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設計應用 > 基于STM32與CC1100的采煤機無線遙控系統(tǒng)的研究
基于STM32與CC1100的采煤機無線遙控系統(tǒng)的研究
2015年微型機與應用第6期
李 翔,,李 璨,仝 飛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北京 100083)
摘要: 采煤機在現代煤礦工業(y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提高其安全生產效率,提出了一種基于STM32F103VCT6微處理器和CC1100無線收發(fā)芯片的采煤機無線遙控系統(tǒng),。系統(tǒng)采用433 MHz頻段的RF信號實現了發(fā)送單元與接收單元間的無線通信,,設計了硬件電路,給出了軟件流程,。實驗結果表明,,該無線遙控系統(tǒng)具有通信效果良好、功耗低,、性能穩(wěn)定等特點,。
Abstract:
Key words :

  摘  要采煤機在現代煤礦工業(y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提高其安全生產效率,,提出了一種基于STM32F103VCT6微處理器和CC1100無線收發(fā)芯片的采煤機無線遙控系統(tǒng),。系統(tǒng)采用433 MHz頻段的RF信號實現了發(fā)送單元與接收單元間的無線通信,設計了硬件電路,,給出了軟件流程,。實驗結果表明,該無線遙控系統(tǒng)具有通信效果良好,、功耗低,、性能穩(wěn)定等特點。

  關鍵詞: 采煤機,;無線遙控,;STM32F103VCT6;CC1100

0 引言

  采煤機是實現煤礦生產機械化和現代化的重要設備之一,。機械化采煤可以減輕體力勞動,、提高安全性,,達到高產量、高效率,、低消耗的目的,。由于采煤機的實際開采空間狹窄,工作環(huán)境惡劣,,司機手工作業(yè)時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傳統(tǒng)的采煤機控制多采用機組電纜線控制,操作十分不便,,因此,,設計一種高效靈活的采煤機遠程無線遙控裝置顯得尤為重要[1]。

1 采煤機無線遙控系統(tǒng)工作原理及系統(tǒng)構成

  1.1 工作原理

001.jpg

  采煤機遙控系統(tǒng)的典型應用如圖1所示,。其兩端各有一個滾筒,,前滾筒在上割頂煤,后滾筒在下割底煤,。兩滾筒一般相背旋轉,,司機左側滾筒用左螺旋,司機右側滾筒用右螺旋,。也可相向旋轉,,司機左側滾筒用右螺旋,司機右側滾筒用左螺旋,。一般采用雙向采煤,,先進刀后移機頭的斜切進刀方式;也可采用進刀同時移機頭的正切進刀方式[2],。

  針對以上應用,,整套系統(tǒng)共有4臺發(fā)送單元,2臺接收單元,。使用時,2臺手持發(fā)送單元在礦上充電,,其余2臺手持發(fā)送單元和2臺接收單元帶到礦下配對使用,。為實現收發(fā)單元的通用,發(fā)送單元和接收單元均可以設置方向(左/右),。設置后,,左發(fā)送單元控制左接收單元;右發(fā)送單元控制右接收單元,。

  1.2 系統(tǒng)構成

  系統(tǒng)分為手持發(fā)送單元和接收單元,,兩個單元均以STM32F103VCT6為控制核心,輔以按鍵采集模塊,、LED指示模塊,、基于CC1100的無線收發(fā)模塊等輔助電路,。配對使用的手持發(fā)送單元與接收單元需設置好相同的方向(即設備ID)和信道,手持發(fā)送單元采集按鍵信息,,發(fā)送給接收單元,,由接收單元轉為CAN或RS485通信方式控制采煤機上的PLC控制箱[3-4]。為方便調試及使用,,接收單元上設計與手持發(fā)送單元同樣的按鍵輸入,,可以直接對采煤機進行控制。系統(tǒng)整體結構如圖2所示,。

002.jpg

2 硬件設計

  采煤機無線遙控系統(tǒng)使用STM32F103VCT6作為主控芯片,,該芯片具備高性能的ARM CortexM3 32位RISC內核,工作頻率為72 MHz,,內置128 KB Flash和 20 KB SRAM的高速存儲器,,豐富的增強I/O端口和聯(lián)接到兩條APB總線的外設。包含2個12位的ADC,、3個通用16位定時器和1個PWM定時器,,2個I2C接口和SPI接口、3個UART接口,、1個USB接口和1個CAN接口,。其良好的性能完全滿足系統(tǒng)的應用要求。以下介紹以STM32F103VCT6為核心的外圍電路設計,。

  2.1 按鍵采集模塊

  按鍵采集模塊主要完成兩部分功能:一是設置手持發(fā)送單元和接收單元的方向與信道,,為了防止操作人員的誤按,必須長按使能鍵才能對方向和信道進行設置,;二是采集采集機當前需要的控制指令,,如主停、左行,、右行,、截升、截降,、加速,、減速等功能。系統(tǒng)設置15路按鍵輸入,,3路作為設置鍵,,其余12路作為功能鍵,為提高系統(tǒng)的通用性,,除完成采煤機現有控制功能外,,預留5路按鍵做備用。按鍵采集面板如圖3所示,。

003.jpg

  2.2 LED指示模塊

  如圖3所示,,LED指示模塊由11個LED指示燈組成,,分別指示電源、方向(左/右),、通信,、信道的當前狀態(tài)。其中,,電源指示燈由硬件點燈,,電源正常為綠色,欠壓為紅色,;左,、右指示燈指示設備當前控制采煤機左側或右側滾輪,也表示設備的ID,;通信燈指示設備的無線通信狀態(tài),;信道燈指示設備當前配置的433 MHz頻段的信道。

  2.3 無線通信模塊

  無線通信模塊采用CHIPCON公司的CC1100作為核心芯片,。該芯片是0.35 m CMOS工藝生產的全集成收發(fā)芯片,,功耗超低。它可工作在工業(yè),、科學和醫(yī)療(ISM),、SRD(Short rang device)頻段,設計標準頻段為315 MHz,、433 MHz,、868 MHz、915 MHz,,同時它能夠很好地通過簡單的串行接口程序控制工作于300 MHz~1 000 MHz[5],。

  芯片集成了一個高度可配置的調制解調器,這個調制解調器支持不同的調制格式,,其數據傳輸率可達500 kb/s,。通過開啟集成在調制解調器上的前向誤差校正選項,使性能得到提升,。CC1100為數據包處理,、數據緩沖、突發(fā)數據傳輸,、清晰信道評估、連接質量指示和電磁波激發(fā)提供廣泛的硬件支持,。其主要操作參數和64位傳輸/接收FIFO(先進先出堆棧)可通過SPI接口控制[6-7],。針對以上優(yōu)點,設計采用CC1100的433 MHz頻段通信,,用戶可以通過按鍵配置芯片工作在6個信道之一,,以達到多臺設備同時使用互不干擾的目的,。無線收發(fā)模塊的電路如圖4所示。

004.jpg

  2.4 供電模塊

  手持發(fā)送單元與接收單元的供電模塊不同,,前者采用DC3.3 V充電鋰電池供電,,后者采用采煤機上的DC24 V供電。供電電路如圖5~圖7所示,。手持發(fā)送單元配以充電管理電路,,采用紅綠兩個指示燈,充電狀態(tài)亮紅燈,,充滿后亮綠燈,。

  2.5 智能輸出接口模塊

  無線通信模塊包括接收單元的CAN通信模塊和RS485通信模塊。STM32F103VCT6有內置的CAN控制器,,因此只連接一個CAN收發(fā)器PCA82C250即可組成CAN通信電路,。RS485通信模塊采用MAX485作為電平轉換芯片,與CPU的UART引腳相連作為RS485輸出接口,。為了提高信號的傳輸質量并保護核心電路,,兩部分電路都采用了光耦6N137做抗干擾和保護設計。CAN和RS485的接口電路如圖8和圖9所示,。

3 軟件設計

  在軟件設計上采用時間片輪轉法,,極大地減小了CPU的等待時間,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設計中TIMER中斷時間規(guī)定為1 ms,;UART0傳輸率規(guī)定為9 600 b/s,作為接收單元的RS485輸出口,;CAN傳輸率規(guī)定為100 kb/s,,作為接收單元的智能輸出接口;CC1100芯片與CPU通過SPI收發(fā)命令,,通信速率為9 600 b/s,。

  3.1 軟件通信協(xié)議

  系統(tǒng)在433 MHz頻段上做無線通信,為了避免無線信號包的干擾,,除了設置信道外,,還制定了通信協(xié)議,協(xié)議解析正確的包才能被有效處理,。本系統(tǒng)的設備間無線通信協(xié)議如表1所示,。協(xié)議定義了起始字符、包長度,、設備ID,、命令狀態(tài)和校驗和。

012.jpg

  RS485和CAN智能接口的通信協(xié)議的數據區(qū)發(fā)送內容除了修改源設備ID和目的設備ID外,,其余部分與該協(xié)議一致,。

  3.2 發(fā)送單元軟件設計

  手持發(fā)送單元軟件設計上包括設置模塊,、讀取和保存配置模塊、功能采集模塊,、LED顯示模塊以及無線發(fā)送模塊5部分,,在這5個子模塊的基礎上,建立定時時間句柄,,每100 ms執(zhí)行一次該定時任務,。具體的流程如圖10所示。

008.jpg

  3.3 接收單元軟件設計

  接收單元包括設置模塊,、讀取和保存配置模塊,、功能采集模塊、LED顯示模塊,、無線接收模塊,、RS485發(fā)送模塊以及CAN發(fā)送模塊7個部分。與發(fā)送單元一樣,,建立輪循任務,,但是接收單元要建立兩個輪循任務,一個專門處理SPI接口收到的數據包,,每2 ms執(zhí)行一次,;另一個處理配置和按鍵采集等任務,每100 ms執(zhí)行一次,。接收單元具體流程如圖11所示,。

011.jpg

  4 系統(tǒng)性能測試

  為了使設備滿足礦下的遠距離可靠運行,必須進行無線通信距離的測試,。遠距離室外測試可以通過通信燈判斷丟包率,。手持遙控單元每按一次按鍵,該按鍵值的數據包成功發(fā)送后,,通信燈會閃一下,;接收單元每收到一個解析正確的包,通信燈會閃一下,,表示收包正確,。可以通過計算手持發(fā)送設備和接收設備通信燈的亮滅次數計算丟包率,。不同距離下丟包率的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

013.jpg

  測試結果表明,該系統(tǒng)可以滿足室外空曠環(huán)境120 m內5%以內的丟包率,,通信效果良好,,完全可以滿足礦下采煤機應用。

5 結論

  采用嵌入式微處理器STM32F103VCT6和433 MHz無線收發(fā)芯片CC1100的采煤機無線遙控系統(tǒng),具有成本低,、結構簡單、功耗低,、通信距離遠及性能穩(wěn)定等特點,,可保證采煤機安全可靠運行,具有很大的應用空間,。

參考文獻

  [1] 謝錫純,,李曉豁.礦山機械與設備[M].北京: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0.

  [2] 胡愛國,,李威,,許少毅.基于S3C2440與nRF905的采煤機無線遙控系統(tǒng)設計[J].礦山機械,2011(2):28-29.

  [3] 江帆,,李偉,,張傳書.基于C8051F021的采煤機遙控系統(tǒng)設計和研究[J].礦山機械,2011(2):30-33.

  [4] 徐懇,,朱屹生,,朱敏.液壓牽引采煤機的無線遙控裝置設計[J].煤炭科學技術,2010(8):107-110.

  [5] 潘旭兵,,林中.基于CC1100的無線手持終端的設計[J].電子技術應用,,2007,33(10):29-33.

  [6] 楊承恩,,林永生,,杜佳璐.RF無線射頻電路設計中的常見問題及設計原則[J].國外電子元器件,2006(4):69-70,,74.

  [7] Yang Guangxiang,, Liang Hua, Wu Chao,, et al. Construction hoist security application for tall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12,27:147-154.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