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2017.07.021
中文引用格式: 李生輝,,盧小冬,黃成軍. 高通量可尋址細胞捕獲芯片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J].電子技術應用,,2017,,43(7):81-83,87.
英文引用格式: Li Shenghui,,Lu Xiaodong,,Huang Chengjun.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design for a high throughput and addressable cell capture biochip[J].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17,43(7):81-83,,87.
0 引言
惡性腫瘤已成為我國死亡率最高的重大疾病之一,,90%以上的腫瘤病人死于腫瘤的轉移和復發(fā)[1]。最新的研究表明,,血液中的循環(huán)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由于其直接來于源腫瘤組織,可以直接反應腫瘤的大小,、類型等,,用于多種腫瘤的療效評價、復發(fā)及轉移的監(jiān)測,。建立高通量,、高靈敏度的CTCs檢測方法,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臨床應用價值[2],。
當前CTCs的檢測方法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依靠識別表達于腫瘤細胞膜表面的特異性標志物(如EpCAM,、HER-2等)來實現(xiàn)CTCs的捕獲與鑒定,;另一類則是直接利用CTCs自身的物理特性(如在大小、密度、電學特性等方面)與普通細胞的差異來實現(xiàn)CTCs的捕獲與檢測,。近年來,,隨著微流控芯片技術的發(fā)展,基于CTCs物理特性的“免標記”檢測方式越來越受到重視,?;诩毎?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forexkbc.com/tags/介電電泳" title="介電電泳" target="_blank">介電電泳(Dielectrophoresis,DEP)原理的CTCs捕獲技術,,因為較高的特異性和非侵入性,,受到研究者的青睞。GASCOYNE P R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種類的細胞,,存在著一個具有較高特異性的介電電泳特征譜,可用于不同腫瘤細胞的分離[3],?;谶@種介電特性,不同的研究小組設計了形式各異的介電電泳細胞捕獲生物芯片,,用于CTCs的分離與檢測[4-5],。HUANG C設計了一種四電極系統(tǒng)芯片,可以實現(xiàn)對單個腫瘤細胞的特異性捕獲,、定位及細胞電裂解等多種功能[6],。但是,該種介電電泳細胞捕獲芯片的每個微電極都由一路獨立的電信號驅動,,在有限的芯片面積上,,只能實現(xiàn)單個或少數(shù)腫瘤細胞的檢測,通量較低,。
本文提出了適用于一種高通量的介電電泳細胞芯片的控制電路系統(tǒng),。通過該系統(tǒng)的控制程序和尋址電路,可以實現(xiàn)對具有32×32微電極單元的陣列型細胞捕獲生物芯片進行微電極單元尋址,、介電電泳電壓信號加載,、程序UI智能控制等功能,從而為高通量,、可尋址的細胞捕獲生物芯片的研究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
1 細胞捕獲芯片的工作機理
細胞處在非均勻電場中,由于極化效應產(chǎn)生介電電泳現(xiàn)象[7],。細胞所受的介電電泳力跟電極上所加信號的幅度,、頻率、電極間的距離,、細胞自身的物理特性(如細胞膜電容,、電導等)有關,。為了利用細胞的介電電泳效應特異性的捕獲腫瘤細胞,在細胞捕獲芯片上加載的介電電泳信號是至關重要的,。
本文所設計電路控制系統(tǒng)驅動的細胞捕獲生物芯片如圖1所示,。芯片為32×32的陣列結構,共1 024個單元,,每個單元由一對微電極構成,。所設計的電路控制系統(tǒng)需要實現(xiàn)對該1 024個單元的尋址,并將特定幅值,、相位和頻率的交流信號加載到使能的微電極對上,,以用于介電電泳細胞捕獲[7]。
針對圖1介電電泳細胞捕獲生物芯片的控制電路需求,,本文提出的驅動電路設計方案基于圖2的工作原理,,以4行×4列的微電極陣列為例,微電極陣列的所有行和列電極都接地(GND),,均處于非使能狀態(tài),,如圖2(a)所示;當需要使能第2行,、第2列微電極單元,,如圖2(b)所示,控制系統(tǒng)將第2列的電極加載正弦波,,第2行的電極加載反相正弦波,;而處在第2行或第2列的其他微電極單元,由于僅一個微電極加載有正弦波信號,,所以產(chǎn)生的介電電泳力僅為第2行、第2列微電極單元的1/4[7],,通過調整正弦波信號的幅度,、頻率,僅使第2行,、第2列的微電極產(chǎn)生的介電電泳力高于細胞捕獲的閾值,,而第2行其他列(或第2列其他行)的介電電泳力均小于該閾值,從而實現(xiàn)對細胞捕獲芯片上1 024個微電極單元的尋址功能,。
2 細胞捕獲生物芯片電學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
2.1 系統(tǒng)總體設計
該系統(tǒng)包括上位機的控制程序模塊和下位機的控制電路模塊,。下位機的控制模塊又包括微控制器(MCU)控制單元、信號產(chǎn)生單元,、開關控制單元,。上位機的控制程序通過USB控制下位機,同時給下位機供電,;下位機由一個微控制器來控制開關電路,;差分放大電路將信號發(fā)生器產(chǎn)生的單路正弦波信號轉換成兩路相位差為π的正弦信號,,再通過由MCU控制的開關電路,將兩路差分信號輸出給指定的微流控芯片的行電極和列電極,。其系統(tǒng)框圖如圖3所示,。
2.2 上位機的控制程序模塊設計
由于該細胞捕獲生物芯片的電學控制系統(tǒng)需要對64路輸出通道進行控制,為了方便操作者智能,、快速地操控,,本文設計了基于Qt開發(fā)上位機的控制程序模塊,主要通過USB實現(xiàn)與下位機的控制電路連接的功能,。實驗中,,顯微鏡的CCD相機拍攝到微電極陣列芯片的照片后,可以在上位機控制程序中進行添加,、編輯等操作,,操作者可以通過上位機控制程序用戶界面(UI)來觀察芯片上的微電極陣列。根據(jù)不同的細胞實驗需求,,當需要使能特定的行和列時,,在上位機控制程序UI中點擊相應的行和列的按鈕,即可使能該微電極單元,,再次點擊即可不使能該微電極單元,。為了擴展功能,上位機控制程序還可以實現(xiàn)一鍵使能或不使能所有行電極和列電極,,從而達到上位機智能控制的目的,。
2.3 下位機控制電路模塊設計
下位機控制電路模塊的主要部分是微控制器(MCU)單元,它負責與上位機之間的通信,,同時控制下位機中其他的電路模塊,。64路通道的微電極陣列芯片,其32行,、32列的64個電極需要選擇性加載正弦波信號,,同時行電極和列電極的所加的正弦波信號的相位差為π。要對信號的選擇性導通,,下位機控制模塊中就需要模擬開關單元,;正弦波信號的差分輸出就需要差分放大單元。下位機控制電路模塊設計如圖4所示,,主要包括微控制器(MCU)單元,、差分放大單元、模擬開關單元3個部分,。
MCU選擇ST的STM32F105VCT6,,有80個可用的IO資源,完全滿足64路輸出通道的需求,。差分放大芯片選擇ADI高速差分放大器AD8132,,它是一款低成本,、差分或單端輸入的差分輸出放大器,通過電阻設置增益[8],。開關電路選用ADI的四路獨立單刀雙擲開關芯片ADG333A,,具有低導通阻抗。
基于AD8132的差分放大電路的原理圖如圖5所示,。
AD8132提供了兩個等比反饋網(wǎng)路,,為了匹配寄生效應,這兩個網(wǎng)絡由兩個等值反饋電阻(Rf)和兩個等值增益電阻(Rg)構成[7],。而且電路中,,差模輸出增益G=Rf/Rg,所以可以通過調整Rf和Rg的電阻比例大小來調整電路的增益,,本文設計中,,要求增益為1,故使Rf和Rg阻值相等,。
3 系統(tǒng)功能測試
根據(jù)圖4所示的系統(tǒng)架構設計了電路原理圖,,制備了印制電路板,并進行了元器件的焊接,,然后對其電學性能進行了測試,,搭建了測試平臺。當需要尋址特定微電極單元時,,通過操作上位機,,點擊相應上位機控制程序UI的行按鈕和列按鈕,實現(xiàn)對該微電極單元的使能,,將正相,、反相正弦電壓信號加載到該微電機單元。差分放大單元的輸入信號由Aligent的33621A信號發(fā)生器(輸出信號最大頻率可達120 MHz)產(chǎn)生,。采用Aligent的四通道示波器MSO-X 2024A(最高頻率可達200 MHz)實時觀測加載到指定微電極單元的信號,。
電路測試結果如圖6所示,當輸入信號為Vpp=2 V,、頻率為1 kHz的正弦波時,經(jīng)本文的控制電路后,,由于差分放大電路的增益G=1,,此時兩路單端輸出信號為1 kHz、峰峰值Vpp=1 V,、相位差為π兩路正弦波,,其中同相輸出端的波形如圖6(a)所示,反相輸出端的波形如圖6(b)所示,。
當使能細胞捕獲生物芯片中第2行,、第2列的微電極單元后,,用示波器測量加載第2行、第2列的微單元所對應下位機輸出通道的信號,,圖7為測量波形圖,。
4 結論
本文設計了一款專門適用于可尋址的高通量微電極陣列型細胞捕獲生物芯片的控制電路系統(tǒng),能夠實現(xiàn)對32×32個微電極單元尋址,、介電電泳電壓信號的選擇性加載,、上位機程序UI控制等功能。該系統(tǒng)設計結構簡單,,采用上位機的人機交互界面操控,。該系統(tǒng)的研發(fā)對進一步促進細胞介電電泳技術在腫瘤細胞的早期檢測方面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呂曉慶,,李雷,,陳紅梅,等.微流控芯片技術在循環(huán)腫瘤細胞分離中的研究進展[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5,,42(4):301-312.
[2] 王英慧,王麗茹,,孫巍,,等.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環(huán)腫瘤細胞檢測5例并文獻復習[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22):269-270.
[3] GASCOYNE P R,,SHIM S.Isol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by dielectrophoresis[J].Cancers,,2014,6(1):545-579.
[4] SHIM S,,STEMKEHALE K,,NOSHARI J,et al.Dielectro-phoresis has broad applicability to marker-free isolation of tumor cells from blood by microfluidic systems[J].Biomi-crofluidics,,2013,,7(1):011808.
[5] HAROUAKA R A,NISIC M,,ZHENG S Y.Circulating tumor cell enrichment based on physical properties[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Laboratory Automation,,2013,18(6):455-68.
[6] HUANG C,,LIU C,,LOO J,et al.Single cell viability observation in cell dielectrophoretic trapping on a microchip[J].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14,,104(1):013703.
[7] FORSHAW J R,GODDARD P,,YEOMANS J.Quantum chromodynamics and the pomer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8] 屈翠香,,李剛.低成本高速差動放大器AD8132[J].電子設計工程,2001(11):25-27.
作者信息:
李生輝1,,2,,3,盧小冬2,,黃成軍2,,3
(1.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健康電子研發(fā)中心,北京100029,;
2.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新一代通信射頻芯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29;
3.中國科學院大學 未來技術學院,,北京1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