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設計應用 > DSP的雙電源解決方案
DSP的雙電源解決方案
摘要: DSP的雙電源解決方案,DSP的供電電路設計是DSP應用系統(tǒng)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TIDSP家族(C6000和C54xx)要求有獨立的內核電源和I/O電源,如TMS320VC5402,,它的內核電壓是1.8V,,I/O電壓是3.3V,。由于DSP一般在系統(tǒng)中要承擔大量的實時
關鍵詞: DSP 雙電源
Abstract:
Key words :

      DSP的供電電路設計是DSP應用系統(tǒng)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TIDSP家族(C6000和C54xx)要求有獨立的內核電源和I/O電源,,如TMS320VC5402,,它的內核電壓是1.8V,I/O電壓是3.3V,。由于DSP一般在系統(tǒng)中要承擔大量的實時數據計算,,在其CPU內部,頻繁的部件開關轉換會使系統(tǒng)功耗大大增加,。所以降低為DSP內部CPU供電的核心電壓無疑是降低系統(tǒng)功耗的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雖然TI的DSP不要求內核電源和I/O電源之間有特殊的上電順序,,但是假如有一個電源低于正常的工作電壓,設計時就要確保沒有任何一個電源在這個時間段處于上電狀態(tài),,如果違反此規(guī)則,,將嚴重影響器件的長期可靠性。另外,,從系統(tǒng)級考慮,,總線競爭就要求按順序上電。這種情況下,,內核電源的上電就應當同步或提前于I/O控制器,。

  講究供電次序的原因在于:如果只有CPU內核獲得供電,周邊I/O沒有供電,,對芯片是不會產生任何損害的,,只是沒有輸入/輸出能力而已;如果反過來,,周邊I/O得到供電而CPU內核沒有加電,,那么芯片緩沖/驅動部分的三極管將處于一個未知狀態(tài)下工作,這是非常危險的,。在有一定安全措施保障的前提下,,允許兩個電源同時加電,兩個電源都必須在25ms內達到規(guī)定電平的95%,。


  1 輸入電壓等于3.3V的情況

  1.1 使用場效應管和有PG引腳的直流電壓轉換器

  這種方案是所有方案中最簡單的一種,。它用一個P溝道的場效應管作為電源分配開關。這種方法要求直流電壓轉換器具有PG(Power Good)引腳,。在核電壓輸出未到達額定值之前,,PG引腳一直輸出為高。當核電壓輸出達到額定值后,,PG引腳變低,,驅動場效應管打開,把外部3.3V電壓加到DSP的I/O上,。所以,,這種方法可以保持正確的上電順序。

 

  斷電時的情況則比較復雜,,有很多因素將會影響斷電的順序,,如負載電流的驅動能力、電容的大小等,。不過一種可能的順序是:在去除了外部3.3V的電壓后,,直流電壓轉換器的輸出電壓降低,同時PG引腳變高,,關閉了場效應管,,去除了DSP的I/O電壓,。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因為PG引腳是漏極開路輸出,所以要在源極與柵極之間加一個電阻,,以確保當PG引腳變成高阻時,,場效應管能夠關閉。

  1.2 使用場效應管和電源監(jiān)測芯片

  如果直流電源轉換器沒有PG管腳,,則可以使用電源監(jiān)測芯片(Supply Voltage Supervisor,,SVS)來完成這個功能。這樣不僅可以很好地保證上電和斷電的順序,,還可以實現對DSP的復位,。

  在這個電路里,,SVS負責監(jiān)測外部輸入電壓,。上電時,當3.3V電壓超過SVS的門限電壓200ms后,,RESET引腳輸出為低,,驅動場效應管工作,把外部的3.3V電壓加到DSP的I/O上,。這里假設直流電源轉換器的響應時間小于200ms,。

 

  在斷電時,當去除3.3V的外部電壓后,,SVS檢測到并馬上輸出一個RESET高,,關閉場效應管,這樣就可以保證在去除核電壓前去除I/O電壓,。同樣,,這里也有一個假設,那就是在3.3V的電壓衰減后,,直流電壓變換器還能持續(xù)輸出很短時間的電壓,。當然,這也是一個合理的假設,。
  在這個電路里,,TPS3824-33專門用來監(jiān)測3.3V電壓。這一系列的芯片可以監(jiān)測1.1V到6V的電壓,,同時,,SVS還有看門狗引腳WDI供設計者使用。SVS內部集成了一個帶電復位生成器,,只要其自身的供電電壓在1V以上,,就可以保證輸出有效的RESET信號。一旦監(jiān)測電壓低于閾值電壓時,,復位邏輯輸出被激活并使處理器復位,。
  如果直流電壓轉換器有PG引腳,,則可以如圖2所示:把PG引腳和RESET引腳用一個與門相連,輸出到DSP的RESET引腳,。當SVS的RESET引腳輸出為低,,或者DC/DC的PG引腳輸出為低(表示現在電源輸出未達到正常),都將實現對DSP的復位操作,。2 輸入電壓高于3.3V的情況

  由于輸入電壓高于3.3V,,所以在電路中還必須使用電壓調節(jié)器。這里選用的是TI的低壓差電壓調節(jié)器(LDO),,在實際設計中選用具體的LDO時,,還要考慮輸出電流的驅動能力等因素。在TI的網站上有為C5000和C6000系列推薦的電源系列,。

  2.1 帶有PG引腳的低壓差電壓調節(jié)器

  這種方案要求低壓差電壓調節(jié)器具有ENABLE引腳,,直流電壓轉換器具有PG引腳。在上電時,,當直流電壓轉換器輸出正常電壓后,,PG引腳變低,使能LDO的ENABLE引腳,,LDO工作,,輸出DSP的I/O電壓,這樣就可以讓I/O電壓的上電電壓滯后于核電壓的上電,。這里的直流電壓轉換器可以是LDO也可以是開關電源,,這取決于輸出電流的要求。

  同樣,,在斷電時由于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將無法保證準確的斷電順序。一種可能的順序是:當去除外部3.3V電壓后,,直流電壓轉換器輸出衰減,,同時PG 引腳輸出為高,關閉LDO,,去除DSP的I/O電壓,。對于特定的某一系統(tǒng),需要通過試驗來確定準確的斷電順序,。TPS76733有一個加電啟動的POR (Power-on-Reset)引腳,,它與DSP的RESET引腳直接相連。

 


  2.2 低壓差電壓調節(jié)器和SVS

  如果對核電壓供電的直流電壓轉換器沒有PG引腳,,則需要使用SVS來實現對I/O電壓的延遲,。這種方案與1.2小節(jié)介紹的方案很類似。在上電時,當輸入電壓超過閾值電壓200ms后,,RESET輸出高,,使能LDO輸出I/O電壓。在斷電時,,當外部電壓衰減后,,SVS的RESET輸出高,關閉 LDO從而關閉I/O電壓,,而直流電壓轉換器仍然可以持續(xù)供電很短的時間,,這樣就保證了斷電的正確時序。在這里,,SVS選用的是TPS3824-50,,專門用來監(jiān)測5V的輸入電壓。

 

  如果對核電壓供電的直流電壓轉換器有PG引腳,,則若成本允許,,也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同時還可以實現對DSP的復位,。把SVS的RESET引腳和DC/DC的PG引腳通過一個與門相連,,輸出到DSP的RESET引腳,,具體電路可以參考圖2,。

  3 結束語

  本文從總體上介紹了DSP的雙電源解決方案,但是針對具體的電源要求,,如最大輸出電流,、輸出紋波電壓、電源效率,、輸出電壓容差等,,都必須在電路設計和電源芯片的選擇上加以考慮。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沒有包括必須的退耦電容,。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