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258-7998(2012)09-0008-03
隨著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處理信號的帶寬變得越來越高,。為了滿足對較寬頻域范圍內的高頻周期,、瞬態(tài)非周期信號的準確、實時處理,,必須要有一種高采樣率,、高分辨率的信號采集模塊,以便完成對高速,、復雜信號的快速采樣,、存儲和傳輸。本文中提出的高速信號采集存儲及光纖傳輸系統(tǒng)采用Altera公司的Stratix IV處理平臺,,主要完成高速數據流分組,、寬帶數字下變頻,以及可變帶寬的信道化濾波等數字信號實時預處理工作和控制,;實現對DDR2 SDRAM SODIMM內存條的控制,,完成本地數據的緩存操作[1];實現64 bit的CPCI接口,,完成與上位機的通信功能[2],;實現高速數據的光纖傳輸。該系統(tǒng)集成度高,,性能穩(wěn)定,,有著較好的應用前景。1 系統(tǒng)方案設計
本設計中數據采集模塊采用2個12 bit的A/D(AD9434BCPZ-500)進行數據采集,。系統(tǒng)主要是對所采集數據進行處理,,包括數字下變頻、FFT變換等工作,,并把處理后的數據先存入1 GB的DDR2 SDRAM SODIMM中,,采集一定容量后就不再往DDR2 SDRAM存數據,等待上位機讀取DDR2 SDRAM內存中的數據后再繼續(xù)存取,。上位機通過CPCI接口讀取數據,,并對讀取的數據進行頻譜分析、包絡解調和實時顯示,。當操作者觀測到數據穩(wěn)定可以進行遠距離傳輸時,,便通過上位機發(fā)出啟動傳輸命令,,傳輸通路被使能,光纖高速傳輸部分開始工作,,從而開始數據高速傳輸,。應對數據傳輸速率大于數據采集速率的情況,在數據發(fā)送模塊中增加數據整合操作,,并對整合后的數據進行異步緩存,,用來解決數據的跨時鐘域問題。整合后的數據按照FC協(xié)議標準打包成幀[3],、8B/10B編碼,、和高速并/串轉換,最后通過光模塊把高速串行數字信號轉換為光信號進行傳輸[4-5],。系統(tǒng)總體方案圖如圖1所示,。
2 主要FPGA邏輯模塊設計
2.1 FPGA邏輯設計總體方案
如圖2所示,整個系統(tǒng)以FPGA為核心[6],,FPGA的工作可以劃分為邏輯控制和數據傳輸兩大部分,。FPGA通過PCI 9656接收上位機的控制命令字,控制A/D采集,、數據傳輸的工作,,并協(xié)調整個系統(tǒng)的工作;同時FPGA要上傳A/D采集到的數據,。
2.2 PCI 9656本地接口以及系統(tǒng)控制邏輯模塊
首先當PCI 9656獲得來自PCI總線的寫命令和寫數據之后,,開始向本地請求總線控制權;得到總線控制權后,,ADS信號向下跳變,,持續(xù)一個周期的負電平,同時送出本地寫地址和寫數據,,寫信號有效一個時鐘周期后,若本地總線返回的Ready#信號為低電平,,說明本地已接收到了數據,,PCI9656就會送出下一個寫地址和寫數據;若該信號為高電平,,則上一個寫地址和數據將會繼續(xù)保持,,直到該信號轉為高電平[7-8]。
2.3 A/D采集數據接收模塊
數據采集卡使用TI公司最高采樣率為500 MS/s的12 bit AD9434BCPZ-500芯片,,該芯片在500 MS/s采樣率下的隨路時鐘是500 MHz,。在FPGA內部用A/D的隨路鐘可以對采樣數據進行解串,為了降低數據輸入速率,,以面積換速度的原則,,選用4倍LVDS解串,輸出解串時鐘為125 MHz,數據寬度為48 bit,。解串后48 bit并行數據相鄰12 bit按位交錯,,需要重新進行排列組合,使其高低12 bit分別為一個完整數據,。
2.4 DDR2 SDRAM控制器及本地接口邏輯設計
2.4.1 DDR2 SDRAM控制器本地讀邏輯
當PCI 9656以DMA方式讀取本地DDR2 SDRAM中的數據時,,該模塊向DDR2 SDRAM控制器發(fā)送讀數據請求信號local_read_req,同時將讀地址送出,。當DDR2 SDRAM控制器輸出的local_rdata_valid信號有效時,,表示讀數據已送出,此時鎖存這些數據,,并將這些數據送出給PCI 9656,。判斷l(xiāng)ocal_ready信號,如果該信號有效,,則可繼續(xù)向DDR2 SDRAM控制器發(fā)送讀請求,;如果該信號無效,則等待直到信號有效再發(fā)起讀請求,。直到PCI 9656讀空DDR2 SDRAM中的數據[9-10],。
2.4.2 DDR2 SDRAM控制器本地寫邏輯
A/D采集的數據先存入兩個異步FIFO中,兩個FIFO作乒乓操作,。當其中的一個FIFO滿時,,向DDR2 SDRAM控制器本地發(fā)出寫DDR2請求。本地控制器在接收請求以后,,發(fā)出FIFO固定深度字節(jié)數的請求,,然后回到等待FIFO空狀態(tài),當接收到空信號后,,跳回等待寫狀態(tài),,等待FIFO再次滿。如此反復,,直到寫滿固定的容量后跳回IDLE狀態(tài)[11],。狀態(tài)轉換如圖3所示。
2.5 基于FC協(xié)議的光纖傳輸機制設計
2.5.1 幀的生成
幀的構成包括起始界定符,、幀頭,、數據載荷區(qū)、CRC校驗位和終止界定符幾個部分,。幀生成模塊在狀態(tài)機的控制下,,在不同的階段,完成相應幀的組裝過程,。發(fā)送的幀包括PLOGI(登錄幀),、LOGO(注銷幀)和數據幀,。幀生成模塊內部功能結構如圖4所示。
3 系統(tǒng)調試及結果分析
本系統(tǒng)采用Altera公司的Stratix IV GX系列芯片,設計經Quartus II 10.1全編譯,。由其編譯報告可知該硬件系統(tǒng)的實現占用了較少的硬件資源,,這為以后實現多路光纖通道傳輸的設計提供了足夠的資源。因本系統(tǒng)有兩個光纖端口,,所以在測試時采用自測試模式,,用一個作為發(fā)送口,另外一個作為接收端口,,同時本地只使能一路A/D?,F對60 MHz的中頻調制信號采集、傳輸,、接收后給上位機,,上位機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譜分析和解調,測試結果如圖6所示,。
從圖6可以看出,,上位機顯示的是接收端接收到的正弦波(調制波)的信號波形,與發(fā)送前監(jiān)測的原始數據波形一致,。說明系統(tǒng)能正確恢復采集到的信號,,基本滿足設計要求。
本文在研究了光纖通道協(xié)議的幀結構及不同服務類型的交互方式的基礎上,,參考了光纖通道協(xié)議第三類服務,,結合當前自動測試系統(tǒng)的應用需求,設計了一個基于光纖的高速信號采集,、存儲及光纖傳輸系統(tǒng),。DDR2 SODIMM內存條和光纖傳輸技術的應用使得系統(tǒng)成本得到降低,且系統(tǒng)的主要數據處理,、控制和傳輸協(xié)議都在FPGA中實現,,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統(tǒng)復雜度,使得系統(tǒng)性能,、集成度和穩(wěn)定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時增加了系統(tǒng)設計的靈活性。
參考文獻
[1] JEDEC Standard No.21C.200-Pin DDR2 SDRAM unbuffered SO-DIMM design specification[S].2008.
[2] Agilent.U1080A acqiris high speed CPCI digitizer with onboard FPGA processing[A].2012.
[3]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Rev 1.90).Fiber channel-framing and signaling(FC-FS).FC-FS Draft Standard[S].2003:62-70.
[4] 李霖.基于光纖通道的LVDS視頻數據傳輸系統(tǒng)接收端設計與實現[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09.
[5]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Rev 1.90).Fibre channel-link service(FC-LS).FC-LS Draft Standard[S].2006.
[6] Altera.Stratix IV Device Handbook[A].2009.
[7] 黃紹錦.基于CPCI總線的中頻信號處理模塊的設計[D].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08.
[8] SFF Committee.SFF-8431(Revision 4.1).SFF-8431 specifications for enhanced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 module SFP+[S].2009.
[9] 周楠,王志剛.數據采集卡光纖高速收發(fā)模塊的設計[J].光通信技術,,2011(12):28-31.
[10] PCI-SIG.PCI Local Bus Specification(Rev.2.2)[S].1998.
[11] 任穎.DDR2 SDRAM在高端數字存儲示波器中的應用[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