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258-7998(2013)09-0057-04
模擬集成電路中廣泛包含著電壓基準和電流基準源,。提供參考電平的基準源,,其性能直接影響整體電路的性能穩(wěn)定。因此,,設計寬輸入范圍,、高精度、低溫度系數(shù)的帶隙基準源具有重要意義[1],。
本文設計了一種高精度基準電壓源,,電路首先使用Wilder結構,,實現(xiàn)高電壓轉化為低電壓,其后為啟動電路,,再接一個帶有高階曲率補償的帶隙基準源,,實現(xiàn)曲率補償,使基準具有低的溫度系數(shù),。
1 帶隙基準電路
本文提出的帶隙基準電路如圖1~圖3所示,。電路由高壓轉低壓模塊、啟動電路模塊,、帶曲率補償?shù)膸痘鶞屎诵哪K3部分組成,。
1.1 高壓轉低壓模塊
如圖1所示,本模塊所有MOS管均采用耐高壓器件,,并提出Widlar電路結構,,可以將10 V~25 V高電壓轉換為4.0 V低電壓,供給后續(xù)模塊使用[2-3],。
(1)啟動階段分析
VIN電壓逐漸升高,,將會開啟MNDB1與MNDB2管,使得電流流入電阻R3與R4從而開啟三極管NPN1與NPN2,;NPN1的集電極電壓升高,,從而開啟NPN9管,并控制MNDB3管,,使SVIN電壓正確建立,。
(2)工作原理
電路啟動后,NPN9為Widlor結構電路提供負反饋,,使環(huán)路穩(wěn)定,;電容C1A提供補償,增加環(huán)路穩(wěn)定性,。如圖1所示,,負反饋回路使NPN1的集電極和NPN2的集電極電流相等。對于一個雙極型器件,,可以得到:
1.2 啟動電路模塊
啟動電路的作用在于使帶隙基準電路脫離簡并點,,使基準電路正常上電工作[4]。如圖2所示,,芯片上電時,MP1,、MP2 和MP3管開啟從而使MP4與MP5支路開啟,,為基準提供電流偏置。此時基準開始啟動,,啟動階段MP10與MP11管形成差分對,,比較LB4與基準輸出電壓VOUT的大小,。在基準建立時LB4上的VBE電壓大于基準輸出電壓VOUT,因此MN3管開啟,。將LB1電位拉低,,如圖3所示,開啟MP12,、MP13和MP14管,。當基準正常工作后,VOUT電壓比LB4電壓高,,關斷MN3,,基準啟動完成。
1.3 帶曲率補償?shù)膸痘鶞屎诵哪K
傳統(tǒng)的帶隙基準只是對VBE的一次項進行補償,。這種補償精度較低,,一般的傳統(tǒng)的帶隙電壓基準的溫度系數(shù)約為30 ppm/℃,要是帶隙電壓基準的精度繼續(xù)提高,,就必須對VBE的高階進行補償[5],。
本文設計了一種補償簡單的帶隙基準電路。該電路特點是器件少,,占用面積小,,只需在傳統(tǒng)的帶隙基準電路的基礎上,利用PN結二極管的伏安特性,,通過添加一個串聯(lián)的電阻R13和二極管NPN8,,再與電阻R14并聯(lián)實現(xiàn)。在補償電路中,,晶體二極管兩端電壓被偏置在導通電壓0.7 V左右即可實現(xiàn)高階曲率補償,。
由晶體二極管的溫度特性可知,二極管兩端正向導通電壓隨著溫度的升高而略有下降,,即晶體二極管正向導通電壓具有負溫度系數(shù)[6-7],。隨著溫度升高,二極管兩端電壓相應降低,,電阻R13兩端電壓略有上升,。正是利用了晶體二極管的這種特性,當補償電流注入PTAT電流后,,抵消了電流中所含的高階非線性項,,實現(xiàn)了高階曲率補償。
如圖3所示,,由于晶體二極管正向導通電壓具有負溫度特性,,隨著溫度的提高,晶體二極管NPN8導通電壓下降,,通過二極管NPN8電流發(fā)生變化,,與PTPA電流相疊加,,達到高階曲率補償?shù)哪康摹?br/>
LB1與電路啟動模塊相連,啟動完成后,,與啟動模塊斷開,。圖4所示為運放OP1模塊,電路采用電容CC1和調零電阻RC1串聯(lián)補償?shù)姆椒?,可提高電路穩(wěn)定性,。
下面分析圖3中電阻R13、R14及NPN型二極管對電路的補償作用,。與高壓轉低壓模塊分析方法類似,,電阻R9=R10,VLB5=VLB6,,由式(3)可以得到電阻R11上的電壓
本文主要設計了一種輸入電壓范圍寬,、高階曲率補償結構簡單、溫度特性較好的帶隙基準源,。在0 ℃~120 ℃溫度范圍內,,其基準溫度系數(shù)為0.501 ppm/℃;在輸入10 V~25 V時,,輸出電壓擺幅為31.49 mV,。從而實現(xiàn)了輸入電壓范圍較寬、精度較高的設計要求,,適用于對精度要求較高的A/D,、D/A轉換器等元件中[8]。
參考文獻
[1] 馮全源.帶曲率補償?shù)膸痘鶞始斑^溫保護電路研究與設計[D].西南交通大學,,2009.
[2] 代赟,,楊興.帶曲率補償?shù)膸痘鶞孰娏髟吹脑O計[J].物聯(lián)網技術,2012(2):64-66.
[3] SANSEN W M C.Analog design essentials[M].陳瑩梅,,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4] 畢查德·拉扎維.模擬CMOS集成電路設計[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
[5] 廖敏,,周瑋.一種二階曲率補償?shù)膸峨妷夯鶞蔥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09.
[6] ALLEN P E,HOLBERG D R.CMOS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第2版)[M].馮軍,,李智群,,譯.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
[7] 陳星弼,,張慶中.晶體管原理與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8.
[8] 蔣師,楊維明,周一川,,等.一種帶曲率補償?shù)母呔葞峨妷夯鶞试碵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2(5):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