,。記f0=1/(2T),由式(2)可推出滾降系數為α平方根升余弦沖擊響應為:
其時域響應如圖1所示,。在數字化波形成形時,,為確保h(t)采樣后的h[n]保持第一類線性相位,舍去h(t)|t=0樣點,,同時對N(偶數)點h[n]右移N/2,。文中采用的h(t)中t∈[-4T,4T],,采樣間隔為T/8,,于是,采樣后根升余弦成形濾波器的64個歸一化h[n]如表1 所示,。
設發(fā)送端傳遞的二進制數據是{…,,a-4,a-3,,a-2,,a-1,a0,,a1,,a2,a3,,a4,,a5,…},,則發(fā)送濾波器的輸出如圖2所示,,該波形函數可表示為:
可以看出,當前傳遞信息{a0}時刻對應的波形信號的上升沿y[1..8]分別由h-4[57..64],,h-3[49..56],,h-2[41..48],,h-1[33..40],h0[25..32],, h1[17..24],,h2[9..16]與h3[1..8]線性表示,如式(5)所示:
2 二進制基帶信號平方根升余弦成形濾波器的FPGA實現
在分析文獻的基礎上,,文中波形成形濾波器的實現采用的查表法結構如圖3所示,。其中,ROM單元存儲待成形的數據與成形濾波器的沖擊響應的卷積結果,。模8計數器的工作時鐘速率是待成形數據速率的8倍,。待成形數據從8位移位寄存器的低位移入后,選擇ROM表中的數據塊da-ta i,,同時模8計數器C從(000)2~(111)2計數,,并用該計數結果C(j)選擇輸出data i中的y[j]。當計數器C計數歸零時,,新的待成形數據從低位移入8位移位寄存器,。該設計的一個優(yōu)點是:ROM表中的數據在計算時,ai可采用雙極性碼,,而查找表地址產生電路使用單極性碼,。文中設計時,波形數據的計算采用了反邏輯,、雙極性,、不歸零碼,即輸入信息符號序列{0,,1)映射為{+1,,-1),持續(xù)時間不變,。
2.1 連續(xù)查找表法的一種改進實現
由圖3不難實現采用本文的波形成形設計方案,,共需要的ROM單元數目達2 048個。為此,,可采用電路分割技術,,將圖3所示的8位移位寄存器輸出的高8位地址同時給一個11位的中間寄存器,該中間寄存器的高8位又分為高4位與低4位,,分別用于查找兩個各具有16個單元的ROM表,,之后再將各自的輸出相加,此時消耗的ROM單元數共為256個,。采用分割技術時,,模8計數器、中間寄存器,、ROM表三個部分的工作時鐘相同,。
2.2 根升余弦成形濾波器的VHDL實現
文中所述濾波器是在Modelsim 6.3d環(huán)境下采用VHDL實現的,。Quarts環(huán)境中以文本方式調用LPM_ROM宏功能模塊,定制ROM元件data_ rom_16,,元件的地址寬度分別是4 b,,輸出數據字寬同為15 b。加法器的輸出字寬16 b,。實現的部分VHDL代碼如下:
2.3 Modelsim時序仿真結果
Modelsim環(huán)境不能直接對mif格式的ROM初始化數據進行仿真,,應在QuartsⅡ環(huán)境下先打開mif文件,再另存為hex格式,,然后在Modelsim環(huán)境下編譯后即可仿真,。同時,如此操作又可將負值數據轉為補碼表示,。Modelsim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其中clk的周期為160 ns,正好是一個din碼元的寬度T,,系統(tǒng)中地址產生電路的時鐘周期是20 ns,以確保在一個碼元持續(xù)時間內系統(tǒng)有8個樣點輸出,。從圖4中發(fā)現,,一個碼元成形后波形值延遲6T。
3 結論
文中所述的基于電路分割技術的查表法,,實現通信系統(tǒng)發(fā)送端根升余弦滾降成形濾波器的FPGA實現方法簡單可行,,且當截斷碼元數目增多時或碼內樣點數目增加時,僅通過改變地址移位寄存器的長度或計數器的長度與ROM的長度即可,,不至于使電路的復雜度成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