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市場分析 > MEMS封裝新趨勢概覽

MEMS封裝新趨勢概覽

2013-08-02
關鍵詞: 3D 裸片 晶圓級 量產

在整個MEMS生態(tài)系統(tǒng)中,,MEMS封裝發(fā)展迅速,,晶圓級3D集成越來越重要,。這篇文章中,我們分析了MEMS集成和封裝的現(xiàn)狀和未來發(fā)展趨勢,。主要的趨勢是為低溫晶圓鍵合等單芯片集成開發(fā)出與CMOS兼容的MEMS制造工藝,。另一個新趨勢是裸片疊層應用于低成本無鉛半導體封裝,這種技術可為量產帶來更低的成本和更小的引腳封裝,。此外,,3D集成使LCR passives成為可能。LCR passives嵌入封裝中使外部passives最小化并且為小引腳應用,、晶圓鍵合,、垂直內封裝連接層和中介層提供便利。但是,,MEMS 器件的CMOS和3D集成給建模,、測試和可靠性帶來挑戰(zhàn)。

 

硅中介層和封裝集成

 

在一個疊層裸片或2.5D/3D封裝中硅中介層用來垂直連接兩個模,。在微控制器和FPGA中,通常采用高引腳數(shù)量和高密度連接,。這項技術以垂直硅通孔(TSVs)形式類似地被MEMS采用,。

 

金屬基硅中介層通過DRIE刻蝕幾十到幾百微米的垂直溝槽,然后金屬化以制造垂直金屬導體,。金屬和硅的熱膨脹系數(shù)錯配會導致很大的機械應力,,應力會導致晶圓彎曲、翹曲,,變脆而難于加工,。

 

摻雜多晶硅是金屬TSV的替代技術,特別是應用于深度可達幾百微米的高深寬比MEMS TSV中,。中介層面對的其它挑戰(zhàn)包括高器件密度下的熱傳遞,,高能耗應用,缺少3D集成模擬建模的EDA仿真工具,組裝工藝可靠性以及如何獲得失效分析的信號等,。

 

晶圓級封裝

 

MEMS晶圓級封裝的最終目的是沒有封裝,。術語“無封裝(或者,硅封裝)”是指器件在晶圓加工的過程中完成封裝,,而不必在晶圓切片后再進一步組裝,。這樣做主要的優(yōu)勢是最小化器件尺寸,并且避免了高成本的傳統(tǒng)半導體組裝,。這種封裝,,器件裝有金屬襯墊以便后續(xù)測試和應用。

 

利用晶圓級封裝和其它微米技術,,器件中可以包括帶有模擬接口電路的特定功能IC(ASIC),,并結合一個或多個MEMS傳感器——一個完整的傳感器SOC。ASIC和MEMS可在同一晶圓或分開的晶圓上制造,,然后鍵合在一起形成硅封裝,。晶圓鍵合形成了密封保護,,并在ASIC和MEMS之間形成電連接。這種形式中,,ASIC晶圓可以包括TSV,以使電信號傳輸?shù)蒋B層的底部,。金屬墊因此被置于疊層的底部,做為電探測以及測試和表面封裝的媒介,。

 

晶圓鍵合必須是一個高產工藝,以保證一致的鍵合質量和每一個獨立傳感器的密封,。甚至最小的裂縫也會改變MEMS的內部環(huán)境,這會導致傳感器信號的漂移,。這些裂縫很難檢測,,要想發(fā)現(xiàn)裂縫就需要破壞性實驗,。所以,必須使用樣品測試和持續(xù)性的工藝檢測統(tǒng)計來保證鍵和質量,。

 

在背面,帶有襯墊的微小封裝需要高密度測試針,,甚至需要在自動生產測試中使用MEMS探針,。最終,,器件尺寸和硅的脆性導致無法應用傳統(tǒng)半導體處理方法,,例如重力送-吸-放式分類機,。

 

功能的權衡

 

MEMS產業(yè)在過去幾年始終朝向一個器件包括10個自由度(DOF)的方向發(fā)展,實現(xiàn)完全的個人導航器件,。10 DOF器件包括3軸加速度計,、3軸陀螺儀,、3軸磁力計和1軸氣壓傳感器,。雖然把這些功能在一個小引腳封裝中實現(xiàn)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經濟上不可行,。

 

在整合的成本和可制造性上要有權衡。多功能的傳感器增加了組裝的復雜度,,裸片疊層可以實現(xiàn)小引腳封裝和薄膜輔助注塑,,從而為氣壓傳感創(chuàng)造一個通風孔,。一個或兩個裸片過度注塑非常常見并且節(jié)省成本,,結合MEMS具體工藝的多裸片層疊,比如為了機械振動隔離而做的膠分布,,會極大地增加封裝成本,,在開發(fā)階段和單件成本方面都是如此,。

 

一個工藝在小量產時可行,在大規(guī)模量產時卻可能會很有挑戰(zhàn)性,,因為產量這時可能會達到幾千萬乃至幾億,,而組裝成功率要求達到90%,。在過去的時間里,,MEMS產品公司看上去已經改變了他們的戰(zhàn)略,,去集成類似的和互補的功能,而把其它的功能從封裝中分開,。從應用的角度來看,這很有意義,。例如,,運動傳感器應該置于手持電子器件的中心位置,而磁力計最好和其它元件分開以降低在測量地球磁場時受到的影響,。

 

對于生產測試,運動傳感器可在同一個測試儀中測試線加速度和角加速度,,但壓力傳感器需要完全不同的測試設備,。到目前為止,多種傳感功能在一個封裝中整合還是一個復雜問題,,許多公司都在努力尋找方法以保持在消費電子和其它應用中的發(fā)展潮頭地位,。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