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顯示光電 > 業(yè)界動態(tài) > 臺灣交大成功研制柔性可穿戴式白光LED

臺灣交大成功研制柔性可穿戴式白光LED

2015-08-26

  臺灣國立交通大學已成功開發(fā)出一款柔性高效白光LED,,可用于可穿戴式顯示器曲面或柔性電視屏幕等非平面,。該LED由已有技術制造而成,故很容易讓他人基于此平臺復制和建立,。

  臺灣國立交通大學副教授Chien-Chung Lin 指出:“相比有機發(fā)光二極管,,該柔性LED的設計由于成本低,、壽命長及效率高而具有極大吸引力。 此外,,所有這種設計的相關技術目前都是可用的,。” Chien-Chung Lin教授,、Hao-Chung Kuo教授及其研究團隊還在《光學快訊》--由光學學會(OSA)出版的一本雜志--上發(fā)表了關于此項研究的論文,。盡管科學家們之前的工作已經涉及到傳統氮化鎵發(fā)光二極管,但這仍然是該團隊研發(fā)的第一款柔性LED,。

  研究者們稱,,現有的LED設備主要從兩種材料獲得其柔韌性,,分別是聚酰亞胺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為了構建它,,Lin和他的同事們先用銅箔屏蔽膠帶覆蓋聚酰亞胺基板,。在所謂的倒裝芯片接合的過程中(較傳統引線接合可減少熱阻并導致更高的散熱),他們安裝了81顆尺寸為1.125mm× 1.125mm的藍色LED芯片在銅箔上,。

  為了提供一種暖白黃光,,研究人員然后加入了另外一層已混合并旋涂聚二甲基硅氧烷或PDMS的黃色熒光膜,這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聚硅氧烷基有機聚合物,。由于其具有高度透明性,、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所以選擇了它,。最終的膜尺寸為5cm× 5cm,,然而并沒有合理限制膜的大小。

  研究人員為測試其耐用性而將此設備運行了標準的1000小時,,發(fā)現其輻射衰減僅為5%,。在對其做彎曲試驗時,發(fā)現它可運用在可穿戴設備中,。用1.5cm半徑彎曲的曲率來測試時,,它保留了其功率輸出。另外,,也有每瓦120流明的光效,。

  Lin說道:“由于這些器件在目前技術下都是可用的,組合后的可靠性非常好,。大多數新工藝或材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來驗證其可靠性,,但我們的設計只使用現有的零件就可避免這個問題?!?/p>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