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可編程邏輯 > 設計應用 > 基于89C55和FPGA的頻率特性測試儀
基于89C55和FPGA的頻率特性測試儀
Icbuy
摘要: 頻率特性是一個系統(tǒng)(或元件)對不同頻率輸入信號的響應特性,是一個網絡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綜合稱為頻率特性,。測量頻率的方法有點頻法和掃頻法,。傳統(tǒng)的模擬式掃頻儀價格昂貴、體積龐大,,不能直接得到相頻特性,給使用帶來諸多不便。為此,,設計了數字掃頻式頻率特性測試儀。
Abstract:
Key words :
  頻率特性是一個系統(tǒng)(或元件)對不同頻率輸入信號的響應特性,,是一個網絡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綜合稱為頻率特性。測量頻率的方法有點頻法和掃頻法,。傳統(tǒng)的模擬式掃頻儀價格昂貴,、體積龐大,不能直接得到相頻特性,,給使用帶來諸多不便,。為此,設計了數字掃頻式頻率特性測試儀,。

  1 方案論證與選擇

  1.1 方案的選擇

  1.1.1 信號發(fā)生模塊

  方案1:采用模擬分立元件或單片壓控函數發(fā)生器,。可同時產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但由于元件分散性太大,,產生的頻率穩(wěn)定度較差,、精度低、波形差,,不能實現任意波形輸出,。

  方案2:采用傳統(tǒng)的直接頻率合成器。這種方法能實現快速頻率變換,,具有低相位噪聲以及所有方法中最高的工作頻率,。但由于采用大量的倍頻、分頻,、混頻和濾波環(huán)節(jié),,導致直接頻率合成的結構復雜,并且它也無法實現任意波形輸出,。

  方案3:采用鎖相式頻率合成器,。鎖相式頻率合成是將一個高穩(wěn)定度和高精度的標準頻率經過加減乘除的運算產生同樣穩(wěn)定度和精確度的大量離散頻率的技術,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既要頻率穩(wěn)定精確,又要頻率在較大范圍可變的矛盾,。但由于鎖相環(huán)本身是一個惰性環(huán)節(jié),,鎖定時間長,故頻率轉換時間長,,頻率受限,。更重要的弱點是,不能實現任意波形的功能,。

  方案4:采用直接數字頻率合成器(DDFS),。DDFS技術以Nyquist時域采樣定理為基礎,在時域中進行頻率合成,,它可以快速改變頻率,,并且通過更換波形數據可以實現任意波形功能。DDFS相對帶寬高,,輸出相位連續(xù),,頻率、相位和幅度均可以實現程控,。充分利用FPGA內部資源,,在其內設置所有邏輯電路實現DDS合成,理論上可達MHz,,100 kHz的頻段要求很容易實現,,而且省去大部分硬件,只需D/A轉換輸出,,避免硬件電路的分部影響,。

  為盡量減輕硬件負擔,充分利用數字資源,,在滿足應用要求的基礎上,,選擇方案4,在FPGA內部實現頻率合成,。

  1.1.2 被測網絡

  方案1:直接利用阻容雙T網絡,。可以通過改變電容電阻的參數改變中心頻率,,但其傳遞函數形式已經固定,,帶寬大概是中心頻率的4倍,Q值固定為0.25,,陷波效果較差。

  方案2,;采用改進雙T網絡,,網絡輸出經過射級跟隨器反饋回網絡,可以限制帶寬,容易實現應用要求,。為此選擇方案2,。

  1.2 系統(tǒng)總體實現方框圖

  系統(tǒng)方框圖如圖1。

a.jpg

  2 理論分析與計算

  2.1 DDS原理分析

  DDS是一種應用數字技術產生信號波形的方法,,主要組成:相位累加器,、波形存儲器、D/A轉換器和低通濾波器,?;竟ぷ髟硎牵涸趨⒖紩r鐘信號的控制下,通過由頻率控制字K控制的相位累加器輸出相位碼,,將存儲于波形存儲器中的波形量化采樣數據值按一定的規(guī)律讀出,,經D/A轉換和低通濾波后輸出波形。其FPGA內部實現框圖如圖2所示,。   

b.jpg

  通過DDS技術實現頻率合成前需要確定DDS的主要性能參數:

  設參考頻率源頻率為fclk,,采用計數容量為2N的相位累加器(N為相位累加器的位數),頻率控制字為M,,則DDS系統(tǒng)輸出信號的頻率為fout=fclk/2N×M,,頻率分辨率為△f=fclk/2N。若選取晶振頻率為40 MHz,,頻率控制字為24位,,相位累加器的位數為31位,此時的DDS模塊邏輯框圖如圖3所示,,這樣的理論輸出頻率范圍為0.02 Hz~312 kHz,,步進約為0.02 Hz(40 MHz/231)。

c.jpg

  2.2 雙T網絡

  雙T網絡可看作由一個T型低通網絡和一個T型高通網絡組成,。低通網絡如圖3所示,。將其中的電阻、電容全轉換成阻抗表示,。傳遞函數H(jω)為:  

d.jpg

e.jpg

  2.3 相位測量

  此模塊采用多周期同步計數法,。對輸入信號周期進行填充式脈沖計數,具體做法為:利用D觸發(fā)器產生一個寬度為整數個被測信號周期的同步閘門信號,,將同步閘門信號和時鐘脈沖信號相與后送入計數器1進行記數,,計數值為N1;將同步閘門信號,、鑒相脈沖和時鐘脈沖三者相與后送入記數器2進行記數,,計數值為N2,相位差為φx=(N2/N1)×180,。這樣可使量化誤差大大減小,,測量精度得到提高,,如圖5所示。

  閘門的設置,、脈沖間的運算,、計數等問題在FPGA內部實現可增加系統(tǒng)的靈活性和測量精確度,并可減輕硬件方面的工作量,。

  3 主要功能電路的設計

  3.1 DDS信號發(fā)生模塊

  AD9851模塊處理單片機送的頻率控制字,,輸出地址值給ROM 1P模塊,ROM 1P模塊中存儲正弦波表,,輸出幅度值給DA,。具體在FPGA內實現如圖6所示。

g.jpg

  3.2 真有效值測量電路

  采用典型真有效值一電流轉換芯片AD637,,其外圍元件少,,頻帶寬。對于有效值為200mV的信號,,600 kHz,;對于有效值為1 V的信號,-3 dB帶寬是8 MHz,,其后接12位高速低功耗串口模/數轉換芯片ADS7818,。為簡化電路,并保持電路參數的對稱性,,僅采用一個ADS7818,,通過電磁繼電器,由單片機控制,,在兩路信號間周期性切換進行測幅,。

  3.3 放大整形及相位測量模塊

  由于經過雙T網絡輸出的信號幅度衰減很大,而信號經過過零比較器的傳輸時間為f.jpg,,式中,,G0為過零檢測器的直流增益;fP1是第一個響應極點,;f為信號頻率,;VP是信號幅值。由該式可以看出,,幅度與相移成反比,,所以在經過比較器前要加一級放大,采用的是可變增益放大芯片AD603構成的自動增益控制電路,,當輸入信號峰一峰值在400 mV~7 V,,頻率在6 MHz以下,輸出信號穩(wěn)定平坦,。在此次應用的實際電路中,,將有效值從200 mV~3.5 V,,頻率從30 Hz~3 MHz的輸入信號無失真的都放大到1.72 V。由于DDS輸出電壓為1.72 V,,所以只需放大處理經過網絡后的信號。另外,,由于前級為雙T網絡中的射隨,,故不需做阻抗匹配。AGC(自動增益控制)電路如圖7所示,。

  輸出信號經過由LM311構成的零點附近的滯回比較器整形后給FPGA,,進行相位測量。經過放大整形后的兩路信號先經過一級極性判別電路,,通過讀取D觸發(fā)器的輸出電平來判斷從雙T網絡輸出的信號相位相對于原信號相位超前還是滯后,,VOUT輸出為高電平時超前,反之為滯后,。同時將兩個信號送入異或門,,得到脈沖信號,測量脈沖信號的寬度,,再通過計算就可以得到相位差,。當脈沖的寬度很小時,為達到設計要求,,標準脈沖的頻率要求很高,。設計時使用的是40 MHz的晶振,所以得到相位差的表達式為度,。

  3.4 示波器顯示模塊

  將幅頻相頻信息加至y軸,,頻率鋸齒波加至x軸。D/A轉換采用12位串口電壓輸出型可程控偏壓的數/模轉換芯片TLV5638,。

  4 測試數據與分析

  4.1 測試數據結果

  測試數據結果如表1所示,。

h.jpg

  4.2 數據分析

  經過測量,雙T網絡的幅頻及相頻特性曲線如圖8所示,。在幅頻特性曲線中,,橫坐標代表頻率,一格代表1 kHz,;縱坐標代表增益,,一格代表0.5倍。在相頻特性曲線中,,橫坐標代表頻率,,一格代表1 kHz;縱坐標代表相位,,一格代表5°,。

i.jpg

  4.3 誤差分析

  4.3.1 相位測量誤差分析

  (1)計數誤差,。計數器總會存在±1的誤差,這個誤差是方案本身存在的,,無法消除,,采用改進的計數方案雖無法消除誤差,但可減小誤差的影響,。

  (2)前級處理引入的誤差,。采用計數法測相前需要對輸入的兩路信號進行限幅放大、電平轉換等處理,,由于難以保證處理兩路信號的電路線形度完全一致,,因此會引入誤差。另外在電平轉換時,,比較器會影響轉換的方波上升沿或下降沿不穩(wěn)定,,影響計數結果。

  (3)兩信號相異或后,,用計數法測相位差,,其標準時鐘信號由晶振產生,采用40 MHz晶振,,其晶振頻率穩(wěn)定度也會影響測量結果,。

  (4)相差測量精度還可以提高。如果相位差精度要達到0.1°,,正弦波表數據應該至少儲存360×10個點,,但這里只儲存了1 024個點。

  (5)掃頻DDS部分還可以提高掃頻精度,??梢蕴岣逨PGA內部時鐘頻率來提高掃頻精度,掃頻參考時鐘采用10 MHz,,因為D/A轉換部分是采用轉換速度為100 ns的DAC0800,,因此完全可以進一步提高參考時鐘的頻率,DAC0800轉換速度完全可以達到,。

  4.3.2 幅度測量誤差分析

  幅度測量是采用真有效值檢波,,AD637芯片本身在檢測有效值時存在固定偏差,但對前后信號產生的偏差一致,,而且可以通過軟件對測量結果進行校準,。

  5 總結分析與結論

  實驗表明,DDS信號發(fā)生部分掃頻范圍100 Hz~100 kHz,,頻率步進10 Hz,。用戶可以通過按鍵選擇定點測量或特定頻率段掃頻測量,并能通過LCD顯示預置頻率,、網絡前后信號幅值,、相位差及其極性,,還可在示波器上顯示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曲線。此外,,可以方便地實現定點測量及特定頻率段測量,,能夠很好地幫助理解頻率特性,且其可擴展性好,,設計出來的產品體積小,,易攜帶,適合教學等領域的應用,。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