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業(yè)界動態(tài) > 市場份額僅為0.7%,,三星手機距離完全退出中國市場還有多遠

市場份額僅為0.7%,,三星手機距離完全退出中國市場還有多遠

2019-08-14

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是越來越不行了。

三星手機二季度在華銷量僅70萬部,,市場份額再次跌回為0.7%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就陷入泥潭的三星,,今年二季度在中國市場的業(yè)績數據更加不理想,。據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發(fā)布的報告數據顯示,三星智能手機2019年第二季度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已經萎縮到了70萬臺的水平,,市場份額更是跌至0.7%,跌回2018年第四季度在華市場份額,。

與三星手機市場份額暴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手機品牌,。據Strategy Analytics數據顯示,華為第二季度在華市場份額達到37.3%,出貨量為3730萬部,,穩(wěn)居第一,;OPPO市場份額為19.7%,排名第二,;vivo市場份額18.5%,,排名第三;小米排名第四,,市場份額為12%,。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第二季度在華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同比增加了10.2個百分點,。

事實上,,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早就不行了。這個一度在中國被視作身份和品味象征的品牌,,2016年在華市場份額就只剩4.9%,,2018年第四季度更是跌破1%,在銷量排行榜上被列入了尷尬的“其他”類別中,。

今年早些時候,,三星手機曾經豪言“重返中國市場”,現在來看,,這個愿望恐怕是很難實現了,。

市場份額再次跌回為0.7%,三星手機“重返中國市場”愿望落空

2019年2月底,,三星委以重任的大中華區(qū)總裁權桂賢,,帶著在歐美剛剛發(fā)布、銷量極佳的旗艦Galaxy S10和折疊屏Galaxy Fold,,來到浙江烏鎮(zhèn),,召開了題為“重返中國市場”的發(fā)布會。在現場,,權桂賢誓言要“用創(chuàng)新和產品重返中國”,。

三星的這次重返之旅可謂是聲勢浩大,不但重新構建了大中華區(qū)營銷體系,,而且還以三星領先的5G,、折疊屏手機等創(chuàng)新產品,為中國市場鋪路,。

回顧年初至今三星在中國市場的策略,主要有兩條,。一是想用降價措施吸引用戶,,與OV等搶占線下的下沉市場;二是通過5G+折疊屏的創(chuàng)新產品,樹立自身的“技術一流”形象,。但可惜的是,,到今天為止,三星手機這兩個策略都沒有取得預期效果,。

降價是三星今年最引人注目的舉措,。權桂賢的“重返”宣言一發(fā)布,緊接著就在中國市場推出了千元強機Galaxy A6,,以圖在中低端市場對標小米OV,。此外,三星新推出的旗艦級S10系列,,定價比去年S9的首發(fā)價也低了足足上千元,,而且還特意推出了一款名為S10 E的廉價機型。三星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和國內廠商搶奪下沉市場,。

另外,三星還積極強化5G商用,,推出了S10 5G版,。為搶占未來折疊屏技術制高點,三星還搶先公布了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

然而事實證明,,三星的降價策略雖然在短期內吸引了不少眼球,但消費者一來仍然沒有從三星的“爆炸門”事件中擺脫出來,,二來對三星長期忽略甚至無視中國消費者的傲慢情緒極為反感,,對三星手機的購買意愿始終低迷。而且,,三星的降價策略,,事實上造成了品牌“貶值”效應,令以往因“高檔”而青睞三星的消費者們紛紛遠離,。另一方面,,三星手機本想通過新技術標桿的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來維持自身高科技品牌形象,只可惜在測試階段發(fā)生了全網關注的“翻車”事件,,不僅未能達到提升品牌形象的目的,,反而讓消費者對三星的技術更加不信任。

綜合來看,,三星全力以赴的“重返中國”舉措,,在二季度遭到了嚴重挫折。僅70萬的季度銷量更是證明,,三星手機2019上半年在中國市場策略是失敗的,。

關廠裁員,競爭力不再的三星手機離退出中國市場已不遠

2018年以來,關于三星電子關廠裁員的消息不斷,。

2018年12月,,市場傳出三星天津工廠關閉裁員的消息。到2019年1月初,,該消息得到徹底的證實,。三星方面公布,天津工廠將全面清理廠區(qū),、人員完全搬離,。這間成立了18年時間、員工一度超過2千人的手機生產廠,,至此宣告終結,。

2019年7月,三星在中國的最后一家生產廠——-惠州工廠也宣布即將關停,。最新消息顯示,,三星正在對惠州工廠的相關債權、債務,,進行全面的清算工作,,為9月份的完全關閉做準備。目前仍在惠州工廠的全體員工,,也都在積極準備“找下家”,。

三星電子關廠裁員雖然是企業(yè)行為,但在這背后,,是中國手機廠商的集體崛起,。

2013年是三星在華的高光時刻,彼時三星在華市場份額高達到18.7%,,且在中高端市場基本處于壟斷地位,。那時的三星,與后來的蘋果很類似,,在中國消費者中就是身份與品位的象征,。然而從2014年開始,三星的市場份額突然遭到國產品牌的快速侵蝕,。先是小米超越三星奪得中國市場頭名位置,,然后華為、OPPO,、vivo等廠家也集體加速追趕上來,。

到2019年第二季度,據個推大數據發(fā)布胡《2019年Q2安卓智能手機報告》顯示,,國產品牌已經在高,、中,、低端全面占據了市場的絕對主力位置,華為,、OPPO、vivo的份額均超過20%,,包括華米Ov,,以及其他品牌在內的國產陣營,總的市場份額比例高達80%以上,。三星只能淪落到不起眼的“其他”類別,。

三星在中國的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市場營銷策略上的失誤外,,在技術上被國產陣營全面趕超也是重要原因。

這些年來,,小米,、OPPO、vivo,、華為,、榮耀等品牌,不但在屏下指紋,、全面屏,、三攝、AI拍照等“黑科技”的應用上,,走在了世界最前端,,而且在性價比上也更具控制力,對國內市場的理解能力和適應能力,,遠超三星,、蘋果等海外品牌。它們在市場上不斷的攻城略地,,直接后果就是大量侵蝕三星等品牌的市場空間,。

當前,三星手機不僅要面對來中國手機廠商的競爭,,還要面臨來自日本方面“關鍵材料”的鉗制,。7月以來,韓國與日本之間的紛爭突然進入白熱化階段,。日本宣布將韓國移出關鍵貿易項目的“白名單”,,此舉意味著韓國的半導體行業(yè)、甚至機械,、造船和汽車行業(yè),,今后都將面臨日本的出口管制,,令其難以獲得關鍵的原材料和高科技設備。

三星作為韓國半導體行業(yè)的龍頭企業(yè),,在日本的這一波“斷供”威脅中首當其沖,,可以預見今后一段時間,三星將在關鍵原材料,、關鍵設備上直接面臨“斷供”風險,。

應該說,三星手機目前的境地是既有內憂又有外患,。

璽哥認為,,如果三星手機短期內在中國市場還不能實現“逆襲”的話,它很快就會陷入被迫退出的境地,。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