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端制造又一顆新星閃耀,,掌握5nm刻蝕機技術,與半導體設備巨頭專利交手并贏得勝利,,國內第一大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再創(chuàng)佳績,,成為臺積電最先進7nm工藝設備供應商,。
據臺媒報道,目前臺積電的7nm布局最積極,,近期臺積電更是轉變了7nm制程設備的采購策略,,將應用材料(AppliedMaterials)、科林研發(fā)(LAM),、東京威力科創(chuàng)(TEL),、日立先端(Hitach)、中微半導體5大設備商均納入采購名單,,致力平衡7nm制程設備商生態(tài)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中微半導體是唯一進入臺積電7nm制程蝕刻設備的大陸本土設備商,。據悉,,中微與臺積電在28nm制程時便已開始合作,并一直延續(xù)到10nm制程,,以及現(xiàn)在的7nm制程,。未來,中微也將與臺積電跨入下一世代5nm合作,。此外,,中微也將與聯(lián)電展開14nm工藝制程的合作。
為符合大陸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的政策目標,,2016年,,有兩家大陸半導體設備商獲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yè)基金(大基金)投資。其中一家便是中微半導體,,獲得4.8億元投資,;另一家是上海微電子設備(SMEE),。
今年4月,中微半導體CEO尹志堯在公共場合表示,,目前中微半導體在全球各地已經建置共計582臺刻蝕反應臺,,并預期今年將增長至770臺。目前中微半導體產品已經進入第三代10nm,、7nm工藝,,并進入晶圓廠驗證生產階段,即將進入下一世代5nm,、甚至3.5nm工藝,。
據尹志堯透露,過去幾年公司銷售維持30-35%增長率,,預期2017年增長率將達到80%,。2017年,中微銷售將達11億元人民幣,,在此基礎上,,未來十年將持續(xù)開發(fā)新產品,擴大市場占有率,,中微的目標是:2020年20億元,、2050年50億元,并進入國際五強半導體設備公司,。
目前,,中微有460多個介質刻蝕反應臺,并在海內外27條生產線上生產了約4000多萬片晶圓,;同時,,中微還開發(fā)了12英寸的電感型等離子體ICP刻蝕機;此外,,中微還開發(fā)了8英寸和12英寸TSV硅通孔刻蝕設備,,不僅占有約50%的國內市場,而且已進入臺灣,、新加坡,、日本和歐洲市場,尤其在MEMS領域擁有意法半導體(ST),、博世半導體(BOSCH)等國際大客戶,。
在專利方面,中微共申請了超過800件相關專利,,其中絕大部分是發(fā)明專利,,目前有一半以上已獲授權。
公司董事長尹志堯博士簡介
尹志堯出生于北京,,中學就讀于北京四中,,本科及碩士分別畢業(yè)于中科大,、北大,1980年赴美留學,,獲得加州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先后在intel、LAM技術部門工作,,1991年后一直在美國硅谷從事半導體行業(yè),,在世界最大的百億美元的半導體設備企業(yè)——美國應用材料公司擔任總公司副總裁,曾被譽為“硅谷最有成就的華人之一”,,參與了美國幾代等離子體刻蝕機的研發(fā),,在半導體行業(yè)20多年,,擁有60多項專利技術,。然而在2004年,60歲的他依然放棄美國的百萬美元的年薪,,沖破美國政府的層層審查,,所有的工藝配方、設計圖紙都被美國沒收,。帶領之三十多人的團隊回到中國,,創(chuàng)建中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