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258-7998(2014)10-0057-03
0 引言
上世紀70年代,,研究人員開始了對無線移動自組織(Ad hoc)網絡技術的開發(fā),當時是因美國出于軍事需要而開始研究無線網,,讓其能適應戰(zhàn)場的需要進行數據通信,。Ad hoc網絡與以往的無線網格有著明顯的不同,它的網絡結構是隨意的,、非固定的,。與此同時,它也不需專門固定的基站或路由器當做管理中心,。到了上世紀末,,研究無線移動自組織網絡的工作就已經在世界各國開始陸續(xù)展開,并且從無線通信領域里的一個分支,,慢慢擴大到一個單獨的領域,。當前關于Ad hoc網絡的學術會議越來越多。由于移動自組網絡的任意一節(jié)點都能隨機移動,,因此組網非常靈活,,那么相應的網絡開發(fā)的難度就大大增加了[1]。當前研究[2-3]中遇到了Ad hoc網絡發(fā)展瓶頸:移動節(jié)點在子網中進行切換過程中,,基本上無法避免通信中斷,,而且還會帶來很大的延時。上述問題急需對其移動的方位完成評估及確定所需鏈接的路由器,,這樣即可讓移動節(jié)點時刻做好發(fā)生切換的預備工作,,進而縮短或避免中斷,并做好延時,,爭取時間[4],。處理這一問題的廣泛處理方式是采用人工神經網絡,然而人工網絡模型固然可構造出相對更精確的分類界面,,但仍需非常多的訓練數據才可做參數估計,,并且運算相對復雜,收斂較慢[5],。本文針對上述問題,,進行了一種對移動節(jié)點的路徑新預測模型設計,采用了隱馬爾科夫模型(HMM)處理,,這一研究對于Ad hoc網絡實際應用的拓展具有一定的價值,。
1 HMM實現Ad網絡問題處理
1.1 3個基本問題的求解實現
在確定HMM模型情況下,需要實現以下3個關鍵問題才可以較好地運用在實際項目中:(1)如果指定的一組觀察序列O=O1,,O2,,…,OT,、模型λ=(A,,B,,π),在此條件下,,怎樣科學合理地運算出概率P(O|λ),;(2)條件與(1)相同,怎樣選取一個對應的狀態(tài)序列S=q1,,q2,,…,qT,,S可以非常明晰地闡述O,;(3)怎樣調整模型參數λ=(A,B,,π),,能夠滿足P(O|λ)最大,。通常情況下,,這3個問題都是在一個實際項目的應用中被總結出的。
解決問題(1)的方法:若直接做運算,,即:
若按照該方法直接運算,,就會用到全部可能的狀態(tài)序列,復雜度以及指數巨大,,運算難度相對高,,所以就會采用前向的方法進行運算。前向算法做運算,,首先要定義前向變量αt(i):
在已知的模型λ前提下,,從最初時刻到時刻t局部的觀察序列O1O2…Ot,和時刻t狀態(tài)Si形成的概率為αt(i),。解決問題(2)的方法:使用Viterbi Algorithm方法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這里,將Viterbi變量定義為:
δt(i)是已知的觀察序列,,從最初時刻到t時刻,,同時最大概率狀態(tài)序列的狀態(tài)是Si。其中,,φt(i)是概率最大途徑中此刻狀態(tài)的之前狀態(tài),。求解問題(2)的步驟是:
(1)初始化
解決問題(3)的方法:實質上即是求解HMM模型參數做優(yōu)化處理的問題。如今已有的大量算法都能夠解決該問題,,本文通過使用Baum Welch算法,,同時將變量定義成:
按照上述的運算方式,即可推出:
把新模型參數當做是現存模型參數,,重復前面的步驟,,一直到能獲得最優(yōu)的HMM模型參數,,這樣問題就迎刃而解。
1.2 移動節(jié)點觀察模型的設計
若有一移動節(jié)點MN,,它在與自己已建立無線連接的接入路由器AR所覆蓋的無線信號區(qū)域內移動,,可定期對信號強度等有關移動路徑的信息進行測量。假設MN處在離散時間nΔt(n=1,,2,,…)時,能夠測得與AR之間的信號強度,,還能夠得到按照信號強度為觀察值的觀察序列O1,,O2,…,,OT,。若Δt很小,則可看成該時間段里,,MN移動的速度是一個不變的值,。可將該定值用vn(n=1,,2…)來表示,。為使移動預估目標MN進入子網,所以會將AR涉及到的范圍區(qū)域分塊成一些子域,,見圖1,。此外,還要使得每個子區(qū)域所包涵的范圍都滿足r1=r2=…=rN,。還將該子區(qū)域當成MN移動的過程中的每一種狀態(tài)Qi,,i=1,2,,…,,N。若MN按照其中一路徑進行移動,,那么可以得到其觀察序列是O=O1,,O2,…,,OT,,如圖1所示。因為一些因素會使得觀察序列是隨機的,。其一,,是在觀察的最初時間就不具備確定性,MN移動速度的隨機性也會影響觀察位置的確定,;其二,,由于存在噪音,、測量方式的錯誤等原因,會導致觀察值存在誤差,;其三,,即使MN會按照某種路徑移動,可移動在某種程度上還是隨機的,。
假設M為此時AR的鄰居子網數,,對于離散參數的HMM初始值只有一個,即統(tǒng)一分布,,所以,,模型的初始值的設置方法可以表述成MN按照等概率的方式從一狀態(tài)切換成另一種鄰近的狀態(tài),以獲得λij=(Aij,,Bij,,π),1≤i,,j≤M,,A、B,、π分別代表狀態(tài)轉移概率矩陣,、符號輸出概率矩陣,、初始狀態(tài)分布,。在進入AR時,對于之前屬于AR的哪個鄰居子網,,MN是可以知道的,,假設是子網Θ,通過AR,,MN可以得到HMM模型集{λΘj|1≤Θ≤M,,j=1,2,,…,,M}。如果MN得到了觀察序列,,則按照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此時,,j為AR的鄰居子網,也就是MN接下來要進入的子網,。訓練,、觀察、判別是以上預測模型的預測過程,,通過Baum Welch算法求解訓練過程,,若觀察序列就是因已經指定的模型而形成的,,那么這種算法的效果是能夠達到的,這在多個領域(如語音識別)已被證實,,所以,,模型訓練所采用的是Baum Welch算法。MN移動預測模型的預測判別方法主要是找出一個模型λx,,使得P(O|λx)最大,。
離散HMM訓練樣本及其可取值空間并不是無限的,但上面提到在一定范圍內,,MN移動預測HMM模型中的觀察值任意取值,,所以一定要先將觀察序列在觀察符號空間進行量化,再對觀察值與觀察符號輸出概率之間的關系進行確定,。圖2是觀察符號空間與量化的過程圖,。觀察符號空間的確定所采取的是徑向劃分法,也就是將AR作為中心,,在其徑向上的各狀態(tài)范圍內進行等間隔區(qū)域的劃分,,同時,將中心信號的強度值作為觀察符號空間中的符
雖然在量化過程中會有一定的誤差,,但經過量化的觀察值對應的狀態(tài)和符號輸出概率是不變的,,所以,量化誤差對于與MN將連接的AR的預測并無太大影響,。
2 設計模型的抗毀性分析
在Ad網絡系統(tǒng)中,,抗毀性是一個最為關鍵的特點,抗毀性強弱所體現的是對某些節(jié)點之間的通信進行中斷所需破壞的鏈接數,。主要從兩個角度來分析抗毀性,,即黏聚度與連通度。這里僅分析去掉部分節(jié)點后的網絡連通度,。通常情況下,,網絡的連通度越好,其抗毀性就越強,,反之則亦然,。
2.1 信道抗毀性
通過計算機的幫助可獲得區(qū)域劃分方式,采用有湖與無湖兩種劃分方式進行對應的信道模型方案的結果表述,,如圖3,、圖4所示。
圖3,、圖4可得,,此時最小半徑相加所得總和分別為4034.4、4213.5。研究表明,,只需要最小半徑相加小于10 000,,則Ad網絡的連通性是良好的,即抗毀性較強,。圖中結果表明了模型的抗毀性優(yōu)勢,。
2.2 網絡的連通度
定量原理:假設有一無向圖G,那么G為k的連通圖的充分必要條件是:G的定點數不小于k+1,。在任一通信區(qū)域中,,假設這個區(qū)域有M個節(jié)點,k是其連通度,,那么區(qū)域連通的充要條件是:M不小k+1,;926是正方形通信區(qū)域附表中所定的節(jié)點數,那么其連通的充要條件是:
只要節(jié)點的連通度不超過925,,通信網絡就是連通的,。根據數學概率理論可將網絡節(jié)點的連通概率計算出來。隨機將節(jié)點集合中的2%,、5%,、10%、15%等數量的節(jié)點去掉,,由設計模型可得到當前網絡的連通度,,那么網絡節(jié)點的連通概率也就可以計算出來了。表1所描述的是其抗毀性算法應用的節(jié)點數,。
由表1可見,,節(jié)點的數量與抗毀性的強度是成正比的,相交面積大小與抗毀性的強度成反比,。同時由原理可知,,設計模型的Ad Hoc網絡具有較強的抗毀性。
由以上分析可知,,節(jié)點最多的是公共區(qū)域,其網絡連通性比較強,,設計模型的Ad Hoc網絡具有較強的抗毀性,,同樣解決了Ad Hoc網絡的延時問題。
3 結論
作為一種隨機概率模型,,HMM表示的是與時間序列有關聯的有效模型,,所涉及的知識包括概率與統(tǒng)計學,目的是對參數不同的短時平穩(wěn)信號段進行識別,,并實現信號之間的轉化,,該模型應用中的一切實際問題均能以HMM模型中的3個問題來表示。在這里,采取仿真對HMM預測移動進行了可行性研究,,在訓練樣本以及初始模型參數已知的前提下,,采取新的數據來檢驗模型,從而確定模型預測的準確度,。由仿真結果可知,,該模型是可行的,且抗毀性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 Wang Hao,,Liu Nan,Li Zhihang,,et al.A unified algorithm for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in 3GPP LTE multi-cell networks[J].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3,56(2):118-128.
[2] Zhang Zhongshan,,Huang Fuwei,,Long Keping,et al.On the designing principles and optimization approaches of bio-in-spired self-organized network: a survey[J].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3,,56(7):5-32.
[3] Dan Yangqin,Hong Weili,,Lin Ma,,et al.An ant colony algorithm based congestion elusion routing strategy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3,,20(3):99-103.
[4] WAKAMIYA N,,LEIBNITZ K,MURATA M.Biologically inspired self-organizing networks[J].智能系統(tǒng)學報,,2009,,4(4):369-375.
[5] 李曦.Always-optimally-coordinated candidate selection algorithm for peer-to-peer files sharing system in mobile self-organized networks[J].High Technology Letters,2009,,15(3):28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