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通與大唐的合資公司風波愈演愈烈。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1日公開嚴詞砲轟高通,,他針對近日高通與國有資本合資企業(yè)將搶攻中低端手機芯片市場表示,,這是敵人已經(jīng)殺到家門口來,高通運用這樣的手段來削弱展訊,,并且“借刀殺人”方式“太低級”,。
在這里,小編跟大家分析一下,,高通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家公司:
1. 專利費的收費模式
2015年中國國家發(fā)改委對高通的反壟斷罰款后,,高通對于面向在中國銷售使用的品牌設備的3G、4G必要中國專利的授權,,高通將對3G設備(包含多模3G/4G設備)收取5%,、對不執(zhí)行CDMA或WCDMA網(wǎng)絡協(xié)議的4G設備(包含3模LTE-TDD設備)收取3.5%的專利費;每一種專利費的收費基礎是設備銷售凈價的65%,,不再按照設備全價收取專利費,。
2. 專利收費是否合理?
即便按2015年后的收費標準,,高通按整機設備銷售凈價的65%收費,,也非常不合理,。畢竟LCM,Memory的成本跟高通專利并無任何關系,。高通這種海盜式的玩法非常霸道無理,,而它之所以敢于這樣做,最主要是由于其在無線通信領域的絕對霸主地位,,尤其是在3G領域,。其通過申請大量專利和制定3G技術標準建立了在3G領域的主導設計。這樣就可以在自己主導的領域建立起符合自己最大利益的游戲規(guī)則,,而其他廠商只能被動接受該規(guī)則,,否則沒法在3G這塊誘人的蛋糕上分上一口。
正因如此,,高通這兩年惹上了非常多的反壟斷官司(以下為不完全統(tǒng)計):
2005年7月,,美國博通公司對高通發(fā)起反壟斷訴訟,最終達成和解,,高通向博通賠付8.91億美元,。
2007年1月,韓國對高通進行反壟斷調查,,2010年1月對高通處以2.36億美元的罰款,。
2007年10月,歐盟委員會根據(jù)Nokia等六家公司舉報對高通進行了反壟斷調查,,最終2009年以和解宣布停止調查,。
2010年,基于Icera的投訴,,歐美啟動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Icera公司投訴高通濫用市場地位,目前此調查依然處于調查階段,。
2015年1月,,中國國家發(fā)改委對高通的反壟斷罰款60.88億人民幣。
2016年4月,,黑莓公司抗議,,認為公司根據(jù)授權協(xié)議支付的特定專利費,高通收取了過多費用,,隨后,,兩家公司展開了談判,試圖解決這一糾紛,。2017年4月12日也就是近日有了仲裁結果,,黑莓獲得高通公司8.15億美元賠款,。
2016年12月,,韓國監(jiān)管部門以違反反壟斷法為由,宣布對高通處以1.03萬億韓元(約合8.8億美元)罰款,并要求該公司改變現(xiàn)有商業(yè)做法,。
2017年1月,,蘋果在美國加州南區(qū)聯(lián)邦地方法院向高通公司發(fā)起的專利訴訟,起訴高通“壟斷無線芯片市場”,,并提出了近10億美元的索賠,。
如果高通專利收費合理,相信也不會有這么多人狀告高通了,。
3. 高通CDMA專利的來源
高通最核心的專利是CDMA,,關于其CDMA技術,大家都可以百度到這么一段話:高通成立之后的第一份合同來自于和美國軍方簽訂的CDMA技術研究項目(CDMA之前是美國軍方的安全無線通信技術),。
我們來解讀一下這段話:首先說明高通與美國政府關系非常密切,,否則不可能拿到美國軍方項目;其次說明高通的CDMA技術其實來自美國軍方,,而非高通自研出來,。當然,關于CDMA技術,,專業(yè)人士都知道,,它的基礎專利跳頻技術是由奧地利籍的美國人海蒂·拉瑪無償捐贈給美國政府的。如果沒有調頻技術,,也不會有現(xiàn)在的高通的存在,。海蒂·拉瑪將其無償捐贈給美國政府,而高通則通過此技術到處收取高額專利費,。
4. 高通曾向發(fā)改委反壟斷委員會專家行賄
2014年8月,,50歲的張昕竹,被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解聘,。在國家發(fā)改委對美國高通公司進行反壟斷調查期間,,發(fā)現(xiàn)張昕竹收受了高通公司提供的“600萬”資金,多次為高通公司辯護,,并為高通公司編寫了一份厚達幾百頁的“未壟斷”的經(jīng)濟學證據(jù),。若高通自身清白,何必行賄,?
5.
中國聯(lián)通為什么會上馬CDMA,?
美國政府在高通、朗訊,、摩托羅拉等大公司的游說下,,把CDMA入華列為中國入世WTO的條件之一,并在談判上給中國政府施加很大的壓力,。為什么這樣,?據(jù)了解,,高通捐了不少錢給民主黨,和克林頓政府關系不錯,,所以很多民主黨的美國高官都為高通及CDMA入華搖旗吶喊,。最終中國政府才安排由中國聯(lián)通上馬CDMA。
6. 專利費收入到底在高通營收中占比多少呢,?
小編查看一下高通最新的財務報表,。2017年第二財年季度(即我們平常說的2017年第一季度),高通專利營收占比38%,。而若除去成本,,稅前凈利潤方面,專利收入占比80%,??梢娬麄€高通公司最大的營收都來自于其高昂的專利收費。
芯片市場卻總被指控壟斷 高通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alt="笑傲手機芯片市場卻總被指控壟斷 高通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src="http://images.ofweek.com/Upload/News/2017-06/03/Trista/1496457181134095394.jpg" width="600" height="325"/>
7. 高通會不會把中高端平臺丟給合資公司呢,?
先看看著名GFK的最新報告,,高通S400和S600系列已經(jīng)在高通出貨占比達80%左右。其最高端的S800系列出貨僅占10%,。而此次給合資公司的是僅占其出貨10%的S200系列產(chǎn)品,。足以可見其野心。
通過Credit Suisse的統(tǒng)計,,也可以看出目前國內品牌客戶基本都選用的是高通S600系列的產(chǎn)品,。高通S800系列的產(chǎn)品,目前主要是Samsung和國內Xiaomi采用,。
S400/S600系列的產(chǎn)品市場足夠好,,高通不會輕易將自己的市場讓給合資公司的。
那問題來了,,高通為什么想建立合資公司呢,?
高通4月份發(fā)布的最新出貨量統(tǒng)計可以看出,2016年高通的出貨量下滑很多,,這主要是2016年上半年OPPO R9采用了聯(lián)發(fā)科平臺,,而下半年高通丟了部分iPhone 7/7 Plus Modem的訂單。而2017年目前來看,,高通的出貨量依舊在下滑,。
而高通不僅僅是出貨量在下滑,從剛才GFK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來看,,高通S800系列的出貨量也在下滑,。S800是高通利潤的主要來源,OPPO/VIVO不愿采用S800系列的芯片,,也導致間接導致高通利潤下滑,。
由于競爭對手的擠壓,,高通無論是出貨還是利潤都下滑嚴重,所以高通急需成立合資公司來幫助自己在低端市場上競爭,。一方面,,高通可以通過合資公司收取高通無法收取的專利費(低端平臺,,小客戶),,而且不用再擔心遭受發(fā)改委的反壟斷罰款(畢竟合資公司算是中資公司,有政府關系),。
另外一方面,,高通可以通過合資公司低價銷售其低端平臺芯片,來打壓自己的競爭對手展訊和聯(lián)發(fā)科,。而對于合資公司來說,,只是高通公司的技術支持部門和芯片代理公司而已,無法拿到更多更牛的技術,。
高通不是慈善機構,,也不是救世主。中國半導體行業(yè)的進步是不能指望高通的,,也不要受高通妖言惑眾,,只有靠中國自己的半導體公司齊心協(xié)力才能實現(xiàn)共同繁榮。
看到某所謂資深分析師說的話:“只要中國開放,,高通不來,,別家也會來;只要高通想做,,不來中國,,也可能去印度?!焙苡幸馑?。我想說 高通不來誰能來?還有什么手機芯片公司能來,?高通可以去印度啊,,他為什么不去印度?因為他知道設計公司都在中國,,去印度毫無作用,。
不要說什么不能閉關鎖國,說什么要市場化,。那為什么中國華為的手機賣到美國時,,美國就可以用所謂的國家安全來禁止華為銷售。但高通的CPU賣到國內時,,就說什么應該產(chǎn)品市場的話,,主張自由競爭,。這是手機的CPU,手機的核心,。當手機只有高通CPU的時候,,中國手機的安全性何在?
當然,,最近高通也遇到了麻煩,。根據(jù)Bloomberg和CNBC報道稱,有消息人士透露,,包括Elliott Management在內的股東正對恩智浦半導體董事會施壓,,要求與高通重新談判,將每股110美元的邀約收購價格提高,。小編也希望此次收購會受到中國政府的制約,,否則車載電子市場很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手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