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移動芯片市場約90%的市場份額,高達90倍的市盈率——來自英國的ARM公司憑借其獨特的“ARM生態(tài)系統”,,讓芯片巨頭英特爾在新興的移動市場幾乎無地自容,。
不僅如此,ARM公司還引來英特爾的傳統盟友微軟的投懷送抱,。9月13日,,微軟發(fā)布Windows8之際,也宣布未來將同時支持ARM架構,。
與此同時,,ARM的董事和一眾高管正遠在中國,首次在這個全球最具增長潛力的移動應用市場,,召開其全球董事會,。借此,,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ARM公司全球CEO沃倫·伊斯特(Warren East)。
“PC是我們不太感興趣的市場”
《21世紀》:ARM最新財報顯示出了很好的成長性,,增長主要來自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這種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xù)性?
沃倫·伊斯特:當然,。但是要看到這只是未來重要趨勢的一部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市場份額正在逐步提高,,他們都是移動計算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我們會看到還有很多其他不同產品,比如電子書,、索尼雙屏手持設備等,,這些都可能是未來很好的增長點。但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是最大的增長,。大趨勢就是互聯網的消費,。
《21世紀》:你如何評價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交易?從專利角度看,,這起收購能給Android生態(tài)系統帶來怎樣的變化,?
沃倫·伊斯特:我不知道谷歌收購的真正意圖是什么,。如果說意圖是為了專利來支持Android系統,,那么這筆交易的意義對ARM來說是非常積極的,對生態(tài)系統也是好事,。如果他們是想制造手機,,也許會有一些廠商有想法,比如有些可能會轉向微軟的操作系統,。但是對ARM來說同樣是好事,,企業(yè)之間的競爭能夠激發(fā)創(chuàng)新。
這個收購案的影響現在還看不清,,也不知道結果是好是壞,。我想Android系統仍然會被廣泛使用。ARM將繼續(xù)與谷歌進行緊密合作,。
《21世紀》:你如何評價目前智能手機領域主流的幾大操作系統,?
沃倫·伊斯特:手機操作系統市場很大,目前主流的是4-5個操作系統,。我想過了五年后,,仍會保持這樣的數量,但是會有一些變化,。目前這個市場由美國企業(yè)占據統治地位,,但是感覺未來可能會給亞洲市場一些機會,。
《21世紀》:關于ARM與微軟的合作,有人認為這是為ARM進軍PC市場掃清了障礙,,你們會進入PC領域搶奪英特爾的市場么,?
沃倫·伊斯特:很顯然,Windows系統中ARM架構的缺失對微軟來說是發(fā)展移動市場的一個障礙,。更長遠來看,,未來電子產品發(fā)展的趨勢是“互聯”高于“計算”,這種趨勢不僅出現在消費產品里,,也會同時出在工業(yè)應用方面,。這是一個“幾十億規(guī)模”的市場。我相信微軟也看到了這樣一個趨勢,,也看到了ARM在這個領域占有絕對比重和優(yōu)勢,。微軟希望在這個市場里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合作是很自然的事情,。
PC市場是我們不太感興趣的市場,。它不會死,但是也不會再大幅增長,。我們沒有一個好的理由是一定要在PC領域要做什么,。ARM架構芯片的出貨量2010年60億片,遠遠高于英特爾在PC市場的出貨量,,今年我們預計出貨量可能達到70億片,。PC的發(fā)展對我們來說是有益的,但是PC市場本身對我們來說不是最重要的市場,。移動計算發(fā)展最近幾年發(fā)展很快,,ARM有很大優(yōu)勢。
獨立的ARM對業(yè)界更有益
《21世紀》:英特爾最近正在努力研發(fā)相關產品試圖搶奪移動計算市場,,比如推出“ultrbook”,,你對此感到擔心么?
沃倫·伊斯特:英特爾對我們當然是很大威脅,,因為英特爾是很有能力的公司,。但是我們相信,ARM有最好的技術和更好的商業(yè)模式,。英特爾的商業(yè)模式適合PC市場,,但是ARM的業(yè)務模式更適合移動計算市場,是帶領整個業(yè)界獲利的模式,。ARM的商業(yè)模式使得制造商有更多選擇,。中國前20大設計公司都采用ARM的架構,獲得了更寬廣的機會,。
英特爾看起來總是富有進攻性,。這是因為他們擁有更多資源,。比如花3億美金做“ultrbook”。但是我們不可能做這個事,。我們更多關注與合作伙伴的互動發(fā)展,,幫助他們更好制造產品進行競爭。我們的目標也不僅僅在手機,,我們關注整個數字世界,。我們必須要把錢花在與更多合作伙伴合作,開發(fā)更多市場新產品上,。
盡管英特爾花了很多力氣希望說服投資人使得PC和筆記本市場仍有發(fā)展,,但是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并不這樣認為。在PC市場有一些小型尺寸的東西推出,,比如ultrbook,,并不代表任何本質變化。對消費者來說,,需要更小更輕更便宜的產品,。
《21世紀》:外界傳說十多年來你一直在游說AMD使用ARM的處理器,結果如何,?你這么做是出于什么樣的戰(zhàn)略考慮,?
沃倫·伊斯特:AMD是大型半導體公司中極少數沒獲授權ARM授權的公司。目前換了管理團隊,,但是我們不停討論,。AMD的業(yè)務是和X86聯系在一起,他們也一直希望在那個市場獲得成功,。但是未來是否會成功,,由他們的戰(zhàn)略決定,,我們等待他們的態(tài)度,。
《21世紀》:博通最近以37億美金收購了一家多核公司NETLOGIC,你如何評價這個收購行為,?
沃倫·伊斯特:并購經常在發(fā)生,。對我們來說,小公司被收購通常評價都是積極的,。因為這樣可以在兩個公司形成一種協同效應,。
《21世紀》:ARM現在在業(yè)界紅得發(fā)燙,但是規(guī)模并不大,,適合被并購,。你認為ARM有沒有可能成為潛在收購的目標?
沃倫·伊斯特:可能性一直存在,。但是我們相信,,ARM的獨立對工業(yè)界來說是最好的,。因為如果一個公司購買ARM,其他使用ARM技術的公司會有抵觸心理,。收購ARM對任何公司來說,,并不會帶來真正戰(zhàn)略上的獲益。收購之后,,其他合作伙伴很快就會去尋找一個替代技術,。ARM獨立的業(yè)務模式可以幫助所有客戶和伙伴非常便捷地獲得技術,成本更低,。
《21世紀》:ARM的芯片功耗低,,但也有人批評說計算性能弱,針對此你們有何計劃,?現在云計算很熱,,有計劃進入服務器市場嗎?
沃倫·伊斯特:這種說法并不確切,。我們并沒有限制產品在性能上有更好的表現,。我們之前一直關注于手機市場,手機產品尺寸和電池容量都是固定的,。消費者不喜歡使用的時候一直充電,。所以我們設計產品要更多考慮功耗。但這并不代表我們的產品不能跑得更快,,我們也能跑到2G,、2.5G,但是也帶來了功耗的提升,,消費者能否接受是個問題,。
云計算是我們很關注的市場,現在我們也在做服務器產品的投資,。
《21世紀》:目前對ARM來說最大的挑戰(zhàn)是什么,?
沃倫·伊斯特:挑戰(zhàn)還是很多的,電子世界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我們現在所提供的產品,,不但能夠覆蓋MCU,同時還要運用在云計算這類服務里面,,還要跟軟件生態(tài)系統進行合作,,幫助軟件合作伙伴開發(fā)出符合未來需求的軟件。
我們的授權從0.5美金到上百美金,,要提供很多不同選擇,,每個合作伙伴要求不同,我們要提供多樣化服務,,對ARM來說就是要投資,、要管理,。如何更好管理覆蓋面這么廣的產品路線圖,是個很大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