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真的要上天了,。因為美國知名的RISC-V芯片設計廠商SiFive宣布:
NASA選中RISC-V,,作為下一代高性能航天計算 (HPSC) 提供核心CPU,。
SiFive聲稱,,該處理器將提供至少100倍于當前航天計算機的算力,,且將適用于從行星探索到月球和火星表面任務的所有類型的未來太空任務,。
消息一傳出,,有網(wǎng)友表示驚訝:還以為NASA會選擇一個已被檢驗過的CPU,,沒想到選了RISC-V,。
那么這一選擇背后的考量是怎樣呢?趕緊來看看,。
為什么會選RISC-V,?
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RISC-V芯片的載體——HPSC,。
HPSC,,是NASA正在打造的下一代高性能航天計算,其目標是取代老化的基于PowerPC的BAE系統(tǒng)的RAD750單板計算機,。
美國宇航局高級航空電子設備首席技術(shù)專家Wesley Powell對此表示:
我們目前的航天計算機是近30年前開發(fā)的,,雖然它們在過去的任務中表現(xiàn)出色,但未來的NASA任務需要顯著提高機載計算能力和可靠性,。
新的計算處理器將提供性能,、容錯性和靈活性所需的進步,以滿足這些未來的任務需求,。
正是基于此,,符合這些條件的RISC-V也就順勢而出了。
據(jù)SiFive官網(wǎng)介紹,,除了4個通用的SiFive RISC-V內(nèi)核,,HPSC還將使用8核的SiFive X280 RISC-V矢量核。
X280,,是一個多核,、多集群能力的 RISC-V處理器,提供了對RISC-V矢量擴展標準和SiFive智能擴展的全面支持,,并針對邊緣的AI/ML計算進行了優(yōu)化,。
這也意味著,X280在擁有比標準RISC-V內(nèi)核高六倍的性能時,,還能保持平臺的低功耗,。
除此之外,在純粹的性能外,,用于外太空的芯片還必須可以應對惡劣的操作條件,,而新的容錯處理器正是X280的特點之一。
最后,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是RISC-V的開源屬性,。
根據(jù)SiFive業(yè)務發(fā)展高級副總裁Jack Kang的說法,RISC-V架構(gòu)是最有可能在10年,、15年甚至20年后擁有大量開發(fā)人員基礎的架構(gòu)之一,,因此選擇RISC-V將是NASA的一個安全賭注。
綜上所述,,高性能,、低功耗、容錯屬性和長使用壽命,,RISC-V能榮升宇航級應用也就不奇怪了,。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shù)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