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元件遇上近20年來最大缺貨潮,,股價飛漲,,被動元件業(yè)者借機擴充市場地位?!付纭谷A新科與「一哥」國巨高度競爭,,國巨最近快速收購相關產業(yè),,讓華新科備受壓力。若如市場傳言,,華新科引進日系被動元件大廠太陽誘電,,將是對抗國巨集團大軍的最佳外援。
太陽誘電和村田制作所(Murata),、TDK并列日本三大被動元件廠,,主要強項在于高階MLCC和電感元件。其中,,電感產品排名全球前三大,。
國巨和華新科是臺灣被動元件前兩大廠,雙方主要產品線都是積層陶瓷電容(MLCC)和芯片電阻,,同質性高,,存在高度競爭關系。
從產品線來看,,國巨因具備全球芯片電阻龍頭的優(yōu)勢,,單月營收規(guī)模高出華新科一倍。在這一波被動元件漲價和缺貨潮下,,凸顯大廠優(yōu)勢,,不但營收差一倍,、獲利更有1.5 到2倍的落差,。
國巨集團今年進入并購高峰期,除了母公司國巨和并購的普思,、君耀-KY外,,還擁有奇力新和旗下旺詮、飛磁,,最近一連串加入美磊,、美桀,以及智寶和旗下凱美,、新納入的帛漢,,集團擴大到11家,軍容壯盛,。
業(yè)界認為,,若華新科順利透過私募案引進太陽誘電,除了太陽誘電可獲得華新科在中低階MLCC產品和產能的照顧支持,,華新科更得到太陽誘電的高階MLCC和電感產品的支持,,雙方均可擴大產品線布局,并展開交叉行銷,。
并購腳步較緩的華新科,,6月參與國巨旗下凱美投資的佳邦私募案,,出乎市場意料,認為雙方「和諧」有譜,,不過從華新科可能透過私募引進太陽誘電來看,,華新科面臨比以往更大的壓力,「突圍」是當前重心,。
國巨和太陽誘電曾傳緋聞
今年四月底,,中國臺灣被動元件龍頭國巨宣布停牌,市場揣測將宣布并購案,。市場點名,,可能再次發(fā)動對大毅的非合意并購;也傳出可能將并購標的延伸至海外,,包括日商太陽誘電,、美商KEMET等都可能是遭收購對象。
太陽誘電為日本被動元件領導廠商,,成立于1950年,,主要商品有:高周波回路、一般信號回路,、電源系回路,、晶片電容、電感,、電阻,、電容、變阻器,、鐵氧體磁芯,、IC復合組件、光碟片等電子組件等,。太陽誘電為全球MLCC主要供應商,。
針對停牌原因,國巨發(fā)言窗口指出,,將于今日舉行重大訊息說明會,,目前無法回應。
國巨停牌動作引發(fā)諸多揣測,,因為同一時間并沒有其他國內被動元件廠停牌,,市場展開大點名,舉凡臺,、日,、美系積層陶瓷電容(MLCC)、電感,、電阻或保護元件同業(yè),,全被點過一輪,。
尤其是近期股價急漲、先前國巨并購未成功的對象大毅,,成為此次遭優(yōu)先點名的對象,。至昨日截稿前,無法取得大毅的回應,。
法人認為,,若是國巨并購對象是中國臺灣本土的上市公司,應該屬于非合意形式的并購,。
去年至今,,包括MLCC、鋁質電解電容,、鉭質電容,、固態(tài)電容、晶片電阻都出現缺貨,、漲價,;尤其是MLCC,為國巨創(chuàng)造可觀的利潤,,不僅第1季營收創(chuàng)新高,,毛利率沖破51%,并創(chuàng)造單季獲利42.58億元,,每股稅后純益12.15元,。
國巨股價也跟著一路上攻,一度攻克700元大關,,即使近日漲多回檔,,昨日收盤價為593元、漲9元,,市值超過2,000億元。
再加上同屬國巨集團成員的凱美,,售廠利益已全數進帳,,在手現金逼近50億元。無論從股價,、現金等條件來看,,市場預期今年可望成為國巨集團的并購年。
今年初,,國巨旗下電感廠奇力新就以換股方式并購同業(yè)美磊,;凱美也在本月上旬公告持有保護元件和天線廠佳邦一成股權;隨著國巨今日停牌,,預期宣告集團今年確實是大舉擴張的一年,。
國巨:難以撼動的被動巨人
從最大的村田,,到京瓷、TDK及太陽誘電,,國巨市值躍升到2159億元,,已超越太陽誘電,晉升第三位,,而美國規(guī)模最大的Vishay,,,目前市值二十六.八九億美元,,約臺幣791億元,,從市值輪廓來看,國巨在這幾年的競爭中,,已從不知名小廠挺進到全球第四大地位,。
早在12年左右,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就有購并日系被動元件廠的想法,,但當時國巨市值是兩百億元臺幣,,太陽誘電是2000億日圓,國巨市值太小根本并不起太陽誘電,,但現在國巨市值已挺進到8000億日圓左右,,已是太陽誘電的三倍大,這時國巨已有足夠實力整并太陽誘電,,這也許是陳泰銘下一回合的戰(zhàn)略,。
這些年國巨整并動作一直沒有停下腳步,在電阻,、電容,、電感三方整合四處用心,像主攻電感的奇力新,,先是并入旺詮,,今年再合并美磊,已成為全臺最大電感制造廠,,全球市占率已挺進到五%以上,。另一邊是鋁質電容的智寶,凱美為主力,,最近凱美大力買進佳邦,,而佳邦又控制鈺邦,現在個個兵強馬壯,。
像奇力新市值已達257億元,,凱美也有83.2億元,智寶也有45.8億元,單是把這四家企業(yè)市值加在一起,,市值已達2545億元,,已逐漸和TDK平起平坐,所以從全球戰(zhàn)略來看,,國巨先打敗太陽誘電,,又擊敗美國最大廠Vishay,現在進逼TDK,,最后目標可望挺進世界前三大被動元件廠領域,。
在全球被動產業(yè)的競爭中,日本市占率最大,,中國臺灣已超越南韓,、美國,中國大陸目前最大的被動元件廠風華高科在這一波漲價風潮中,,股價不錯,,市值約為130億元人民幣,約600億元臺幣,,與太陽誘電,、Vishay在伯仲之間,國巨成為這一輪被動元件產業(yè)競賽最大贏家,,目前華新科市值約707億元,,禾伸堂只有236億元,都已經被國巨拋得很遠,。
國巨這一波大躍升,,也給臺灣產業(yè)寫下一個典范,小產業(yè)如何搖身變大巨人,?像晶圓代工廠的臺積電股價漲到二六六元,,市值超過臺幣七兆元,這是臺灣產業(yè)發(fā)展的登峰造極佳作,。同樣是晶圓代工,,聯電市值卻一直跨不過2000億元,關鍵在企業(yè)獲利,,聯電去年營收1492.8五億元,,臺積電是9774億元,兩者差了好幾倍,,臺積電去年凈利3431億元,聯電則相去甚遠,,同是晶圓代工廠最后命運完全不同,。
而國巨的被動元件是很小的東西,每一顆產品以幾毛錢計,但市值卻可超越聯電,,關鍵也在獲利,,去年第四季聯電只小賺17.71億元,國巨卻大賺30.16億元,,這個獲利當然足夠支持國巨市值打敗聯電,。這個被動巨頭的表現,也值得國內的產業(y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